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分析《纽约时报》付费墙探索过程、付费机制与相关要素,及其初步显现的效果,并进而揭示《纽约时报》付费墙案例对中国报纸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启示.从传统纸报的内容为王向数字时代的产品为王的转型,以品牌影响力为基础培养重度体验者和品牌忠诚者,建立系统的市场推广模式,重视受众调查以洞察用户需要等,这是《纽约时报》付费墙可能带给中国报纸的主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余婷 《新闻记者》2012,(7):37-42
付费墙(Paywall)是传统报业为其网上数字内容建立的支付模式,美国报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正积极实践各种类型的付费墙。目前,如何为报纸数字内容建立稳定的赢利模式始终是困扰美国报业的大问题。付费墙模式在报业实践中几起几落,但美国报业人士对它仍抱希望。本文拟考察美国报业实施付费墙的曲折历程,分析其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并总结当前阶段美国报业付费墙的主要类型及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凤一 《青年记者》2017,(24):56-57
为应对新媒体挑战造成的盈利困局,传统媒体推出了数字报纸付费墙,即为其数字内容建立的网上付费模式.付费墙建立在互联网广告收入远超纸媒收入的背景下,是传统报业发行模式变革的一种尝试,目的就是通过收费方式探索纸媒盈利的新途径.以《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欧美报业曾经是付费墙模式运用效果最优的传统媒体,但在多种因素冲击下走上了曲折发展之路,其经验具有特殊性,同时也具普遍性.推及我国现状,新媒体变革在为传统报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造就了公民付费意识增强的客观实际.付费语音问答产品“分答”上线伊始,便获得千万用户注册;《好好说话》、喜马拉雅精品课程等付费栏目上线后,也都取得骄人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纽约时报》对数字化转型的探索1.收费模式创新:付费墙。1996年1月,《纽约时报》建立网站NYTimes.com,开启其在线阅读时代。2005年,该网站推出"时报精选"收费服务,以7.95美元包月或者49.95美元包年的方式对优质内容进行收费。2011年3月28日,《纽约时报》以付费墙的模式再次尝试收费模式。印刷订户的费用是每周12.1美元,此类用户可免费进行数字访问。针对纯网络用户则采取收费与限量阅读相结合的方式:用户通过电脑、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传播,新媒体迅速崛起。面对来自新媒体的压力,传统媒体不得不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积极探寻新传播环境下的生存发展之道。这一趋势也促使许多新闻提供商考虑建立网上付费模式——"付费墙"(Pay Walls),对在线内容实行付费阅读。自2011年以来这种模式逐渐从少数报纸采用的特例模式,成为众多欧美报纸的共同选择。"付费墙"模式并不是传统报业媒体转型期间颠覆性的改变,但是又不能将其简单概括为由免费到收费。"付费墙"模式的产生及发展也意味着传统报业与网络信息技术的融合,以及其生产经营模式的商业性转变。因此剖析欧美国家的成功案例,深入了解"付费墙"制度的商业逻辑、可行策略和适用范围,有利于进一步探讨其有效性及在国内运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付费墙"要不要留漏洞? 实际上,"付费墙"并非《纽约时报》的首创,传统媒体在其网站中实行"付费墙"模式早已有之.1997年,《华尔街日报》率先实施在线付费阅读,最初采用的收费方式是对网站所有内容进行收费,后来改用分类内容的付费墙模式.10年内,《华尔街日报》网站注册用户超过了100万.截至2011年9月,其数字版付费订户已经超过53.7万.同样,《经济学人》杂志也采取了类似模式,而它的数据更加夸张:25%选择订阅网络版、25%选择订阅纸质版,剩下的50%选择两者都订.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报纸的"付费墙年":在持续多年放弃对网上内容收费之后,美国的报纸正热衷于让读者为其阅读的网络内容付费,而不管这样做的结果是好是坏。此前不久,Ebyline(美国著名媒体综合网站)关注付费墙的相关统计,发现大型报纸建立付费墙的比重明显大于小型报纸。然而,由报纸规模来考察付费墙的发展,并不能得出全部答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传播,新媒体迅速崛起。面对来自新媒体的压力,传统媒体不得不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积极探寻新传播环境下的生存发展之道。这一趋势也促使许多新闻提供商考虑建立网上付费模式——即:"付费墙"(Pay Walls),对在线内容实行付费阅读。自2011年以来这种模式逐渐从少数报纸采用的特例模式,成为众多欧美报纸的共同选择。  相似文献   

9.
姚芳 《传媒》2018,(14):55-56
2014年11月11日,美国《纽约客》杂志首次推出付费墙营销模式,在此模式下,受众每月只能免费阅读6篇文章,要想阅读过多文章则需要进行付费订阅.数据显示,2015年,《纽约客》网站独立访客就由550万增加到970万,同时纸质版和数字版总订阅量达到1040万,同比增长2.5%;2016年,网站独立访客量更是达到1300万.这一系列数据已经充分表明,《纽约客》付费墙模式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报纸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结合我国数字阅读环境,对我国报业付费墙的建立可行性进行分析,在付费墙的构建过程中,需要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而深度报道以其独家性、专业性、可辨识性方面的优势,在成为墙内核心产品方面具有其他新闻报道所不具备的优势,而随着付费墙的建立,作为核心产品的深度报道在生产、质量、呈现、定价、如何促销等方面都需要随着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丁秦  刘蒙之 《中国记者》2024,(3):97-102
<正>互联网是作为一个免费的网络诞生的,用于共享信息和创建社区。~[1]免费数字新闻无疑给世界传统新闻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许多传统新闻机构通过要求读者付费和订阅来寻求新的收入来源。~[2]对付费策略的探索与研究成为传统市场转型和报业危机下新闻机构自救的必然产物。~[3]以《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媒体所探索的“付费墙”模式正不断带领传统新闻机构实现融合转型,收复互联网新闻失地。  相似文献   

