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读往来     
《东方少年》杂志社的叔叔阿姨们:辛苦了。我订阅《东方少年·阳光阅读版》已经6年之久了。6年哦,说来也不是一段很短的日子。原先只是在朋友家随手翻到的一本杂志,没想到竟然陪我走过了6年风雨。很喜欢贵刊这种风格,《东方少年》陪我长大了,我也陪《东方少年》长大了。见证《东方少年》6年的成长,真是“改头换面大不同”噢!起初的《东方少年》插图比较少,封面也不是特别好看。如今的《东方少年》如同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彩色亮丽的封面总让人爱不释手,里面的故事也越来越精彩。我尤其喜欢“科幻星空”连载的文章,每次一拿到杂志总是先看这…  相似文献   

2.
我最初接触《广西教育》是在1965年,我写了一篇教育短文《也谈留堂》发表在《广西教育》上。这之前1964年在《广东教育》发过一篇4000字的报告文学《十万山下一枝花》。我这个初上教坛、初学写作的人,尝到了文章上刊的甜头,心情是可想而知的。1984年广西教育编辑部在浦北开座谈会,我应约编写期中、期末试题,得到《广西教育》的重视。第二年我应约参加了《广西教育》第一次大型组稿会。这次会议集中了全区各市地教研精英及写作高手,有后来担任南宁市教委主任的马祚文、百色市教研室老主任特级教师黄善词等。后起之秀、特级教师、享受国家津贴…  相似文献   

3.
结识《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差不多有10年了。我一直以为与《作文选》的相识是一种神奇的缘!读初一时,我受人之托为同校的一个女孩捎书,一大摞书籍杂志中有一本墨绿色封面的《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我一页页地翻看着、欣赏着、品味着,也被感动着。于是就订阅了1994年全年的《作文选》,然后是1995年的、1996年的、1997年的,直到2003年。渐渐地就对《作文选》上的文章有了一种向往、一点崇拜,有时还幻想着自己的习作也能身处其中。我永远也忘不了1994年的春天,我第一次向自己珍爱的杂志投稿,紧张到作文的第一句话誊写了好半天还是觉得不满意…  相似文献   

4.
<正>从1997年开始订阅《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以下简称《中语参》)到现在,我也算是《中语参》的老读者了;2007年第11期,我的一篇文章在《中语参》发表,我也是它的一位老作者了。但是,真正走进《中语参》,还得从“四方杯”算起。一、缘起“四方杯”2013年,第七届“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大赛在无锡市举办,锡山区教育局教研室是协办单位。当时,我作为锡山区的中学语文教研员,从7月份就开始和《中语参》编辑部的老师联系、筹划,  相似文献   

5.
卖书     
我平生苦受了文学的纠缠,我弃它也不知道弃过多少次数了.我小的时候便喜欢读《楚辞》 《庄子》 《史记》 《唐诗》,但在民国二年出省的时候,我便全盘把它们丢了.民国三年的正月我初到日本的时候,只带着一部《文选》,这是二年的年底在北京琉璃厂的旧书店买的了.走的时候本也想丢掉它,是我大哥劝我,终究没有把它丢掉.但我在日本的起初的一两年,它在我的笥里还没有取出过的呢.  相似文献   

6.
我在2005年第10期《中学生物教学》上发表了《有感于新课改》一文,一年多过去了,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对课改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  相似文献   

7.
《学习之友》2014,(2):1-1
汕头市金珠小学张轩瑞来信说:我是六年一班的一位毕业生,我叫张轩瑞。我认识《学习之友》很久了,大概从三年级开始吧!爸爸从学校拿了许多新旧的书回来,因为妈妈喜欢看,无论在我们家里的客厅、书房甚至任何地方都可以见到《学习之友》的踪影。我每个星期都会读一两本,百看不厌,虽然我几乎都是囫固吞枣地读,但我的作文水平渐渐地有所提高。《学习之友》也为我带来了荣誉。在2010年,参加市青少年报征文竞赛中,我以《幸福就在我身边》一文荣获优秀奖。我由衷地感谢《学习之友》,我爱《学习之友》,我爱你们!  相似文献   

8.
读者来信编辑部的叔叔阿姨:我是一位《中学生时代》的忠实读者,也曾向你们投过两份稿,但都没有登出来。这不怪你们。但我在这里也批评你们一回:怎么把一篇抄袭的习作签上了《中学生时代》?每当《中学生时代》到来时我就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当看到2004年7、8  相似文献   

