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教师来说,自我提高和自我成长的过程就是专业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自觉学习的意识形态,是教师自身自我反思、不断提高的潜在性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基于此,现以教师自我导向式专业发展的内容和特征为根本切入点,了解其发展所需要的能力标准,以基本原则为主导创造科学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人类所普遍具有的一种潜在的心理能力。创新精神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一种积极进取的富有成果性的意识形态。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下面就课堂教学中学生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对于理性自我超越性的揭示和把握,是他超越感性、知性哲学,解决主体与客体二元对立,实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制约性对立统一,朝向理性矛盾自我和解之关键。在此,黑格尔克服了以康德、费希特为代表的在理性自我超越性问题上“应该”(Solen)之软弱性,通过意识形态演化、逻辑演绎、历史现实运动等途径,揭示、显明了理性自我超越性就是朝向逻辑普遍性的超升,也即朝向自身内在的本质,朝向自身的无限的自由冲动。黑格尔对理性自我超越性的解读不仅改造了传统理性观念,澄明了人类精神本质特性,确立起崭新的理性观念,同时,也为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西方理性主义精神提供了一个绝好文本  相似文献   

4.
人文精神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它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这种精神形成于人类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以及自我需要过程中.并规范、指导和约束着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  相似文献   

5.
当代自我意识理论的首要问题是主观自我和客观自我的同一性问题,关于该问题的讨论通常认为,反思理论容易导致主体的自我关系的循环性,而这种循环性正是建立自我意识理论的主要威胁。但这仅仅是在主观意识的层面上讨论自我意识。在黑格尔这里,为了表明思维和存在的内在同一性,自我意识被提高到"精神"的层面。精神是存在之唯一的、具体的总体性,在其完全发展的规定中实现自身。存在作为一个整体,表现为精神的自我规定和自我认识,思维最内在的规定性同时就是存在的规定性。精神的自我意识就是精神在其最丰富的内容中与自身的同一。在此意义上,自我意识必然是循环的,因为它是绝对的总体性的自我同一性。  相似文献   

6.
伦理性始终是列维纳斯哲学的主旨,也是他质疑整个哲学史的立足点。列维纳斯对希腊哲学的批判和超越,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下:他把在巴门尼德那里开始确立的理性原则理解为作为实存者的人的孤独精神,这种理性原则是存在论的,它追求自我的内在同一性,而漠视了在存在论视域之外的绝对他者。在这一理解的前提下,列维纳斯则强调了自我与绝对他者的一种前存在论的伦理关系,绝对他者呼唤着自我超越自身的存在和孤独,这就是伦理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7.
根据综合构建教育工程的理论构想,综合构建法的教学原则共有四条。 一、发自个体的动力与取自族类的范式的辩证统一 在清醒客观地看到各家各派思想的优弊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明确:人类本质结构建立的过程是每个个体构建自我而不是自发生长的过程,也不是外部注入。对于每个个体来说,他发育成长的外部环境条件中的物体要相继转化为他真正延长了的肢体(人类本质结构的要素)有一个过程,教育就是要完成这个过程。如何实现这个转化?我们的原则是:发自个体的动力与取自族类的范式的辩证统一。这就是,教学必须让儿童的主动操作、言语活动纳入一系列最科学的、有尽可能广泛的适用性、尽可能普遍的可迁移的形式当中,这种  相似文献   

8.
社会运动是人类发展过程,一受自然界制约,二取决于自身意识成果积累;与其他物质运动既趋同又趋异,其规律呈现结构内容、表现形式互补互动的形态学特征。社会规律形态可区分为价值法则内容和社会法则形式,前者体现与自然界关系,由人类整体生成的价值理念和部分生成的价值原则构成;后者体现自身关系,由人类整体发展的社会形式和部分发展的社会制度构成。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可从社会规律形态得以解释。  相似文献   

9.
谢林认为自然与自我是绝对同一的,它们在本性上是一体的。哲学本身是自然与精神彼此向对方发展的双向过程。其中先验哲学是探索自我意识活动的发展历史,而对自我意识的探索要以自我的直观活动层次的提高为依据。自我的直观活动经历了从最初级的自然中的自我到最高级次的自我意识,从理论哲学到实践哲学,从自然的合目的论到艺术哲学的发展过程。谢林正是在探索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构建了无差别的绝对同一自我。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意识形态的发展历程,既是不断彰显和强化其自洽性的过程,又是将意识形态体系转化为民众内在价值体系的过程.新时代意识形态发展的自洽性特征体现为价值、理论与策略的有机统一.新时代意识形态的发展实质就是不断传播价值,使象征形式逐步转化为价值观并被人们认同和践行的价值化过程.面对新时代语境,实现新时代意识形态的深化发展,要...  相似文献   