12.
“付费墙”是指传统报纸对其在线内容实行有价阅读而建立的支付模式,是新闻提供商对在线内容实行付费阅读的“准入系统”。①2011年3月28日,纽约时报网站开始实施计量式收费政策:每周3.95美元可通过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访问网站;每周5美元可通过平板电脑访问网站;每周8.75美元可通过全数字化平台访问网站,包括个人电脑、平板电脑和移动设备。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传媒生态环境下,报纸基于广告的传统盈利模式已经失效,为了抵抗各种风险以及新媒体竞争,基于内容与品牌优势,报纸应立足于报纸内容深耕,寻找新的盈利模式,让内容的价值运转起来;对于数字化生存时代的报纸发展而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和树立收费墙,通过数字内容收费使得发行收入成为报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付费墙实践逐渐出现成功案例,需要思考付费墙成败因素,以使付费墙真正成为报业有效且长久的盈利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4.
传媒资讯     
《新闻前哨》2014,(10):6-6
美国报纸设网页版付费墙 据人民网:2011年,《纽约时报》效仿英国《金融时报》,率先在美国报纸竖起"付费墙",用数字订阅挑战大众一直以来认为互联网内容应该免费的思维。"付费墙"确实发挥了作用。2013年5月,纽约时报公司宣布该报已拥有约70万数字订阅用户,为报纸创造了上亿美元的营收,并且仍在增长。据纽约时报公司今年第一季度财报,《纽约时报》在出版物上每损失2美元,数字业务就能替它挣回3美元。  相似文献   

15.
陷于重重围困之中的报纸产业,终于确立了一种有效的数字赢利策略——"码表付费墙"(metered paywall)。现在各家报纸都在忙于建设这种付费墙。这种模式曾饱受批评,也广受好评,一度批评多于好评。而如今,很多批评者也已转入赞扬者行列。《泰晤士报》的经历将会告诉人们这种策略是否正确,但我们更加想知道的是,究竟哪些报纸在积极构筑付费墙,它们的动机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迟强 《编辑之友》2016,(12):104-108
西方数字报纸发起的在线新闻付费订阅模式——付费墙在报媒营收压力与创新动力驱动下不断发展,其形式、种类、策略、平台等均呈多元化趋势,同时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挑战.付费墙以及由此引发的新型商业模式为我国报媒的经营发展和转型提供了重要参考经验.其意义并不是单纯的模仿借鉴,而是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报媒对传统经营思维和理念的颠覆与再造.  相似文献   

17.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在这股数字化浪潮的裹挟下相继开始改变自身的经营模式与理念,适应新的时代变局.在此背景下,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转型也成为大势所趋,其中开辟新的盈利渠道成为重要一环.数字化订阅不仅成为报业收入新的增长点,同时也对其内容产制和发行运营模式的更新换代产生了一定影响.目前,各大报纸普遍采用的是“付费墙”模式.在互联网思维日益普及和深入的今天,从“付费墙”过渡到“付费桥”成为一股新的潮流.  相似文献   

18.
德国《图片报》从网络版开始进行试点,成功探索出了网络版收费阅读模式.从201 3年6月11日开始,《图片报》网络版启动付费墙收费系统,即每天80%的新闻是免费的,但有15~20篇文章是需要付费阅读的,这种模式被称为“图片报+”(Bild Plus).《图片报》网络版总编辑曼弗雷德·哈特先生将其称为“柔性付费墙”.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探讨专业期刊在网络和大数据环境下经营管理的新思路.通过分析传统纸质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提出专业期刊的应对措施;通过免费阅读吸引和培养读者群,然后逐步尝试付费模式,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借助网络与数字出版的丰富表现力,实现内容与广告的深度融合;加速数字化出版改造,实现内容和信息的多渠道高效传播等.认为:传统专业期刊要坚持内容为本,同时加快数字出版转型,开发适合广告渗透、论文传播和读者欢迎的产品形态,逐步构建起用户共同投资、共同付费的办刊新模式,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郝爱萍 《今传媒》2016,(2):91-92
本文主要探讨专业期刊在网络和大数据环境下经营管理的新思路.通过分析传统纸质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提出专业期刊的应对措施;通过免费阅读吸引和培养读者群,然后逐步尝试付费模式,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借助网络与数字出版的丰富表现力,实现内容与广告的深度融合;加速数字化出版改造,实现内容和信息的多渠道高效传播等.认为:传统专业期刊要坚持内容为本,同时加快数字出版转型,开发适合广告渗透、论文传播和读者欢迎的产品形态,逐步构建起用户共同投资、共同付费的办刊新模式,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