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根据当前服装企业品牌微信广告的发展现状,明确微信广告的应用价值,结合微信平台支持的各项先进功能,提出个性公众号打造,利用朋友圈开展口碑营销;LBS精准信息投放,借助漂流瓶推进情感营销;二维码扫拍互动,整合媒体资源,实现立体营销三点有助于服装企业品牌进行微信广告传播的策略,结合服装行业特点,充分发挥微信的广告传播力.  相似文献   

2.
微传播时代,传播技术的变革和受众的变化使得广告营销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迁.面对新兴微媒介的冲击,传统媒体在融合转型中纷纷开设了微信公众号,但广告营销效果良莠不齐.本文立足于微信公众号广告营销的常见表现形式,借鉴优秀公众号的广告营销经验,提出了互动营销、事件话题营销、定制精准营销,以及加强数据研究、迭代优化内容等多方面的策略,促进微信公众号广告营销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植入广告的品牌传播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植入广告以一种精准高效的传播形式出现,并受到广告品牌商的青睐.有关植入广告的研究大多立足于电影、电视剧、社交网络等,关于网络综艺节目中植入广告的研究很少.文章以国内网络综艺节目为视角,剖析植入广告品牌的传播渠道,探索植入广告的品牌传播效应,为推进植入广告品牌传播提供依据,使植入广告逐步成为品牌传播的利器.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高校新闻传播类微信公众号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此类微信公众号在定位上应该突出服务、互动和专业性三个要素.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三个方面的发展策略:打造专业化运营团队,加强微信公众号与受众的互动,加强微信公众号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5.
杨昱 《采.写.编》2023,(3):115-117
本研究基于媒介传播力视角,运用量化分析,就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的信息传播现状、平台建设以及平台优化进行深入研究。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三个维度对作为社交媒体的微信公众号传播现状进行评价。本文以河套微传媒微信公众号为对象,该公众号隶属巴彦淖尔市广播电视台,本研究致力于挖掘出提升媒介传播力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传播主体功能与推送内容相吻合是提升传播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集视频、语音、图片、文字为一体的新媒体微信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媒介力量,它不仅仅是一个文化传播的平台,也是一种时尚和流行。本文主要从运营方式和传播效果两方面对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吉林省乡村文化传播进行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对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吉林乡村文化传播做出具体的优化策略。利用微信公众号作为一种新生力量,在传播过程中发挥最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手机媒体的迅速发展,微博、微信或者APP等移动平台自身传播特性,充分显现了内容营销传播的优势,当前企业微信公众订阅号开启了移动内容营销传播的新起点。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微信公众订阅号的个案内容和后台数据,归纳总结移动内容营销传播以下内在特征:话题类型整合直接传播与互动娱乐促销;推送标题吸引受众关注,提升品牌影响力;文本内容提升转发量并增强品牌渗透力;图文阅读中带图首条优势明显,深化品牌内涵价值。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推送的稿件传播效果如何,可以用量化的数据进行直观评价.这些数据包括有多少人点击阅读,又有多少人转发、收藏、评论等.这与评价报纸稿件传播效果存在较大区别.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图文内容,每条页面底部显示有阅读人数和点赞人数两个数据指标.其中,阅读人数如果超过10万人,无论超过多少,页面上显示的数据均为“10万+”.如今,“10万+”成了评价微信公众号内容传播效果最为显性的标准.阅读量“10万+”的微信内容有什么特点?为何会被用户大量分享转发?如何才能生产更多的阅读量“10万+”内容?本文以长江日报为例,对城市党报阅读量“10万+”的微信内容的传播特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李莎 《青年记者》2017,(18):86-87
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为各种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有效的载体.教育类微信公众号也在这一趋势的助推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本文主要选取将受众范围定位在中小学生,并且与同类公众号相比具有较高活跃度的“少年商学院”“教书匠在美国”“蓝橡树”“外滩教育”“新东方优能中学教育”“上海升学”“教育百师通”“东西儿童教育”8个教育类微信公众号,对其2017年2月的推送数量、推送内容、推送技巧、互动情况等内容进行调查,在研究比较的基础上对教育类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效果进行探析,并提出提升教育类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的合理化方式.  相似文献   

