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要从理论上弄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反马克思主义;当前要着重划清马克思主义同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论等几种主要错误思潮的界限;要注意研究和把握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界限的政策,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注意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坚持双百方针,平等讨论,加强引导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必须正确认识意识形态领域非物质利益的矛盾,坚决抵制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划清社会主义民主同民主社会主义的界限,划清社会主义民主同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不断提高全党的政治理论素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3.
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必然要求.要划清二者的界限,就要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明确和掌握这种思想理论"划界"的根本标准和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4.
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一贯立场 赵曜(中共中央党校)在<划清界限:思想战线的长期任务--论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一文中指出,在思想战线上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一贯立场.划清这个界限,对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重大作用和意义.这是党在思想战线上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在思想战线上划清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并不是从今日始,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和继承者们始终坚持做的.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自觉划清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坚持同反马克思主义进行斗争,并在斗争中不断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自觉划清"四个界限",有着非常强的现实针对性.在划清"四个界限"中,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更具根本性.它为划清其他几个界限提供了思想指导和理论依据,从一定意义上讲,划清其他几个界限也是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界限的展开.为了进一步深入把握这一问题,本刊记者近日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靳辉明教授进行了专访.靳教授就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界限的重大意义、判断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标准以及当前反马克思主义的几种主要观点和倾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阐释.现将专访的主要内容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这为高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问题的重大决定>指出:"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  相似文献   

8.
划清"四个界限",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其他三个界限是这一根本界限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展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社会理想、政治立场和理论品质,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和最鲜明的特质.而反马克思主义在这四个方面有截然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因此,坚持还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社会理想、政治立场和理论品质,能够清晰标识出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一直就是世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焦点,在当代,这种斗争主要表现为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西方普世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的斗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当代社会思潮中的本位确立必须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在划分界限的过程中应注意概念的厘清、历史源流的追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杨勇 《教书育人》2011,(10):90-91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这为高校的...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  相似文献   

12.
自觉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首先,在当今民主政治的实践中,没有也不可能存在一个在所有国家行之有效的民主模式,这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立场和出发点;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与代表资产阶级的少数人掌握国家政权的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有着根本区别。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要自觉抵制民主社会主义等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敏感性和政治鉴赏力,构筑思想防线,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与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周新城教授的著作<围绕改革问题马克思主义与错误思潮的斗争>(以下简称周著),正是贯彻这一精神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14.
一个半世纪以来,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和反思成为思想界引人注目的学术文化景观.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为学术研究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和创造性运用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应该进一步加强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构成的科学体系,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解读和理论创新,重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联系起来加以考量,并注意划清一些基本界限,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和创造性运用。  相似文献   

16.
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把握和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党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和事业发展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都要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始终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党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是在实践过程中,特别是在同一切错误思想倾向的斗争中不断创新发展的。政治领袖的创新精神、理论自觉和政治素质是理论创新的主体动力和最重要的主观条件;引导广大群众确立对理论创新的正确立场是使精神转化为物质力量的重要环节;领导决策制度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要划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界限.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党的历史表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新时期新阶段,面临改革出现的新情况新任务,我们只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才能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和倾向划清界限.  相似文献   

19.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依据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众化"之依据是由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特质所决定,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现实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运用和发展的历史经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要联系实际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阐释,也要做好对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观的教育宣传,并善于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理论斗争;同时还应通过价值事实来确证"大众化"的现实意义,使人民群众真正从马克思主义这一"普照之光"中得到福祉。  相似文献   

20.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我们党的全部历史经验中最根本的经验,适用于中国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各个历史阶段.60年前新中国的成立和60年来新中国的伟大成就,都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结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结合"的规律就体现在这一过程之中,应该通过总结历史经验、研究"结合"的过程去探讨"结合"的规律."结合"的过程,是从实践探索到理性自觉再到成功实现的发展过程;是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前进和实践检验理论、推动理论发展相统一的过程;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统一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人民群众相结合的过程;是在坚持真理的同时不断克服各种错误倾向的过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结合"原则在现阶段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