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世纪之交,报纸市场竞争越来越明显地回归本原:新闻竞争。新闻竞争的原动力推动着报纸新闻改革向深层次发展,机关报纷纷亮出旗帜:增强新闻性,强化“新闻纸”的传播功能。新闻竞争正从“软新闻”向“硬新闻”挺进。标志之———扩充新闻版几乎所有的报纸在扩版问题上更趋理性,着眼于满足读者需求和培育广告市场,对新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一是容量增大,新闻版一般达到了8-12个版,占报纸版面(12-16个版)的2/3。广州日报新闻版扩充数量更大,每天有5个要闻版、3个国际新闻版、3个珠江三角洲和广东新闻版、两个港澳台新闻版和…  相似文献   

2.
在新闻改革中,深度报道在堀起,一些“重磅炸弹”见诸于报端,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冲击波,这是值得庆贺的。但这些“重磅炸弹”长则六七千字,几乎是一个版,短则四、五千字。报纸是新闻纸,不是学术刊物,不能以长取胜,这样的长文章多了,潜伏着一种危机,势必失去报纸的读者和报纸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提高企业报质量,不能忽视要闻版这个重点。报纸的一版(包括企业报)应该是整个报纸的“龙头”版面。过去新闻界有一种流行说法:“读者看书从前至后顺着看,看报则从后至前倒着看”,先看四版的副刊。这种现象不能只用副刊的趣味性、娱乐性来解释。应该看到:读者的需求不光是趣味和娱乐。以发布重要新闻、宣传重要政策、传递重要信息为职能的要闻版,同样是读者的需求。问题在于要闻版的职能和功能有没有真正发挥出来,是不是满足了读者的需要。应该肯定,只要要闻版发挥了要闻版的作用,头版就一定能抓住读者。在这方面,《东风汽车报》所做的主要工作是“四抓”,即:抓头条,抓栏目,抓言论,抓编辑记者的素质。在办好要闻版的过程中,如何把这“四抓”抓出成效来?我们实际上是在“四抓”中贯彻了七个字:新、独、近、广、短、重、活。实践证明,用七个字改进要闻版,不仅符合新闻传播的普通规律,而且突出了企业报的特色;不仅使《东风汽车报》更象一张“新闻纸”,而且使这张报更符合“东风人”的口味。  相似文献   

4.
与厚报时代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当前报纸副刊的日益变薄。从80年前中国报纸“四大副刊”产生的那天起,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副刊一直有着四分天下有其一的尊荣地位,但今天,有的报社已经把“副刊部”的门牌收进了报史陈列室。即使招牌尚在,也挡不住副刊版面日渐式微的趋势。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片面的数量升级并不代表质量的飞跃,副刊阵地的被迫收缩,也没有换来新闻友军所向披靡。新闻纸确实应当姓“新”,那么,报纸“减副”,新闻扩编,为什么读者依然不愿买单?为什么谈起我们的报纸,读者总免不了一声三叹?一是报纸“减副”,火了新闻,冷了报纸。规…  相似文献   

5.
报纸应多给读者提供信息。我们社会主义报纸的商品广告,也应是为读者提供商品信息的一条途径。综观各地报纸的商品广告,常常是“生意经”味道太浓,读者对此感到厌恶。做广告当然是为了推销商品,但如果不讲宣传的艺术和效益,就会事与愿违,若念起.资本主义的生意经来,还会造成精神污染。上海文汇报自7月13日起,在第四版辟了个新栏目《商品广告》,占小半版地位。其“开场白”说:“本报新辟这个专栏,作为改革商  相似文献   

6.
新闻别放假     
读罢标题,会有读者窃笑:作者是否有病?新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何来“放假”之说?不过,确有其事。请看《×××日报》的启示:“敬告读者,因春节放假,正月初二至初七停报。本报鳊辑部”。在日本,人们常把报纸称为“新闻纸”,其意不言自明。信息时代的到来,也使新闻业的竞争白热化。新闻一旦  相似文献   

