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仪林 《江西教育》2022,(11):32-33
文字是语言的载体,而写作是用文字表达自我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学生在习作时,都应该有鲜明的交流对象.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将习作教学当成硬性而机械的任务,将原本应该是互动交流的习作过程,演变成学生的自我独白.长时间缺失读者的习作练习,让学生的习作变得生硬而机械.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读者意识,从而激活学生的语言表达意识,让...  相似文献   

2.
习作教学如何提质增效成为诸多教师思考的问题。得法的教学指导,能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习作技巧、提升习作能力、构建习作思维。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就是策略之一。这需要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不同的读者,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但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注重的是如何围绕事物特点、合理安排说明文结构、使用说明方法,而忽略了说明文的写作是为了让读者读明白实用价值。因此,在“双减”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构建说明文习作逻辑,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说明文习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建构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性、实践性活动为基础的动态、开放的习作教学过程,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主动学习,以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写出对生活的认识和感觉,写出孩子的童真、童趣.在互动式的习作教学中逐渐培养自主习作能力。一、互动。让学生相互成为习作的读者在写作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倡导建立“读者”共同体。为了学习的需要,写作学习中的“读者”应该是具体的、学生熟悉的。那么,我们就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同学读者”的优势.增强学习者的互惠感.促进写作学习者共同体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在习作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即学生在习作前和整个习作过程中,心中要存在一个倾诉者和交流对象,完后,让学生以读者的身份读自己的作文,再把自己的作文读给“读者”听,继而根据“读者”提出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作文。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一定要让学生懂得,我们是为读者而写作的,写作要与他人分享交流。唯有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读者意识,他们才能在快乐的自我表达和与他人的交流中映射出真实的自我。  相似文献   

6.
习作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而言是极为重要的。文章的创作不仅能够让学生切实提升自身的文字驾驭能力,还可以通过创作的方式将自己的思想观念表达出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自然可以在此过程中得到完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深切感知到肩上所负有的重要责任,不仅要让学生将基础知识点记忆清晰,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习作创造能力,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文字创造的兴趣,让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寻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行文风格,这对于学生在语文领域的发展而言是极为重要的教育环节。本文对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的授课方式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习作课程教学策略,旨在帮助更多语文教师能够重新塑造原本的习作课程讲授环境。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教师怕教,且因学生不爱习作而苦恼;学生怕写,且因无话可说而陷入困境.在平常教学中,教师想方设法并多举措,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让学生爱上习作.  相似文献   

8.
一、教师评语应当关注学生情感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教师评语应该从情感的角度来关注学生,来唤醒学生潜在的习作能力。首先,教师在写习作评语时应该确立一种意识:习作是教师与学生交流情感的平台。著名学者余秋雨说:“作文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与沟通”。  相似文献   

9.
<正>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习作教学理念陈旧,定位太高,加上急功近利的指导方法,导致习作命题往往脱离学生实际,禁锢学生个性。学生为完成任务不得不生搬硬套,无法从习作中感受到乐趣。因此,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已司空见惯,成了语文习作教学的瓶颈。因此,加快小学习作教学改革是一项非常紧迫的课题。一、真实的体验——让学生认识习作的重要什么是习作?习作就是交流,是一种独特的,将文字作为符号的人际交流  相似文献   

10.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学生的习作应树立鲜明的读者意识,即要有明确的表达对象,将言语表达看成是与具体对象进行的书面沟通。因此,教师的习作指导既要关注写什么、怎么写的等问题,又要关注为什么写、写给谁的等问题,让学...  相似文献   

11.
柴月午 《甘肃教育》2020,(5):170-170
习作,就是让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通过自己的笔尖流淌出来,让学生通过文字记录生活、记录成长,达到情感交流。这本是一件自然而然、挥笔而就的事情,但事实上大多数学生面对习作都有畏难情绪。那么,如何让学生喜爱写作,让写作变得轻松呢?以下是笔者在习作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一、保留本真,尊重原创原创文字,是学生习作时最直接的情感体现。  相似文献   