9.
告别了2006年,迎来了2007年,《小学教学》也以她崭新的姿态呈现在我的面前。读完2007年第1期《小学教学》(语文版),我有两点突出的感觉:一是好文章更多了,二是校对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次我没有发现一处差错。我由衷地祝贺《小学教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我从1989年开始看漫画。到现在已有十年“漫龄”,是个不小的“漫友”了。如果将我看过的漫画杂志、报纸都堆叠在一起,至少得有一米多高吧。妈妈每年为我订《儿童漫画》、《中国漫画》、《漫画月刊》、《讽刺与幽默》、《幽默大师》等杂志,花好几百元买漫画杂志,她一点儿也不心疼,因为不仅我爱看,她和爸爸也看得津津有味呢! 漫画为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朋友们  相似文献   

11.
我从事教育工作已近30年了,《陕西教育》也伴随着我度过了一年又一年的教学生涯,成了我离不开的良师益友。 说她是良师,是因为我从她身上不断地学到了教育教学经验。《陕西教育》我是每期必读,并且摘抄了大量的经典章节,在她  相似文献   

12.
读编往来     
心声编辑部的叔叔、阿姨们好!我看《中学生时代》也有一段时间了,写过几次稿,都没有选上,但这没有关系,我还是支持《中学生时代》。我有个建议,就是请编辑部的叔叔、阿姨们到网上找些有关于明星的新闻,还有音乐等。我也希望书的封面可以加些梦幻的元素,这样显得漂亮些。一直以来,我都想加入中学生时代的QQ群,但我不知道群的号码,希望你们可以告诉我一下,谢谢!读者:刘宝英我是一名普通的高中新生。姐姐去上大学的前夕,为我整理了许多课外读物,例如《中学生时代》、《中华活页文选》、《读者》、《格言》等,不过那些都是2003年、2004年的。在…  相似文献   

13.
读者来信     
我很感谢我的良师益友———《创新作文》。是它使我的作文有了新的提高。同时我也希望写不好作文的小朋友,都订她、读她、爱她。在新的一年里,我祝愿《创新作文》的叔叔阿姨们,工作顺利,节日快乐,祝《创新作文》越办越好!黑龙江牡丹江市新安小学五(2)班李婧怡又是一年的快快乐  相似文献   

14.
我一向不喜欢看黑暗的东西,对描写苦难和黑暗的文学作品,如果不是“不得不”,一般也是能不看就不看的。对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1913年)、《在人间》(1916年)、《我的大学》(1923年),这么多年来,都是看了简介后,觉得太悲惨太残酷,一直提不起认认真真读完一遍的勇气。但是他的《海燕》,我是很熟悉的,因为海燕的勇猛、积极,不畏艰苦,不畏黑暗,使我曾经将它倒背如流。到了今天,在《童年》又一次成为初中生必读书后,我想,这该是我克服障碍,好好学习这本书的时候了。《童年》是高尔基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三部曲描写了“我”的…  相似文献   

15.
近来,《论语》很火,孔子很热。北京大学中文系,也开了《论语》课。我教其中的一个班。2004年的下半年和2005年的上半年,我花了两个学期,一学期讲半部,把《论语》从头到尾讲了一遍。借这个机会,我把《论语》系统读了一遍。受教育的,首先是我自己。  相似文献   

16.
1993年我第一次看到了《神州学人》杂志,真是相见恨晚。这是国内惟一一本面向留学生的杂志,我把她介绍给在海外的朋友们,让他们也听一听来自祖国的声音。在国外,关于祖国留学人员的信息不多《,神州学人》鼓励一大批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发展。在我的家中,书橱上总是放着一本最新的《神州学人》。伴随着阅读《神州学人》杂志和访问它的网站,我也在经历着自己多元化的人生。  相似文献   

17.
在《历史教学》即将迎来创刊七十年之际,我的教学生涯也即将进入第三十个年头.看着办公室书架上那一排蔚为大观的历年《历史教学》杂志,觉得这不仅是一部厚重的学术史,记录了新中国历史教学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我个人的心灵史,承载了我很多的探索、思考和情感.回顾三十年所走过的路,我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历史教学》的启迪和支持,同时,...  相似文献   

18.
你说我听     
尊敬的编辑大朋友:你们辛苦啦!我是《故事作文》的忠实小读者,和《故事作文》交友已整整两年多了,我觉得看一本《故事作文》好过去游乐园玩一天!这可不是在吹牛哟。以前,我的作文成绩一般,不好也不差,但经常会被扣去七八分。然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碰上了《故事作文》,自从看  相似文献   

19.
看了《幼儿教育》1996年第3期《传呼机小议》一文后,感触很深,引起了我的一番联想。这里我也来说几句。该文中指出的现象,在我们这儿也曾发生过。一天,一个正在组织活动的幼儿园教  相似文献   

20.
王明华 《宁夏教育》2010,(10):24-24
时光荏苒,《宁夏教育》走过了30年办刊历程,这正好与我的教育生涯同龄。抚今追昔,感慨万千。30年前《宁夏教育》创刊时,我还是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30年来,在我的教育生涯中,《宁夏教育》一直是我每期必看、每月一见的教育刊物,是我忠实的伙伴,也是我成长的引路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