7.
“双重出售”是报纸经营管理学范畴的一个词汇,它的含义即在报纸的销售过程中,一方面,报纸的新闻版面(包括一些副刊稿件、娱乐材料)等可供出售;另一方面,报纸的广告版面也可供出售。新闻版面的告知对象是读者,读者愿意购买新闻版面,是因为新闻版面上有其欲知的文字和图片材料。广告版面的出售对象是广告主,广告信息的诉求对象仍是读者。广告主愿意购买广告版面,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连日报不断改进新闻宣传工作,强化党报的引导意识、服务读者意识和新闻为主体的意识,把指导性与可读性统一起来,把市委、市政府满意和人民群众满意统一起来,既起到了“引导舆论”作用,又体现了“民之心声”,受到各界普遍好评,发行量和广告收入连年居东北各城市党报之首。抓住引导有效与好看耐读的结合点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众多都市类报纸日益激烈的冲击和挑战,大连日报清醒地认识到,报纸是新闻纸,读者是信息传播的归宿,读者的阅读率高低,决定报纸的成败。如果你的报纸没有人爱看,指导性和舆论引导作用何从谈起?报纸占领不了市场…  相似文献   

9.
报纸一直以来被称为“新闻纸”,然而随着都市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读者对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及信息的占有欲望不断增强。由此,报纸已不能仅仅停留在“新闻纸”的层面上,而更应该成为一张“实用纸”——关爱百姓冷暖,提供实用信息,指导市民生活。  相似文献   

10.
报纸是新闻纸,新闻应该成为报纸的主体.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各条战线,各个领域每天每时每刻都有好消息、好新闻发生;国际风云变幻,新闻更是层出不穷.这是一个新闻“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报纸应该成为国际国内重大新闻和当地(省地级)重要新闻的总汇.成为.广大读者及时准确地了解国内外和本地重要新闻的“窗口”.这些年来.各级报纸在这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但不必讳言,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广大读者对报纸的需要相比,我们的一些报纸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尤其是作为报纸门户的要闻版.读者普遍反映报纸存在着“一版(要闻版)不如二版(社会经济生活版)有看头,二版不如三版(时事、体育、法制版)有看头”,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最先出现的“电子报纸”是世界上最新式的报纸。它不用新闻纸和印刷机,而由编辑部把所编发的新闻、图片、服务专栏、娱乐专栏、广告等自动输送到拥有接受器的读者面前。这种报纸由读者向名为“电脑服务”的电脑中心订阅收看。订户只要按时付费,就可以通过家中安装的电子报纸接受器的荧光  相似文献   

12.
笔者近日博览“群报”,隐隐察觉到,有些报纸已渐渐露出“非新闻化”的倾向来。若长此以往,恐怕会使这些报纸成为一份不装订的杂志。这绝非杞人忧天,即以某省一家青年报纸为例。今年以来,这张对开四版的小报改版后,每期只在一版刊登一些新闻稿,二至四版均为专版,所登稿件基本上与新闻不搭界。由于喧宾夺主,不少本应坐正席的新闻稿,被删成简讯,塞进报纸的中缝。何以出现这种倾向?不外乎一个原因:强调所谓“可读性”,招徕读者;以获取  相似文献   

13.
身为版面编辑,碰见记者,常听到这样的问话:“近来缺什么稿子?”我的回答:“缺消息。”当编辑的,总希望自己编排的报纸版面为人称道。要做到这一步,办法自然很多:精心的设计,精美的图片,能使版面增色;精采的通讯和评论等,也能吸引不少读者。但报纸既为“新闻纸”,就得把提供新闻放在第一位,尤其要多为读者提供“独家新闻”。通讯、评论等虽然很重要,但适量即可,消息的需要量却大得多。然而,在一些报纸的编辑部里,消息常常成为“缺门货”。编辑手头没有多少“本报讯”可编用,只好用大块头通讯充塞版面,或者靠通讯社电稿度日子。例如有一家全国性报纸,一版主要登消息,今年一季度平均每天刊登十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一家中央级报纸召开国内版主编务虚会提出,要下决心解决“新闻偏弱,独家不多”的难点,使报纸上真正鲜活的新闻多起来。提出这一要求,有很强的针对性,对各级党报富有启示。众所周知,报纸是新闻纸,应当以刊登新闻为主。但是,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对报纸功能的认识比较单一,忽视充分发挥其传播信息的作用,从整体上说,不善于通过用新闻事实来说话,潜移默化地引导受众。如果说,在报业缺乏竞争的年代,“新闻偏弱”尚可维系,那么,在媒体激烈比拼的今天,“独家不多”便很难立足。因缺少新闻而导致读者流失,报纸如何履行“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庄严使命?有鉴于此,本期《前沿关注》讨论“让鲜活新闻和独家新闻多起来”,选发5篇文章,作者谈出了不少新鲜见解。诚如其中一位作者所言,一抓时效性、独占性,力争“人无我有”;二抓深刻性、独到性,瞄准“人有我优”,则党报上的鲜活报道和独家新闻一定会源源不断,如百花争妍。  相似文献   