10.
微信公众号依托新媒体传播平台具有即时性强方便快捷的优势,受众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可以在每天推送的文章下面通过点赞或者评论来表达自己.微信公众号作为微信的一种附加功能对人际传播有着怎样的影响?本文以微信公众号"国书坊"为例,分析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对人际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前,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存在线上线下各自为战、未能有效融合,叙事风格严肃正式、内容晦涩难懂,植物文化科普欠缺、文化内涵挖掘不足等普遍问题。通过对国家植物园微信公众号2021年度阅读量最高、阅读完成度最高的文章进行梳理,探索受欢迎作品背后的特征及规律,总结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专业性和可读性相结合”“视觉化与听觉化相结合”的传播特点。根据以上研究结果,从突出传播特色、完善优质服务、实现多平台联动三个方面对国家植物园微信公众号提出传播效果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2.
"四全媒体"语境下,微信公众号在传播信息时的速度优势、渠道优势和内容优势非常明显,特别是面对突发事件和社会热点,微信公众号已成为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比拼传播力、引导力与影响力的重要平台.无论是阅读新闻报道还是新闻评论,微信公众号都是当前大多数用户的首选.本文认为,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特征主要反映在题材聚焦于网民关注的内容、手法体现出灵活性与多样性、形态契合移动终端阅读习惯等方面.作为主流媒体,要充分利用其优势对内容产品实行融合传播.  相似文献   

13.
在新媒体时代,层出不穷的微信公众号在不同程度上建构着用户文化生活的新情境.在这个情境中,由专业心理学家创立的心理学微信公众号"KnowYourself"异军突起,主要以一个传播者的姿态,向受众科普心理学知识,引导受众认识自己认知世界,其影响力不容小觑.本文将心理学微信公众号"KnowYourself"作为案例,对该公众号自2016年1月到2017年4月发布的文章进行梳理,选取其中阅读量为10万+的具备代表性的文章作为研究对象,以受众接受信息的心理机制为立足点分析其传播策略,为心理学微信公众号的高效传播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原创时尚类自媒体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传播时尚话题,使时尚不再束之高阁,贴近大众生活,其独有的商业价值与审美价值,自媒体行业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本文以时尚类微信公众号"深夜发媸"为案例,分析其在运营团队、内容风格、受众定位、互动手段、平台运营、商业模式六个方面的品牌运营策略,试为自媒体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者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杨斌 《编辑之友》2015,(8):69-72
文章以国画艺术微信公众号为样本,通过对其信息推送的相关指标进行数据分析,总结了目前艺术传播领域艺术组织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现状,论述了微信对于传统艺术传播的重要意义,认为传统艺术与社交媒体密切结合,加强形象传播、信息传播和公众沟通三个层面的传播策略,能够有效推动传统艺术的传播与发展,使其达到传播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微信公众号的普及使其成为一个重要的媒介平台.本研究通过内容分析法对10个高校政务微信公众号1000个样本进行分析,并根据用户的使用动机进行分类.对于信息的认知是高校政务微信公众号的主要使用动机,但是这种动机还受到认知协调和娱乐趋向的心理机制的影响.内容上与高校相关并且语言风格上相对较为轻松活泼的内容更容易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这就对高校政务微信公众号运营者提出了要求:找准定位、利用用户的深层动机并且贴近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多个维度对江苏省49所本科院校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基于微信传播指数WCI对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进行统计排名,最后提出了加大推广与宣传力度、增强实用和个性化服务、增强互动功能、注重内容营销的建议,旨在为同行提供参考,为更好地建设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平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移动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大规模普及,传媒正向移动互联时代迈进。手机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表现出很强的品牌传播特性,而微信的去中心化平台、精准推送、内容营销等手段为品牌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本文以微信第一"心理·情感"公众号——《青音》为个案,剖析其微信的品牌传播路径,并为移动互联时代品牌传播策略提供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19.
谷征  刘家宜 《出版参考》2017,(10):36-39
“理想国”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知名的文化品牌.在新媒体时代,“理想国”紧跟时代步伐,非常重视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的运用.文章在通过对其微信公众号“理想国imaginist”进行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出版机构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策略,以期有助于实现更多传统出版机构的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20.
微信公众平台的普及拓展了图书馆的信息传播途径.新媒体时代,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的信息传播优势,不断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基本功能包括图书推荐、活动通告、读者借阅等.图书馆应从微信平台利用率、品牌营销、媒体关联等方面入手,加大微信公众号传播力度,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