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报道动态资讯、展示中国发展新面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是《人民日报》海外版对外传播的核心宗旨之一.自1985年创刊以来,《人民日报》海外版采用英语作为表述语言,保留了具有中国审美特色的报纸排版,推行多元化的报道形式,逐步形成了受到海外受众普遍认可的宣传模式.  相似文献   

2.
于小薇 《新闻世界》2012,(7):219-220
国家形象的重要性以及在塑造国家形象过程中的媒体作用已毋庸置疑。《人民日报·海外版》作为中国对外传播的一个代表性媒体,本文试分析其所报道的内容以及海外读者的反馈,以期从中浅析其在国家形象塑造方面作用及不足。  相似文献   

3.
王韶 《新闻世界》2011,(8):234-235
通过对《人民日报(海外版)·上海世博特刊》有关2010年上海世博会报道的内容、特点研究,分析《人民日报(海外版)》作为中国对外开放最具权威的综合性中文日报,是如何通过对这一重大媒介事件的报道,构建中国的国家形象,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国际认同的。  相似文献   

4.
研究对《人民日报海外版》与《朝日新闻》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倡议报道特点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双十一"消费的火爆盛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和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等多方面情况.本文以《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关"双十一"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新闻框架理论和内容分析法从时间分布、版面分布、议题设置、风格框架等方面来探究《人民日报》(海外版)如何传播"双十一",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6.
传媒资讯     
人民日报海外版"菲律宾版"创刊据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菲律宾版"10月9日在马尼拉正式创刊。该版由人民日报海外版与《菲律宾华报》联合主办。《菲律宾华报》将根据菲华社会读者的需求,每天精选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内容,编辑出版两块版,随当日《菲律宾华报》发行。  相似文献   

7.
海峡两岸在意识形态方面有很大分歧,报纸作为统治阶级最有效的舆论工具之一,其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受到各自意识形态、集团利益等影响。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包括海外版)及台湾《中央日报》对"陈江会"的不同报道,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从报道量、报道形式、报道内容等方面入手,试图找出两岸报纸的异同,为两岸间的信息传播进步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肖依 《青年记者》2017,(14):33-34
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文化传播上却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人民日报》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报道,是一种国家叙事,是塑造良好大国形象的尝试. 通过“一带一路”报道树立国家形象 笔者在《人民日报》中获得标题含有“一带一路”字样的报道(截至2016年12月14日)共515篇,等距顺次抽取其中100篇样本,分析《人民日报》是如何通过“一带一路”报道叙事树立国家形象的.  相似文献   

9.
媒体脸谱     
《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专刊》(中文版)在东京出版
  8月2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与日本新华侨报合作的第一期《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专刊》(中文版)在东京出版,与日本新华侨报同步面向日本各地读者发行,现每期4个版,内容来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新华侨报创刊于1999年,现为旬报,是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唯一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10.
发表在1994年4月3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新闻特写《尼克松告别人生》,是一篇颇引人入胜值得借鉴的好作品。 充分报道富有特征的新闻事实,从内容上吸引读者。人生是一个大舞台,每一个角色在与它告别时情况各不相同。曾经是风云人物的尼克松70年代初  相似文献   

11.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体现,塑造和传播良好的国家形象是各国政府和媒体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人民日报·海外版》改版的整体背景通过对《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2019年的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将该期间反映出的媒介中的国家形象与战略国家形象进行对比,并针对其在国际传播中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海外版)金融危机报道的抽样分析,归纳出其报道的特色:突出官方信息、权威评论以及专家信息解读,注重正面引导舆论等,同时针对报道中的不足,指出:我国对外报道媒体应当尊重新闻规律和国际传播规律,以国际化视野重新审视对外报道原则,积极主动掌握国际舆论动向,在国际传播中抢占舆论先机。  相似文献   

13.
据意大利《欧联通讯社》报道,以《人民日报》海外版王行增副总编辑为团长的海外版新闻代表团对意大利新闻市场进行了调研。经意大利《欧联时报》社  相似文献   

14.
这两篇由记者主动出击采写的稿件,《中国日报》评论版头条和副头条位置全文刊登;香港《大公报》和《文汇报》把两篇报道并排放在头版刊出;《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明报》、《商报》、泰国《中华日报》、菲律宾《商报》、美国《侨报》和《世界日报》显著位置刊出;中国国际电台头条播出;路透社和美联社也间接地转发或报道新华社播出了批驳沃尔夫  相似文献   

15.
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系列报道“踏寻郑和在非洲的足迹”和“非洲寻访郑和遗迹”在《人民日报》及《人民日报》(海外版)分别以12篇和20篇的数量连载,得到海内外读者的普遍肯定和认可。除人民网转发外,国内不少报刊也纷纷转载了这组报道,使之影响进一步扩大。回想起这组  相似文献   

16.
发表在1994年4月3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新闻特写妮克松告别人生》,是一篇颇引人入胜的好作品。为什么这样说呢?充分报道富有特征的新闻事实,从内容上吸引读者。人生是一个大舞台,每一个角色在与它告别时情况各不相同。风云人物尼克松的逝世,自然引人关注。《尼克松告别  相似文献   

17.
徐英 《新闻三昧》2004,(9):42-42
2004年7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如城镇残疾人鞠九江接到《人民日报》(海外版)寄来的样报,他采写的长篇通讯《我的心永远在中国》被该报6月25日头版头条刊用。至此,鞠九江16年内已被《人民日报》国内版、海外版、华东版刊用新闻稿件40篇,约6万字。  相似文献   

18.
人民日报海外版自1985年创刊以来,着力向海外读者,尤其是海外华人介绍、宣传我国民主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在切入点选取、内容侧重以及表现方式等方面,均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报道策略. 2016年以来,对于“两会”、台湾大选、两岸关系、抗洪抢险,对习近平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5月1 7日)、“七一讲话”(7月1日)以及南海仲裁案的动态等一系列热点新闻事件,人民日报海外版进行了连续报道.在2016年7月12日所谓的南海仲裁结果宣布后,人民日报海外版对我国的揭露和反击活动做了充分的报道.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海外版》对黄岩岛事件报道的内容分析,考察其对重大冲突事件的报道策略.通过分析发现:人民日报海外版很少采用头版或头条以及大篇幅甚至整版的报道形式.以客观事实为主,立足事物本来面目的原始存现,主观偏见较少.主要采用的是中国通讯社和本报组稿的稿件,没有采用外国通讯社和投稿的稿件.在对事件的发展上,理性把握,始终保持中立态度.以短篇报道为主,正面报道与中性报道和负面报道比例合理,本报组稿与中国通讯社和转载适当搭配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20.
对外报道是中国在国际传播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重要渠道。近年来,中国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对外报道体系,中央级的对外报道组织包括两社:新华社和中新社;两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和《中国日报》(《China Daily》);三台:中央4台、9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一局:外文出版局,下辖《中国画报》、《中国报道》等多种对外刊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