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同学问:“《沁园春·雪》这首词的上阕写‘北国风光’时,为什么要选用长城、大河(黄河)这两个形象?”首先,从地域看。长城、黄河是“北国”最典范的景观,长城内外、大河(黄河)上下,几乎覆盖了整个“北国”。作者要表现“北国风光”,长城、黄河当然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形象了。其次,联系写作背景看。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很快东北全部、华北大部沦陷,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1935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从此,红军肩负起了抗日救国的伟大使命。1936年2月,毛泽东同志创作这首词时,正在率红军渡黄河东征途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写“长城、黄河”,内蕴着“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意思,能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斗志,鼓舞全国人民奋起保卫祖国大好河山。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陕北长城外地区农村聚落的形成历史、分布位置、聚落规模与形态、建筑结构及居住形式等方面,阐述了该地区农村聚落的时空分布特点,分析了聚落与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及历史发展的关系,指出陕北长城外伙盘地村落的形成与发展是在人为作用下、在无视生态环境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与自然相结合而形成的特殊的聚落实体。  相似文献   

3.
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建筑奇迹,其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发挥着巨大的国防功能。同时,它也是中华文化圈内农耕与游牧这两大部类文明形态的分界线。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论述农业与游牧业关系时,曾有长城是建在"15英寸等雨线"上的观点,就是说,由于中国特有的地域生态才造就了万里长城。那么,长城与15英寸等雨线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其中又蕴含着什么样的地理历史元素  相似文献   

4.
辽宁方言语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北官话与北京官话同是在幽燕方言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二者从史的角度不宜分开。联系借鉴燕商同祖等燕山南北考古研究的新近成果,或可认为长城地带的幽燕方言是原始华夏语的渊源之一,参与了汉语的起源与构建。辽宁方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幽燕方言,近代的形式是汉儿言语,现包括东北——北京官话、胶辽官话,境内可分为:朝峰小片、辽西小片、辽东小片、盖桓小片、登连小片。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的东北到西北,万里长城蜿蜒盘旋于群山之上,依山临谷,巍然矗立,气势非凡。长城一线,是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的交接之处,历史上曾是游牧经济和农耕经济冲突、融合的地域,曾几何时,这里胡笳声声、羌管悠悠、刀光剑影、金戈铁马……这里决出了战争的胜负,也决定了王朝的命运。更为值得关注的是,长城一线关隘处处,尤为兵家必争之地。山海关“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山海关位于今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华北平原与东北平原相连的辽西走廊西端。山海关北倚群峦叠翠的燕山,东南临浩浩荡荡的渤海湾,是我国唯一一个以“山”“、海”“、…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历史》必修在第二课“学习延伸”中提到“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撑柱!”是吟咏长城的秦朝民歌。这首诗是“吟咏长城的秦朝民歌”还是“吟咏秦朝长城的民歌”,我觉得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简析 《长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它由两幅长城的图片和一篇短文组成。这篇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第2自然段具体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第3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长城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军事工程。经过两千多年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其作为战争防御工具的实用性功能已经消退,而它的审美特性却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积淀、增长。因此,今天的长城,其历史文物的性质虽未改变,但从审美的角度看,完全可以被视作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审美理想的象征。中国传统宇宙观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这种阴阳两极在中国传统美学中体现为优美和壮美。长城的美,属于阳刚之美,即壮美。长城的这种阳刚之美,或称为壮美、崇高美,来源于它外部的巨大的体积所形成的磅礴气势。长城,以它的奇伟、…  相似文献   

9.
邢连香 《英语辅导》2000,(11):23-23
中国有世界闻名的“万里长城”,英国则有“罗马长城”。“罗马长城”的正式名称为“哈德良墙”(Hadrian's Wall)。  相似文献   

10.
一、创设情境,提炼研读专题1.大屏幕展示八达岭长城背景图,同时播放《霍元甲》主题歌《万里长城永不倒》。2.同学们,看到这气势磅礴的长城,听着铿锵有力的歌声,有何感受?3.大屏幕长城背景图上依次出示三句话:①“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建造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②“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它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③“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师:不要以为这是三位普通游客对长城的赞叹,你万万想不到这些发自肺腑的赞誉之词分别出自美国总统尼克松,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以色列总理拉宾之口。听了这些了不起的国…  相似文献   

11.
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建筑工程之一,它以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历史意义重大而著称于全世界。“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已经形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不管封建王朝如何更迭,也不管哪个民族是统治民族,中国始终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存在于世界。我国历史上的长城,就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之内,所建筑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在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长城这种军事防御工程,在我国北方有,在东北有,在西北有,在中原和南  相似文献   

12.
风雪长城     
风雪长城●程翔“长城长,长城长,长城雄风万古扬。”“它一头挑起大漠边关的冷月,它一头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每当听到这支歌,我的眼前总要浮现出连绵起伏的长城,勾起我对第一次登上长城的回忆。那是1989年冬,我应邀去北京参加一个语文研讨会。会务组专门安排...  相似文献   

13.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这是毛泽东诗里的一句话。虽然现在是在炎热的夏季,但长城的雄姿却不煞往日。今天,我有幸去慕田峪长城,一览长城  相似文献   

14.
各朝代修筑的长城,其长度各不相同。超过一万里的长城有三条:一是秦朝修筑的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长城;二是汉朝修筑的西起今新疆,东至辽东的内外长城和烽燧亭障,全长两万多里;三是明朝修筑的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的长城,全长一万四千七百多里。若把历代修筑的长城总计起来,大约在十万里以上。以前认为明长城的东端起点是山海关,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其东端起点应在丹东虎山。长城西端则一直延伸到新疆罗布泊。二○○二年四月一般认为长城是汉族为防止其他兄弟民族的入侵而修筑的,甚至有人把它说成是“大汉族主义”的产物。其实不…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9600 000km~2的大地上,除历史上为防御外敌入侵而修筑的闻名世界的万里长城外。还存在着几处人类与自然抗争而修筑的长城。 “水上长城”— 黄河大堤。黄河是世界上含量沙最多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每年携入黄河的泥沙多达16×10~8t,其中约有2×10~8t在下游的河道沉积,造成河道淤积、河床抬升而成“悬河”,历史上曾有“三年两决口”而形  相似文献   

16.
长城之旅     
常听说:“一叶知春”、“一斑而知全豹”,直到登上长城,我才有切身体会,从长城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去年暑假,我和妈妈千里迢迢来到北京,慕名前往举世无双、闻名天下的长城。一览它那雄伟挺拔、气势恢宏的威武身姿。  相似文献   

17.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地处长城脚下的遵化市罗文峪和侯家寨小学联合开展了“长城脚下队旗红”、“登上长城颂祖国”、“无人区里话今昔”等一系列主题班、队会活动。  相似文献   

18.
长城     
《课外阅读》2012,(1):66-67
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公里,平均高6~7米、宽4~5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同时,长城于1987年12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9.
冯韬  陈琳 《中文自修》2004,(5):50-50
饮马长城窟[1],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2]:“慎莫稽留太原卒[3]!”“官作自有程[4],举筑谐汝声[5]!”“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6]?”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7],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  相似文献   

20.
《中国德育》2013,(11):I0003-I0003
承德市滦平县巴克什营中心小学坐落在景色秀丽的金山岭长城脚下,是一所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蓬勃发展的农村寄宿制完全小学。学校依托独特的地域优势,弘扬长城文化,培树"长城精神",着力构建特色德育体系,形成了四大德育板块——以长城文化课堂为阵地,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