15.
文摘版既属专栏类,但又区别于新闻版和专栏版,它既是新闻版和专栏版的延伸和补充,又是新闻版和专栏版的有机组合。那么文摘版究竟应该如何编?怎么摘?我以为,编文摘版也应注重实用性,应突出报纸特色,要有其独特的视野和思路。 突出报纸特色 注重实用性 文摘摘编工作“看似寻常最奇崛”。面对“书山报海”,如何才能使读者在投入有限的人力、财力的情况下,享受一报在手。洞悉天下事的“美味”。这不仅是读者的殷切期望,也是编辑面对的问题。所以文摘版应紧紧围绕报纸的办报方针“好看、有用”做文章,选编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一切客观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特定规律。报纸又称“新闻纸”,因而,它应该按新闻规律办事。报纸选用的新闻稿件,应该以是否具有新闻价值为判断的唯一标准。读者读报,是为了获得信息。如果把一张综合性的省报办成枯燥的“会议公报”,那就会失去读者。这一道理大家都懂,但做起来确非易事。  相似文献   

17.
报纸传统上被称为Newspaper(新闻纸),以新闻吸引读者。尤其是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新闻,在晚报、都市报类报纸中占有很大比例,用以吸引读者的眼球。由于社会新闻有很强的可读性,报纸也为此不断想方设法增强“可读性”。  相似文献   

18.
体验经济席卷全球,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和我们的生活、关于报纸,我们已经有“新闻纸”、“实用纸”、“观点纸”等多种界定,在体验经济时代,还要高度重视:新闻纸也是“体验纸”!读者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体,他需要新闻信息帮他理性决策,也需要纸上体验身外的世界、报纸创造体验有相互联系的三层。  相似文献   

19.
从近期全国各地大小报纸的改革走势看,其特点之一是“当日新闻”、“昨日新闻”开始更多地见诸版面。这既是报纸新闻时效观转变的一种反映,也是受众对新闻时效性要求提高的直接体现。如《大众日报》在一版辟有“昨日新闻”专栏、三版开设了“京城传真”专栏,《深圳特区报》四版开设了“最后消息”专栏,刊发当日国际新闻。有些报纸不仅开设了此类时效性强的专栏,还开展了征文比赛。如《福建日报》一版就设有“昨日快讯”月赛,引导记者、通讯员树立新的时效观。这些专栏的开设,较之过去报纸上常见的“新闻集锦”“新闻简讯”类,对读者显然有更大更强  相似文献   

20.
新闻与广告不可“杂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常看报纸,不时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文章看起来很像新闻稿,可读着读着却变了味——原来是产品广告,推销产品的。诚然,包括报纸在内的媒体是离不开广告的,我也不反对报纸刊登广告,但广告就是广告,新闻就是新闻,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可混淆。一些报纸热衷于发一些既像新闻又像产品广告的文章,所为何来?主要原因可能有三:一是以新闻报道的方式推介产品,容易吸引读者的“眼球”,引起读者的注意;二是将产品广告揉在新闻里头,比较容易让人信服,进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三是有人还在搞有偿新闻。借助媒体推销产品,开辟市场,作为一种商业促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