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学问学问,学了就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郑板桥有诗云:"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这个问就是深一层的提问——追问。什么是追问?顾名思义,就是一次又一次地问,穷追不舍地问,打破砂锅问到底。追问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教学一开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肯定是浅层次的、模糊的,追问就是引导学生从表面到深入、从模糊到清晰的一把钥匙。学生在一次次的追问中,思维渐渐明朗起来,思路渐渐清晰起  相似文献   

2.
俞秀美 《广西教育》2014,(41):48-48
正"追问"就是追根究底地问,它是课堂提问的一种有效方式。追问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追问还可以引导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地阅读分析和思考,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眼界更开阔。由此,把握课堂追问的时机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在问题简单处追问由于学生思维的惰性或者自身知识储备有限,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时难免较肤浅,表面上看,课堂议论纷纷,学生发言积极,但是由于回答过于简单,往往不  相似文献   

3.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追问的艺术就是课堂教学的艺术,就是引导者的艺术.有效追问能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展开学生思想的翅膀,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能够架起预设和生成的桥梁,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和课堂动态生成. 有效追问是建立在数学教师的学识魅力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技巧,适时恰当的追问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动力,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的"钥匙",也是学生理性思维深入的标志,是提升学生思维高度的"云梯",情到浓时方为真,它是数学课堂教学最真实的表现,也是数学回归"本真"理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追问是一门艺术。追问的目的是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深入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动手操作后、认知错误时、思维卡壳时追问,让学生的思维从形象到抽象,从片面到全面,从模糊到清晰。  相似文献   

5.
正"追问",简单地说,就是追根究底地问,即对某一问题或某一内容进行多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应该说,一次成功的追问能引导学生反思,让学生暴露真实的思维进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意识,也便于教师把握教学,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追问是紧接前一次提问实施的,有着随机的、临时的外在特征。也有着指向学生思维的过程,要求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一个好的追问往往能让我们的课堂魅力四射。因此教师如何把握好这个特性,实现追问的价值,体现教学的有效性,在何时追问、在何处  相似文献   

6.
于漪老师说:教师要想方设法让爱思考的学生多思、深思,让不会思考的学生爱思、会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善于选用恰当的钥匙,不断拧紧学生思维的‘发条’,使它转动起来,不断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引导他们发挥聪明才智。追问是连续的启发,是引导学生就基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提问方式。在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追问下,文本理解会更准确、深刻。追问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训练。怎样才能使追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导学生走入文本呢?  相似文献   

7.
追问,顾名思义就是追根究底地问.《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是这样给"追问"下定义的:"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追问是前次提问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它是课堂教学中对话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追问不是一般的对话,而是对知识点进行深刻挖掘,是逼近其本质的探究.数学课堂追问是师生课堂对话的主要形式,它不仅是课堂预设的生成和重新建构,也是课堂效能的关键所在.追问,是教师对学生思维的深层次引导,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适时的、恰到好处的"追问"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保持学生思考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活动引领"模式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教学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学生对文本的挖掘不再仅仅局限于表面,探究问题有方了,展示交流积极了,一双双小手举起来了,一个个小老师站上了讲台,笑容一次次展现在教师的脸上,掌声一次次在课堂响起来了,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宰,我们的课堂精彩起来了。但是作为一线的老师,在享受"活动引领"模式带来的精彩课堂的同时,也要在教学中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生活。在《坐井观天》一课的教学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让课堂教学贴近于生活,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9.
<正>追问,是追根究底地问,即对某一问题或某一内容进行深层次提问,穷追不舍,引导学生正确思维.本文通过教学实例,谈谈如何进行课堂有效追问,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追问知识网络的交叉点,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相似文献   

10.
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完整的思维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说,思维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问、不断解答、不断追问、不断明朗的过程。只不过,这个过程通常是在主体内部进行的,是内隐的,是自问自答的。而来自外部的提问——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同样能够成为思维发生的起点,一种外部的、语言化的思维正是在提问中开始。如何科学有效地设计提问,是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师准备的重要工作之一。一、“善问”与“善待问”问题具有启动学生思维和引导学生思维开展方向的重要作用。教师提出什么样的问…  相似文献   

