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飞 《现代语文》2010,(7):101-103
张家口方言是晋语的一个分支,属于晋语张呼片。本文选取张家口方言作为语料,采用优选论对其两字组的连续变调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出该方言的连续变调制约条件的层级关系,并就其连续变调现象做出统一解释。  相似文献   

2.
山东日照方言有四种声调,两字组连读共有十六种组合,其中八种发生了连读变调。运用优选论对日照方言两字组的连读变调进行音系分析,提出日照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的制约条件及其等级排列顺序。  相似文献   

3.
连读变调的方向性是指作用在两字组的连读变调规律,在应用于三字组或三字以上结构时,其运用顺序或方向会出现不统一的现象。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天津方言三字组的连读变调。变调方向上的差异实际上是对标记性结构修复模式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声调稳定性与声调异化制约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串行优选论弥补了经典优选论的不足,从而能够描述和分析天津方言三字组的连读变调。  相似文献   

4.
首先对云南方言的单字发音特点做了分析,然后在优选论框架内,对两字组轻声变调情况做了分析研究,通过7个制约条件的交互作用,对候选项进行综合评估,得到的结论是云南方言不仅具有北方方言语言特征,还具有自身地域语言的语音特征。结果表明,优选论可以对云南方言轻声连读变调形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以制约条件为基础的优选论对丰城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中的前字去声变调现象进行了音系分析。通过对采用的六个制约条件相互作用关系的分析,得出它们之间的层级排列体系,并用这个体系对4组输入项的候选项进行了评估,筛选出优选项。结果表明,优选论能够对丰城方言作出简便、正确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房青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3):125-126
优选论是近二十年来出现的极富活力的音系理论,采用这一理论对湘潭方言的声调变化进行分析。新派湘潭方言单字调只有五个音调:阴平33、阳平12、上声42、阴去55、阳去21,入声24在单字调发音时归入阳平12;但在二字组中,入声仍呈现它的底层调24;湘潭方言二字组存在连读变调:T3+T→T4+T;用优选论对湘潭方言的连读变调进行分析,不仅能得到正确的描写,而且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7.
连续变调现象是武汉方言的一种常见现象,本文首先分析了武汉方言的单字调声调和两字组连续变调规律;然后从优选论的角度,采用四个忠实性制约条件和五个标记性制约条件对武汉方言两字组的连续变调现象进行了分析,得出优选论的制约条件模式可以对武汉方言两字组连续变调做出简单正确而有效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海宁方言属于吴方言,有着丰富的连读变调,海宁方言中的连读变调和声调类型,语法结构有关.本文对海宁方言两字连读变调作了初步分析,发现了不同声调连读变调的基本规律,特别提到了动宾结构字组连读变调特点和阳平阳去在变调中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9.
常州方言属吴方言,从声调上可分为"绅谈"和"街谈"两种口音。本文基于赵元任1970年发表的《常州方言》一文中所记常州方言"绅谈"连读变调情况,与汪平1988年发表的《常州方言的连读变调》一文中所记常州方言"街谈"的连读变调进行比较,找出同一方言的这两种不同口音在连调上的异同,并从生成音系学的角度对常州方言的连读变调进行解析。本文认为常州方言的连读变调中存在扩展变调、语境变调等变调形式,由此探究常州方言连读变调现象的深层机制。  相似文献   

10.
牛蹄乡隶属于安康市汉滨区,是清初湖广移民造成的赣语方言岛。牛蹄赣语两字组连读变调的情况比较复杂,从音系学的角度解释其连读变调的规律和性质,对于促进方言音变理论的研究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