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建立篮球后卫队员进攻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法确定各指标体系的相对权重;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客观反映篮球后卫队员的综合素质,为球员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篮球后卫队员进攻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价,对篮球后卫队员的进攻能力进行定量评价,通过建模,为篮球后卫队员的培养,提供了可信的反馈信息,达到监控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比分析对第26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与其他参赛队后卫队员在比赛中的得分、篮板球、助攻等进攻能力,结果发现:中国后卫队员在场均得分方面与参赛队后卫队员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罚球次数远低于其他参赛对手;篮板、助攻数都高于其他参赛后卫队员;中国男篮替补后卫与主力后卫之间的能力差距明显。针对研究结论提出加强进攻的侵略性及突破造犯规能力,积极拼抢篮板球和在以后的篮球训练中要注重对后卫队员全面性技术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法、专家访谈法、数据分析法、视频分析法等方法,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篮球八强比赛进行数据视频分析,并对后卫控制球、支配球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将八强主力后卫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论如下:当今优秀后卫在技术能力和身体素质能力方面上均体现出更住全面的特点,技术方面运用更为合理,攻击性更加均衡、对比赛掌控能力更加稳定。中国队的后卫在控制球上跟其他国家相比,在推进时间和控制球时间上要多于其他七支球队,制约进攻效率。中国队主力后卫在总传球数争助攻数上成功率较低,投篮命中率低于其他七支球队。传球次数少、助攻次数少、投篮命中率低、直接影响后卫队员的进攻效果,也直接体现后卫队员在比赛中掌控局势的能力,综合分析中国队后卫队员在控制球和支配球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5.
篮球换位进攻是在篮球“8字”进攻法之后出现的移动进攻方法,它是现代篮球移动在第二阶段的一种表现形式。进攻队员位置变化无常,要求全面掌握中锋、前锋、后卫技术。换位进攻法在比赛中所见不多,为了适应未来篮球战术发展需要,简要阐述换位阵地进攻的发展进程和现代篮球换位进攻的战术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男子篮球后卫队员阵地攻防技术的模糊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用模糊数学原理建立了男子篮球后卫队员阵地攻防技术综合评判模型。它既弥补了篮球竞赛一般技术统计方法无法综合评价运动员技术水平的不足,又使可量化指标和不可量化因素同时参与评价过程,为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后卫队员阵地攻防技术水平,提供了模式化评判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数理统计结合录像分析的方法,从后卫角度对2002年第14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失利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世界强队后卫相比,中国男篮后卫队员防守时“抢断球”意识和能力与对手存在较大差距;进攻方面,在攻击性很强的紧逼式防守面前,中国男篮后卫队员突破到2分区内进行攻击或主动造犯规的能力、妙传助攻能力,以及参与“抢进攻篮板球”的积极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8.
采用数量统计结合录像分析的方法,从后卫角度对2002年第14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失利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世界强队后卫相比,中国男篮后卫队员防守时“抢断球”意识和能力与对手存在较大差距;进攻方面,在攻击性很强的紧逼式防守面前,中国男篮后卫队员突破到2分区内进行攻击或主动造犯规的能力、妙传助攻能力,以及参与“抢进攻篮板球”的积极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9.
NBA优秀后卫技术指标分类的优化转释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因子分析、曲线拟合优度统计等方法对NBA优秀后卫运动员篮球技术指标进行了分类、选项,优化及评价,确立了时空特征因子是影响NBA优秀后卫运动员竞技专项能力的最重要因素,有助于更好地体现和评价后卫运动员综合竞技能力;阐述了篮球技术和技术指标的相关关系,并对篮球技术指标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篮球后卫是比赛场的核心,是团结全队和夺胜的组织者与指挥者。因此,篮球后卫的进攻技术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从运球、持球突破、投篮这三方面谈篮球后卫的进攻技术。为提高篮球后卫的进攻技术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按国际篮联技术指标的评价要求,对第26届亚锦赛中国男篮比赛中的13项技术指标,运用灰色关联的分析理论对其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是:①进攻技术水平发挥的优劣势指标依次是:2分命中率、助攻、3分命中率、2分投次数、罚球次数、罚球命中率、失误数、3分投次数、进攻篮板球;②防守技术水平发挥的优劣势指标依次是:防守篮板球、抢断、犯规;③按进攻技术与防守技术指标权重的均数比值(0.0803/0.0715),中国男篮的进攻技术优于防守技术。建议中国男篮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进攻方面,应加强中距离进攻和投篮命中率的提高,并提高争抢进攻篮板球的能力,尽量减少失误。防守方面,努力提高抢夺防守篮板球和抢断的能力,控制并合理运用犯规战术。  相似文献   

