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条款在《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已成体系,用于解决特殊材料的证据能力问题,可概括为授权性证据能力规则和提示性证据能力规则。《监察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虽同样表述有"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但既难归为授权性证据能力规则,又难归为提示性证据能力规则,其正当性存疑。这也就导致监察材料在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缺乏直接的规范依据。基于教义学分析,解决办法即是修改《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第一款、第五十二条或者增加第五十四条第五款,以期在立法技术上使《刑事诉讼法》与《监察法》更加协调。这有益于澄清监察材料在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的应然逻辑和规范依据,也有益于解决《监察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与《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款的竞合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依照法律授权,检察机关是侦查职务犯罪的唯一主体,其他任何机关、团体都无权行使对职务犯罪的侦查权。纪检机关在查处党员干部、国家工作人员违法、违纪案件中发现有触犯刑法的犯罪行为也应移交检察机关。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后纪检监察证据证据能力的判断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纪检监察机关移送的言词证据并不能作为具有证据能力的证据在刑事诉讼中使用,只能作为司法机关调查取证的一种线索;对于纪检监察机关移送的实物证据,由于具有不可重复性,可以根据诉讼的特点进行审查、转换作为有证据能力的证据在刑事诉讼中使用。  相似文献   

3.
《刑事诉讼法》对行政证据向刑事证据转化已作出专门规定,而《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民诉证据规定》中都没有有关其他类型证据向民事证据转化的规定,这是立法上的缺失。司法实践中行政证据向民事证据转化是现实的需要,在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等类型案件中不仅能解决举证困难、保障当事人诉权,还能节约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这两类证据之间的转化,有相关理论基础,但还需在立法上进行完善,制定具体的证据转化规则。  相似文献   

4.
新《刑事诉讼法》增加了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的证据可以在刑事诉讼中使用的规定。这一规定赋予了行政证据刑事诉讼证据能力,使行政证据在刑事诉讼中使用有了坚实的法律基础。由于条款的规定相对原则和简陋,行政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具体如何使用这一问题仍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行政证据在刑事诉讼中使用的正当性仍需要详细论证;行政证据使用的合法化,容易造成公安机关以行政执法之名行刑事侦查之实;"等证据材料"不应限制在实物证据内,还应该包括任意性的言辞证据。  相似文献   

5.
2010年两院三部颁布的《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及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有关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定,均对检察机关审前排除非法证据的职责予以明确。但有关检察机关审前排除非法证据的规定并未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贯彻,审前排除非法证据的具体程序有待规范。为强化检察机关对审前非法证据的排除,应从规范检察机关职权行使、健全检察介入引导侦查取证机制、规范检察官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努力,同时对排除程序的启动、非法证据的审查及审查后的处理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6.
随着诉讼法的发展和完善,当代法学界对于诉讼中程序与实体的关注逐渐升温。传统诉讼观念"重实体轻程序"开始受到批判。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更进一步的在立法层面保障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对以非法证据排除规定为代表的一系列保障刑事诉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规定进行修订和完善。为进一步明确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的内涵及外延,准确而全面地对我国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中非法证据的规定进行分析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将检察机关的反贪污、反渎职等职能转隶至监察委员会,相应地产生了针对职务犯罪的监察调查程序。作为一项全新的犯罪调查程序,监察调查程序与刑事诉讼程序的衔接,即"调诉衔接"需要认真考量。实现监察调查程序与刑事诉讼程序的顺畅衔接,既是实体规则得以实现的前提,也是制约权力,防止权力滥用、误用的需要。《监察法》与《刑事诉讼法》关于职务犯罪的"调诉衔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明确了监察机关与检察机关的关系;二是重新配置了人民检察院的侦查权;三是删除了《刑事诉讼法》相关条款与《监察法》不匹配之处。具体来说,"调诉衔接"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立案与移送的衔接;第二,案件管辖的衔接;第三,留置与刑事强制措施的衔接;第四,证据适用的衔接。  相似文献   