11.
追问,即对某一问题或某一内容,在一问之后又二次、三次等多次提问,"穷追不舍",它是在对问题深入探究的基础上追根究底地继续发问.用追问引导数学思维方向、推进数学思维深化、拓宽数学思维阀限、促使数学思维缜密等,培养学生探究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2.
赏析窦桂梅老师执教的《魅力》一课,有一个细节让人印象深刻:窦老师不断追问,把孩子的思维引向深入:是谁让卡佳"醒过来了"?这样长大的成人们有错吗?如果你来续写,你如何写?此刻,你正在想什么……老师的每一个问题,实际上都设标准答案,但正因这些问题,得以持续地让学生的思维碰撞,不断拓展,因而课堂上才会有一个个精彩的讨论和生成,课堂变得厚重。  相似文献   

13.
<正>最早关于追问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代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和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追问就是追根究底地问,逐步深入地问。在检索关于追问的文献时,笔者发现,人们对课堂追问意义的理解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追问,目的是为了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二是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目的是为了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由此可见,课堂追问是指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学问、学问 ,顾名思义 ,就是既要学又要问 ,光学不问 ,构不成完整的“学问”。问是学的手段 ,学是问的目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发“问” ,是进一步开发学生智力 ,促使学生不断获取新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和方法。一是鼓励学生“敢问”。现实中 ,有的学生怕出丑 ,不好意思问 ;有的学生胆小 ,不敢大胆问 ;有的学生迷信书本、迷信老师 ,在学习中不善于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和对问题发表新看法、新见解。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敢于问 ,敢于大胆思考 ,敢想敢说敢问 ,敢提出异议 ,努力为学生发问创造宽松的条件。二要鼓…  相似文献   

15.
追问是课堂不可或缺的一个教学环节,它没有具体出现的时间,内容能够触到教学中的方方面面.教师有效的课堂追问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的"钥匙",是将学生的思维条理化的"纽带",是深化学生思维的"铁锹".目前,由于教师对课堂追问的理解不够到位,同时又缺乏追问的有效策略,错过了进一步挖掘的精彩,  相似文献   

16.
课堂互动中有效问答主要包括探问、追问、转问、反问等方式,属于发展性较高水平的问答.它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是站在学生长远发展角度而采取的教学行为.发展性追问在地理课堂互动行为中所占比例不高.究其原因,因发展性追问与问答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灵活生成,故对教师的教学智慧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课堂教学愈发注重效率与深度,要求我们及时关注学生的思维动态与走向,及时点拨,深化交流,促进发散,进而提高其思考的全面性.其中,有效的追问正是这一观念的体现,成功的追问不仅能打破学生的思维障碍,让其对概念深化理解,还能纠正其错误的思想,明确探究方向.对于整体教学而言,追问把控教学节奏,有序推进课堂,让学生的认知过程更加清晰、有条理,有效地提升学习效率.随着追问课堂不断地深入,使得教学向数量和质量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8.
追问是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或回答问题之后的进一步引导.目的是进一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问题的交流走向深入.有效地追问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挖掘学生的思维深度,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下面结合<剪枝的学问>教学,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追问"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追问,是一种提问技巧,在数学课堂上经常为教师所运用。通过教师的不断追问,学生能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它是在上一次提问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拓展,再次补充和深化,直到学生能正确、深入地理解问题。有效追问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动力,也是理性思维深入的标志。在实际教学中,追问更关注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追问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  相似文献   

20.
课堂提问作为课堂上师生交流的一种常见方式,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新知.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的一些环节中,教师仅仅提出一个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这时的追问则显得很有必要.所谓追问,就是多次提问,追根究底地查问,即在学生基本回答教师首次提出的问题后,回答正确的要追问其理由,回答错误的要追问其原因.教师在课堂上这样地追问,才能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完整性、准确度.课堂上,教师只有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二度开发”,才能再次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深入探究,把握数学规律的本质,从而引领学生的数学思维走向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