12.
苗一清 《辽宁教育》2022,(21):72-75
习作的本质是为特定目的、针对特定对象而进行的书面表达,因此,培育学生的读者意识可以帮助学生打通生活和习作的壁垒,优化习作表达,提升语文素养。教师可采用读者意识观照下的习作教学策略:深化阅读思维,树立读者意识;构建习作链条,培养读者意识;创设真实场域,强化读者意识,从而推进习作教学,提高学生的习作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3.
陈其凤 《广西教育》2014,(29):33-34
正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认为,文学文本是在读者阅读过程中才现实地转化为文学作品,文本的潜在意义也是由于读者的参与才能得以实现的。也就是说,作品的生命价值在于读者的共同参与,没有读者的品读与鉴赏,作品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将这一思路延伸到小学生习作教学中同样适用。在习作教学中,教师促使学生由"为自己或为老师而写"过渡到"为读者而写",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培养学生读者意识的重要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  相似文献   

14.
龚鸣 《现代教学》2009,(5):53-5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公认的难题。分析作文教学现状,不难发现这样两个矛盾。其一是写作本义与作文教学目标的矛盾。写作是人的一种自我的表达,那么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写自己的生活与感悟,而当下的作文教学却是以提高写作的技巧为目标。因此,学生的习作往往成为一种写作技能的操练。其二是写作的交流功能与作文评改方式的矛盾。写作是把自己对生活、社会的理解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表达的意义在于交流与沟通。然而,在现有的作文教学中评价大多由教师进行。读者的单一使作文的表达功能流于形式,难以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作文教学应该为学生创设"玩"的情境,让他们在快乐游戏中完成习作。在习作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兴趣;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积累习作素材;在游戏过程中有意渗透,指导习作技巧;游戏结束后,师生进行交流,丰富学生的习作语言。这样"将玩进行到底",就能"玩出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16.
<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习作训练目标指出:"懂得写作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此意即学生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将习作训练变外在任务为内在的自我需求,充分行使自己的主动权,表现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创造条件,拓宽训练时空,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使学生的个性在作文中得到回归和超越。1.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克服为文而文的倾向我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作文的时间放在平时,让学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习作教学就是给学生一个习作要求,按照教师灌输的写作方法写作,有的时候无话可说也要逼迫自己绞尽脑汁创作。这样的习作教学往往会产生一些不好的现象,学生们害怕写作文,写出来的作文也往往"千篇一律"。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我们的习作教学进入了一个误区,学生为了写作而去写作,写作的目的变成了应试。笔者想,真正创作的目的应该是将作者的内心世界用文字形式表达给他人看,这个他人就是"读者"。因此,习作教学中,笔者融入了"读者"这一理念,采用同伴互助式习作评改这一方法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林志章 《辅导员》2013,(24):51-51
<正>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写作是在交流互动中进行的。夏丐尊先生曾指出:"读者意识是最大的写作技巧"。学生在动笔时,如果头脑中有假想读者,其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就会明显提升。在人教版四年级第五单元有一习作——学写导游词。"学写导游词"引发了我对作文教学的思考。我认为,作文教学应该注重让学生建立一种读者意识。一、让学生建立读者意识要注意把握格式特点让学生建立读者意识首先要注意把握文体特点,比如说格式特点。导游词的写作属于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的难点就我们教师感到头痛所在。《新课标》建议:写作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综合体现语文素养的表现。新课标对小学生学习的目标要求,就是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乐于动笔、快乐习作,培养学生对习作的自信心,鼓励他们把心中所想的,口中要说得用文字写下来,写出心中的快乐,写出心中的喜悦,消除心中的困惑与烦恼。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相对于阅读教学、识字教学而言,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不少老师在上语文公开课、评优课的过程中,避习作之不及,谈习作则色难。而习作恰恰又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2011版语文课标中对习作进行了准确的定位: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习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了当下小学生习作的基本要求: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在课标理论的指导下,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使之具有时代感,是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该深入思考和不断实践的事。笔者从一线语文教师的角度出发,对如何培养小学生习作时代感提出三个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