12.
通过观看第25届亚锦赛中国男篮与伊朗男篮的决赛实况录像,运用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主要以中国男篮与伊朗男篮攻防能力与效果为研究内容,分析本届亚锦赛中国男篮失利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进攻方面,中国男篮前场篮板球与对手存在明显差距;防守方面,中国男篮后场篮板球和对手存在明显差距;各位置球员得分能力方面,中锋得分各项指标均高于对手,具备一定优势,前锋、后卫得分指标均低于对手,差距较大,同时,队员的抗干扰得分能力和全队协同得分能力与对手有明显差距。  相似文献   

13.
周苏源 《精武》2014,(36):229-231
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中国男篮在第30届奥运会中抢断技术运用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发现:(1)中国男篮除了中锋队员外整体抢断能力较弱。(2)中国男篮抢断动作主要以断球抢断为主。(3)中国男篮外线防守抢断能力较弱。(4)中国男篮对快攻和抢攻时的抢断能力和世界强队差距不大,但在阵地防守中抢断能力差距突出。(5)中国男篮抢断后转化为得分的能力较弱。同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中国男篮今后的训练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中国女篮失利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女篮赛前应对不足,过于轻视对手,赛中落后对手想赢怕输的心理,是导致中国女篮队员心态失衡、技术变形、攻防各项指标均不如对手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分析法对第十五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队与赛队的快攻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中国队快攻的来源匮乏,快攻次数远远落后于对手,一传的效果不如对手,得分率明显落后于赛队。建议加强防守的攻击性,从而增加快攻的次数;加强个人在快攻中的把握能力。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武汉亚锦赛中国男篮9场比赛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中国男篮在此次比赛中技术的优势及不足,为提高男篮竞技能力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研究表明,在亚洲,中国男篮实力突出,内线进攻技术与外线防守技术是中国队获胜的核心因素,而在抢进攻篮板球和抢断球能力等方面与对手水平相差不大,团队攻守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后卫进攻能力和进攻手段单一,应提高后卫队员突破技术和突分配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张玲 《福建体育科技》2009,28(4):40-42,5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对比分析等方法,对参加第29届奥运会的部分中外男篮组织后卫在进攻中的技战术能力、得分能力和进攻中的失误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揭示我国组织后卫同世界优秀组织后卫在进攻中个人能力的差距,为以后对我国篮球队组织后卫的选材和培养上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理论为依据,阐明篮球运动的时空对抗特点及时间与空间之间的辩证关系,归纳概括篮球时空观,并在其视阈下,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2018年西班牙首届女篮世界杯中国队的攻防效果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篮球运动时间要素的对抗主要体现为速度的制衡,空间要素的对抗包括地面位置及其垂直空间的立体对抗。时间和空间要素彼此转换、相辅相成、互为因果。表现为球队进攻效果的速度方面:中国女篮快攻质量高、衔接段进攻薄弱;向篮突破和空切的数量较多,但进攻效率低,整体质量不高。主要体现空间对抗进攻效果方面:油漆区空间进攻较多,对篮下攻击力增强,但是三分区空间的进攻质量较差。表现中国女篮防守效果的速度方面:防守对手向篮突破和空切的质量不高,防守整体性较差。主要体现空间对抗防守效果方面:中国女篮的全队拼抢空中篮板球能力,尤其是外线队员,与世界强队相比,存在一定差距;集体协作拼抢位置及空间的能力较弱,对低位中锋的协防意识欠缺。  相似文献   

19.
纵观当今篮球比赛,进攻次数和比分都明显呈上升趋势。因此,进攻速度就成为影响比赛胜负的重要因素之一,关于进攻速度的时间也就成为了各队争夺的焦点。在赛场上只有充分得利用时间,提高进攻速度,才能为进攻争取更多的时间与空间。通过对掷端线球、推进、攻击所消耗时间的分析,发现中国青年队在进攻过程中,进攻意识不强,职能分工过于死板,缺乏机动性,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全队的进攻速度。  相似文献   

20.
阵地进攻,在篮球进攻整体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采用观察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篮球阵地进攻体系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阵地进攻是由比赛队员的各种个体进攻,不同区域上2~3名队员之间的小组配合进攻,以及在这两者基础之上的全队整体战术进攻三方面共同构成的;三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同时又相对独立的辩证关系;三者作为基本的组成要素,以它们之间的各种有机联系为基础,并以特定的结构构成一种具有整体功能的阵地进攻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