11.
王晓宏 《红领巾》2005,(2):45-47
通过剖析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自我意识理论,可知黑格尔对处于具体的、直接的存在状态和历史处境中的人的描述,是对哲学史上关于自我意识理论的发展,揭示了自我不是“我思“的逻辑断语,而是一个不断实现着主体与客体、个性与共性、自我与他人、人与上帝、人与世界、欲望与道德之对立统一的跋涉者.自我是绝对知识的承担者,绝对知识就是自我的经历过程.  相似文献   

12.
论意识形态的功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克思认为 ,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意识形态的功能就是直接参与社会生活 :它既是物质关系的观念表现 ,又直接构成思想关系和精神生活本身。意识形态所具有的这种实践性特征 ,使其在现实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具体表现为 :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作为“阶级社会维护意识”的意识形态以及作为“人类文化发展载体”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3.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本原追问来说,问题已不再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是否存在本质联系,而是如何揭示出这个本质联系,具体回答思想政治教育在自身形成发展和运行转化过程中遵循着怎样的意识形态逻辑,蕴含着哪些基本规律,进而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叙事深化中发展学科原理。作为根源于物质利益矛盾的意识形态冲突,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到并力求克服这个矛盾;作为关乎时代治乱兴衰的意识形态结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作为国家支配个人的意识形态力量,思想政治教育是确立观念统治和实施精神治理的重要手段;作为个人不断社会化、寻求精神发展的关键环节,思想政治教育满足着现实个人委身于信仰、建构终极关系的意识形态渴望。  相似文献   

14.
生态批评所倡导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人类应该减少自己的物质欲求。人类的自我拯救之路是"勇敢的承担起人类的生态责任或使命,追求尽可能简单化的物质生活和无限丰富的精神生活,重返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类自身的和谐"。海明威早期的短篇小说《士兵之家》(《在我们的时代里》1925)中刻画了主人公克莱勃斯战后回乡的生活。因为残酷的战争不仅造成了自然生态危机,同时在物质和精神世界对克莱勃斯不断摧残,使他逐渐陷入孤独、苦闷、恐惧中,丧失了信仰,最终走向了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生态危机和精神生态危机的异化道路。  相似文献   

15.
作为整个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奥林匹克运动,他所体现的精神就是一种人文精神,或更确切地说,是人文精神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精神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既是推动奥林匹克运动蓬勃发展的精神动力,更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和人的自身全面发展的动力.选择人文视野作为研究我国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培养切入点,关键在于人类文化与体育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信仰作为人的存在形式,源于人的精神本性的内在矛盾,在有限向无限、必然向自由、现实性向非现实性、物质性向精神性转化和超越的过程中,信仰应运而生。信仰有其自身的专属领域,对诸如如何对待生死、如何给人们提供一个关于世界本质的终极解答、如何给人类社会建构一个理想目标、如何使人类的本质达致绝对超越的自由等问题的解答,就属于信仰的范畴。从历史和现实来看,解决信仰问题有两条途径,这就是哲学和宗教。哲学力图从一个理性的逻辑来回应人们的终极关怀和终极追求,以便帮助人们解除因自由意识在无限性问题上所生发的种种疑惑和困扰。宗教则直接借助于对象化的无所不能的神从一个非理性的维度来回答人类所面临的一切问题和矛盾,以便为人们提供一条解决生命意义和灵魂救赎的道路。一个人信仰的形成是主体和客体、自我和社会交互作用与双向选择的结果,自我的正确选择和社会的合理引导是决定信仰构建的两个基本方面。  相似文献   

17.
学习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最伟大的品格就是学习。学习是人和动物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或心理倾向相对持久的变化过程;学习的目的就是追求真、善、美,使个体身心获得发展,使个体和人类整体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8.
人对幸福的追求需要内在精神动力,这种动力来于人对自我发展本身的自觉,来自人对生命价值与人生目标清醒的自我意识,来自人对探索与认识世界的冲动与觉悟。只有当人对世界的探索及自身的发展具有理性自觉的时候,才会产生强大的发展需求和发展动力,才会为实现自己的人生幸福做出不懈的努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贯穿在人类认识、协调、利用自然的科学技术活动与人类探索人世、处理人世的人文活动过程中的精神实质,它们唤起人追求幸福的欲望和需求,激发起人追求幸福的动机和动力,支配和支撑着人的终身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其内在的客观必然性,因而它的存在都具有合理的一面;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也莫不如此。社会运动和社会革命,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是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个国家究竟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由其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现,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了。四十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顾中国这一百多年历史发展的轨迹,就会发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20.
坚持对知识再次发现的探索式学习观念,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它要求学生不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课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进行自我探索,把学习过程变成一种再次发现人类以往积累的知识的参与式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