8.
随着诉讼法的发展和完善,当代法学界对于诉讼中程序与实体的关注逐渐升温。传统诉讼观念“重实体轻程序”开始受到批判。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更进一步的在立法层面保障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对以非法证据排除规定为代表的一系列保障刑事诉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规定进行修订和完善。为进一步明确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的内涵及外延,准确而全面地对我国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中非法证据的规定进行分析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第52条第2款规定了行政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这一立法的理论根源在于我国行政违法、刑事犯罪二元追责体系和空白刑法规范对行政法律法规的依赖。因此,行政执法办案获得的证据实有在刑事诉讼中使用的必要和价值。然而,在实践中该条文尚显粗疏,有较大解释空间。并且,行政证据在刑事诉讼中使用与刑事诉讼诸多规则存在冲突、矛盾,因此,行政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使用应当坚持正当法律程序、司法监督和证据裁判等原则。  相似文献   

10.
庭审实质化的核心是防止法官审前产生预断。案件事实的认定应当通过法庭之上对证据的调查来进行,但我国刑事证据立法,却在很多条款中默认了审前预断。去年出台的《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虽然在排除范围、证明责任分配、程序审查等方面有重大进步,但是,在控审方面尚未实质分离,以法庭审判为核心的刑事诉讼构造并未建构的前提下,该规定同样难以实现庭审实质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的施行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一大进步,但新规定亦存在不足之处。论文从非法言词证据的界定、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证明责任及证明标准等方面做了论述,以期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电子证据在证据类型上应作为一种独立的证据类型;在证明力上应赋予其直接证据和原始证据的效力;在证据的审查判断方面应从真实性、关联性、客观性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审查。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一直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变革之中,继1997年《刑事诉讼法》重新修订颁布后,2008年重新修订后的《律师法》也开始实施。而刑事证据开示制度作为诉讼模式和审判制度改革的重要一环一直伴随其中。本文从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基本概念入手,结合我国现行司法体制和未来司法变革方向,浅谈在我国刑事诉讼模式良性交革中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重要内容,对这一问题的规定涉及到国家刑事政策的价值取向,体现了犯罪控制与人权保障的对立与冲突。而我国立法上对于非法证据的可采性问题至今尚无明确、切实的规定。因此,作将通过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简介,试图就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的建立与完善提出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在诉讼证据领域,何种科学技术可进入审判证据领域与对科学证据要如何审查是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两个问题的完美解决将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工具价值。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两个问题均未给予明确地操作规则。在两个问题的论述背景下,本文将分析、论述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鉴定证据所存在的几个问题,包括鉴定人资质认定、鉴定意见审查、鉴定行为性质的界定等。  相似文献   

16.
2004年5月1日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相继出台的配套法规、规章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属性定性为证据,作为人民法院审理交通事故案件时的证据使用。然而,目前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均未对这一处理交通事故的重要证据属于何种证据作出明确定位。为此,必须从现有法律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证据属性定位的缺失出发,阐述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证据属性的法律定位及其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私自录音录像可否作为证据使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68条做了排除性的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仍感不尽合理,为此有必要从双方当事人利益衡量上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18.
2012年《刑事诉讼法》赋予技术侦查证据以证据能力,但由于技术侦查证据规范的不完善导致技术侦查措施面临从幕后走到台前的滥用风险,并引发了三大层面的价值矛盾,即保守秘密与人权保障的矛盾、证据价值发挥与司法资源合理配置的矛盾、真实发现与程序正义之间的矛盾。矛盾冲突的化解有赖于制度的力量,技术侦查证据规范本土化的构建思路为:对证据审查模式进行梯度设计、明确技术侦查证据使用的决定主体、构建非法技术侦查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19.
证据展示制度,是诉讼双方在庭审前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相互交换证据材料和信息的制度,随着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可以借鉴国外有关证据展示制度的规定,结合我国刑事诉讼的具体情况,对适用案件、展示时间、地点、主体以及展示的程序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构建我国特色的证据展示制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民事审判中在证据材料、举证责任分配、审判认证与推理等方面存在的弊端,《证据规定》针对此作出了相关规定,从而补充、完善了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