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结合物理教学中物理问题的设置、科学探究及创新教学,指出在物理教学中应加强问题情景的创设,通过问题情景来建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结合课堂实例、对创设问题情景的方式、策略及注意事项作了较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在解答物理问题时,学生常常因为物理状态情景或者过程情景复杂,不能进一步解答问题.在指导学生解决这类问题过程中,我们发现,有时借助一些简单的工具,不仅少  相似文献   

3.
范世民 《物理教学》2010,(1):48-50,37
新考纲明确规定学生应具有“综合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即“能把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简单的物理问题进行处理;能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合理的物理模型;能针对具体问题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讨论并做出判断;能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行分析,做出评价。”在新课程标准下,近年来高考命题中确实把“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合理的物理模型”作为考查学生“综合应用物理知识能力”的重点,绝大多数试题的物理情景设计新颖,不是一套公式就可解的,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学生普遍存在着物理难学的观点,一方面物理知识本身较抽象,另一方面物理知识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而现在的学生往往缺少社会生产劳动,通俗讲由于缺少实践,因此对物理问题的物理过程无法准确的描述,即头脑中缺乏清晰的物理情景,导致对物理概念,规律难以深刻理解,不善于以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那么如何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搭载,创设,再现物理情景的平台呢?  相似文献   

5.
在许多物理教师看来,“3+X”综合科目中的实际问题,越来越简单,但实际上对学生却存在着新的困难,问题在于传统的物理教学使学生已经习惯于简化了的物理对象及物理模型,习惯于抽象的逻辑推理及数学运算,而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针对这种现象,就需要在教学方法和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上加强物理图象情景的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解题拾零     
物理教学应从“题海”中跳出来,把时间多花在对物理知识的汲取和领悟上,而不能死记硬背地学习物理知识.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素养的养成训练,加强对物理过程情景的描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要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正确理解物理公式的含义及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才能正确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下面列举学生解题时对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分析不清、错用公式的几个真实写照,供读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在许多物理教师看来,“3+X”综合科目中的实际问题越来越简单,但实际上学生却存在着新的困难。问题在于传统的物理教学使学生已经习惯于简化了的物理对象及物理模型,习惯于抽象的逻辑推理及数学运算,而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针对这种现象,就需要在教学方法和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上加强物理图像情景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在学习中学生常遇到一些相似的物理情景 ,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学生往往是要么机械的套用结论 ,要么就感到束手无策。究其原因是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只是掌握这些知识的表面内容 ,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 ,而不能深刻的领会其实质 ,缺乏正确的应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笔者在教学中注意经常应用相似情景分析的方法 ,循序渐进培养学生正确应用物理概念、规律的能力。在本文中举两例说明 :1 相似情景、不同规律在教材关于“电场强度的合成”中提出这个问题 :如图 1所示 ,已知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 ,电量分别为 +Q、-Q ,两点电荷之间的连线为A…  相似文献   

9.
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与对问题的物理情景建立、理解有关。很多难题“难”就难在物理情景不清,因此无法运用物理规律解题。对教学中的物理概念、规律理解不好,也与教师没有设立合适的物理情景进行教学有关。可以说,学生学习物理的第一步就是建立正确的物理情景。物理问题都是通过某种物理情景呈现的,这与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些有形客体或理想模型密不可分的。从因果关系看,“景”是通过“物”呈现出来的,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触景生情”,物理客体的运动变化产生物理情景,反之,物理情景寓于物理客体的运动变化中。从心…  相似文献   

10.
宿威 《物理教师》2009,30(3):42-43
物理教学过程,涉及到较多的物理情景,这些情景往往是从实际现象中提炼、抽象而成.网络时代的学生,对一些物理现象直接接触较少,学生面对抽象出来的物理问题,常常不能在脑海中较清晰、正确地直现需要研究的物理过程的“动态情景”,这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造成障碍,同样也对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笔者针对学生的实际,为了更有效地进行教学,利用“仿真物理实验室”软件,编制可动态调节和直观演示的仿真教学课件,尝试用于物理课堂教学,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许多物理教师看来,“3+X”综合科目中的实际问题,越来越简单,但实际上对学生却存在着新的困难,问题在于传统的物理教学使学生已经习惯于简化了的物理对象及物理模型,习惯于抽象的逻辑推理及数学运算,而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针对这种现象,就需要在教学方法和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上加强物理图像情景的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阶段,学生由于受物理和数学知识的局限,受解题能力的制约,面对情景较复杂的物理问题时,常因思维受阻而陷入困境。这时应引导学生改变思维策略,抓住问题的特征,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尝试进行情景转换,从而使问题简单化、生动化。  相似文献   

