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语文课文中所写的景、事、人、情常常给人以美感。要让那些耐人寻味的语言注入学生的心田,教师需引导他们品析音韵、遣词、造句、修辞……唯有掌握"咬文嚼字"的方法,文章才能真正被学生理解、感悟和欣赏,课堂也才能尽显浓浓的语文味。通常,我们在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时运用以下几种方法。一、理解法——由浅入深品内涵要细读文本,离不开对词语的理解。词语有极强的表现力和生命力,准确把握词语的意思能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对课文中的多数词语,学生只要通过词  相似文献   

2.
教学重点: 感悟文中描写明明"笑"的语句及她感动人心的"话语".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词,讲述故事,把握"番茄太阳"的本质特征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课文中的一些词语一定都掌握了.  相似文献   

3.
王崧舟老师在谈到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音乐老师、思想品德老师的区别时说:"语文老师的注意力应该更多、更自觉地分配到语言表达、语言形式上……"而语言表达、语言形式的"根基"是词语。任何一个具有语文意识的老师,都会以课文为基础在语境中开展词语教学,在课文中咬文嚼字,引导学生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把握其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4.
我们要引导小学生以"词语"为抓手,准确把握课文内容,对语言文字进行"舍弃、重组并去粗取精,转化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这样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才能得到提升。一、抓住关键词语,把握主要内容理解课文首先要"把握"全文,力求在心中对课文形成整体印象,能概括课文的基本大意或主要情节。在学生初读课文、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抓住文中关键的词语,引导学生运用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不仅可以加深对  相似文献   

5.
"咬文嚼字"这个词语听起来似乎不太好听,而且很多时候将它形容为死抠字面意思而不理解实质性的意义,但笔者认为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很多时候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采用"咬文嚼字"的方法,现列举数例,以飨同行.  相似文献   

6.
物理学中的概念、规律,是人们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概括归纳出来的,学生在学习中理解起来常感困难,这很正常,关键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如何帮助学生抓住主要的字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化难为易.笔者在本文中引用了一个文学词语"咬文嚼字",阐述了其做法.  相似文献   

7.
孙园岭 《考试周刊》2013,(46):46-47
<正>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读课文。2.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指导学习,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结合课文理解古诗。  相似文献   

8.
一 [教学目标] 1.疏通课文文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进行情感体验,受到父子亲情的感染,学会爱人、诚信、有责任感. 3.学习抓住关键性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抓住课文反复出现的"在一起"这个词语,感悟父子之间的真情与默契.  相似文献   

9.
<正>《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应该注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要培养学生语感,最基础的就是要学习积累词语。那我们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中的词语呢?调查发现,我们教师在导入新课之后,就要求学生进行词语学习,之后又进一步学习课文,即形成"导入新课——词语学习——分析课文"的学习过程。通过实践探究,我们发现把词语学习贯穿在对课文的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10.
每篇课文都会出现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词语.而这些词语也往往成为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文章思想内涵的绊脚石。如果让学生一味地背诵一些抽象的词语解释条文.或机械地解释词义.往往使学生一知半解.或机械地师云亦云.并不能真正懂得词语的意思.更不能领悟到这些词语在文中所起的表达作用。如何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词义.把枯燥的讲解变成有趣的对白呢?  相似文献   

11.
所谓“咬文嚼字”,就是抓住关键的、难懂的、容易混淆的词语;句子或段落,逐字逐句地分析、推敲、反复阅读、体会理解.然而许多同学认为物理是一们自然学科,是理科就不能象学习语文、外语那样去咬文嚼字,字斟句酌.其实不然,“咬文嚼字”、仔细阅读分析物理课文也是学好物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决不能忽视.物理课文的确有许多方面与语文、外语等学科不同,但物理课文中有许多的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物理概念及物理实验.课文中既有对它们的扼要解释及说明的文学语言,也有许多公式及计算等数学语言,还有课文的一些插图、照片、图象等图…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1.疏通课文文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进行情感体验,受到父子亲情的感染,学会爱人、诚信、有责任感。3.学习抓住关键性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抓住课文反复出现的"在一起"这个词语,感悟父子之间的真情与默契。  相似文献   

13.
<正>笔者给学生讲解"纷纷扬扬"这个词语,是结合课文的解读进行的。这样做,通过对这个词语的解释,使学生理解了课文的意思;反之,通过课文,又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这个词语。这样讲解词语,使词语的教学和课文的解读相得益彰。为了使学生学会运用这个词语,在解读课文之后,安排学生用"纷纷扬扬"作口头造句。具体要求是:第一,开动脑筋,打开思路,想想哪些事物可以  相似文献   

14.
文本解读 《学会查"无字词典"》是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文章结构清晰、浅显易懂、表达有序,生动地叙述了暑期到青岛旅游途中爸爸如何指导聪聪联系眼前景物,理解词语"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事.学习此文,让刚进入中年级的孩子清晰地认识到除了查字典以外,结合大自然、联系现实生活更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文章有情有景,通过生活实例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学习方法.这是苏教版实验教材作出的一种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每篇课文都会出现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词语,而这些词语也往往成为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文章思想内涵的绊脚石。如果让学生一味地背诵一些抽象的词语解释条文,或机械地解释词义,往往使学生一知半解;或机械地人云亦云.并不能真正懂得词语的意思,更不能领悟到这些词语在文中所起的表达作用。下面,笔者就以几则名师的解词教学片段谈谈他们的解词艺术。  相似文献   

16.
严海波 《考试周刊》2012,(71):55-56
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会读、会写书后的三个生字,理解生词和新出现的词语意思,了解小品文的一些常用写作方法。2.能力目标:学习阅读质疑的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情感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加强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探索兴趣。二、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弄清课文写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学习其中运用比喻等说明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词语教学作为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和整体把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时教师只有牢牢抓住理解词语这一中心环节,才能让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句子,进而理解整篇课文。因此,针对低年级孩子的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教师必须运用多种直观有效的手段,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去理解词语,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词汇,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有效地组织开展好"小练笔"读写训练。一是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文章内容,深刻体验文章情感的基础上练笔;二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精妙语言表达方式的基础上练笔;三是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进行练笔;四是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插图进行练笔;五是组织开展"小练笔"训练,需要我们既要关注文章的内容特点,又要考虑每组课文以及每册教材的编排侧重点,更需要把握好每个年级学段的训练目标。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失时机地开展"小练笔"训练。  相似文献   

19.
词语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在辨析词语时,巧妙地运用“替换比较”,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可以发展其语言,训练其思维,陶冶其情操。 一、通过“替换比较”,深入理解词义 课文中词语的用法之妙,学生往往一时难以把握。如果运用“替换比较”的方法,就会让学生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从而提高其语言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一门严密而又精确的科学。为了教育学生对数学内容能正确、清楚地理解,避免误解与差错,就必须引导学生善于咬文嚼字。我在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咬文嚼字的主要做法是:教育学生逐词逐句推敲;关键词语重点推敲;对虚词认真理解;容易忽视的词语适当点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