13.
在许多物理教师看来,“3+X”综合科目中的实际问题,越来越简单,但实际上对学生却存在着新的困难,其问题在于传统的物理教学使学生已经习惯于简化了的物理对象及物理模型,习惯于抽象的逻辑推理及数学运算,而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针对这种现象,就需要在教学方法和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上加强物理图象情景的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学生一般在遇到遵循的物理规律相同,但提供的物理情景新颖,信息陌生,物理过程独特一类物理问题时,就感到难度大,束手无策;而遇到物理情景较熟悉,物理过程似曾相识的一类问题,又往往因为审题不严,不注意题中所给条件的细微区别,而出现错误。前者,我们称之为“质同形异”类问题;后者我们称之为“形同质异”类问题。  相似文献   

15.
物理解题过程中只要正确认识物理情境,就知道该用哪些量描写它,也知道这些量之间遵循的规律,自然就会处理这些问题了.我们说"物理问题难",一般也出现在物理情景上.要正确地展示题目中的物理情景,有必要掌握图象图景的分析方法.中学物理问题中常用的图象图景分析有:受力图景分析、平面运动图景分析、空间图景分析、能量转化图景分析、函数图象分析等.  相似文献   

16.
高吉林 《考试周刊》2011,(90):175-175
高中物理在高中所有学科中被公认为难度最大。对物理概念的理解、物理现象的认识、物理过程的建立、物理情景的想象等构成了高中物理中的诸多难点。这些难点往往涉及高中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的综合应用,若处理不好将影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影响学生更深入地对物理学科的学习。特别在新课改前提下.三维目标要求学生形成一定物理学习能力。教师若能恰当地处理这些问题,更有助于提高物理教与学的水平。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体会到,要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可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袁全  季茹 《中国考试》2006,(12):45-46
电磁感应的图象问题在高考命题中历来受到重视,它不仅考查电磁感应的知识,更是考查学生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会分析图象,分析与图象相联系的物理情景,而这点恰恰是学生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8.
思维定势是学生在思维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是学生按照某种固定的思路和模式去思考问题所表现出的思维倾向,在学习物理概念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定势既有积极的意义,也有消极的影响.积极的思维定势能把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思维方式恰当地运用到新的物理情景中去,用于学习和理解新的物理知识,解决新的物理问题.消极的思维定势则把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思维方式不恰当地运用到新的物理情景中去,不善于变换思考的角度.  相似文献   

19.
正一、营造物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原始物理问题,指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体现物理规律的现象和事实.其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原版重现真实的物理情景,易于被学生感知,从而获得深刻的印象.而"模型式"的物理教学,让学生感受不到直观的物理情景,久之,会让学生产生疲劳感,从而产生厌学心理.物理问题的情景营造,可以避免这种情况,通过与实际物理现象的亲密接触,使物理教学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感受到物理在生活中的妙用.因此,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提高观察  相似文献   

20.
孟华东 《考试周刊》2011,(35):161-162
木板滑块类问题是高中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和常见的题型,通过对题目的条件和问题的不同设计,可综合考查学生对物理情景的建立,过程的分析,以及应用动力学知识熟练列式求解的能力。处理此类习题时,以地面为参考系画好运动过程的草图是正确分析和建立物理情景的关键,是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的好方法之一。但有时有相对运动的小车和滑块的运动情景较为复杂,情景不易确定,此种方法将陷入困境。我在教学中发现,若以小车为参考系,将使运动情景大大简化,物理情景更加清晰,也更有利于学生顺利分析和解决问题,对学生的思维的拓展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