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吕可 《成才之路》2013,(14):54-54
阅读理解一般分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和论述类文本阅读。小学阶段的阅读理解题大多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这类阅读大多属于情感类文章,学生容易与文本形成对话。学生有话可说,做起题来也会得心应手。文学类文本阅读关键把握作者的"情",所谓"文以载道",  相似文献   

2.
吕可 《成才之路》2013,(2):21-21
阅读理解一般分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和论述类文本阅读。小学阶段的阅读理解题大多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这类阅读大多属于情感类文章,学生容易与文本形成对话。学生有话可说,做起题来也会得心应手。文学类文本阅读关键把握作者的"情",所谓"文以载道",就是这个意思。如何把握这个"情",现在提出以下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3.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其考点一般集中在如下方面:考点一:总揽文章要义。概括作品内容如2010年广东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16小题: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又如2010年辽宁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12题中第1小题: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高考的文学类作品的阅读题中,关于文学作品结构艺术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的理解,是每年必考、每卷必考的重要题型,也是考生丢分最为严重、最头疼的难点。学生要么几乎无处下手,要么挂一漏万。从近几年的分省试卷中就可发现,每一套题设置的结构艺术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的题均有所体现。所以理清文章结构艺术表现手法及效果,掌握文学类作品必要的阅读理解技巧,对提高阅读效率,培养阅读鉴赏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5.
胡广君 《课外阅读》2011,(6):255-256
高考改革后,语文试题中现代文(文学类文章)阅读的题型没有发生变化,都是主观题。但是分值由17分变为22分,所占比重有所增加。在卷面上看来,现代文阅读题是考生可以大有斩获的“宝库”。而现实却是,现代文阅读几乎成为许多考生望而生畏的泥潭沼泽。  相似文献   

6.
现代文阅读探究题历来在高考语文中占据一席之地,即将到来的2017年高考把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列为必考题,探究题尤显重要,估计分值在11分(实用类文本阅读探究题5分,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题6分)。关于文学类文本阅读,2016《考试说明》要求: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等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本篇文章中,笔者试图通过具体例题并结合若干学生的答题情况对探究题进行详解,力图让学生在2017年高考中做这一题型游刃有余,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7.
阅读题是高考语文的一项重要考察内容,文学类文本阅读即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在阅读中,要求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力。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考生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并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本文旨在探析江苏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特点和阅读技巧以提高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得分。  相似文献   

8.
从历年高考来看,考生在文学类现代文阅读题上的得分情况很不理想,主要有三个原因:不能透彻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和主题,不能仔细、准确地审读题干,不能简洁明了地表述答案。其中,第三个方面更为关键。那么,文学类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应该怎样进行表述呢?  相似文献   

9.
从历年高考来看,考生在文学类现代文阅读题上的得分情况很不理想,主要有三个原因:不能透彻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和主题,不能仔细、准确地审读题干,不能简洁明了地表述答案。其中,第三个方面更为关键。那么,文学类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应该怎样进行表述呢?  相似文献   

10.
孙涛 《新高考》2011,(2):15-16
文学类文本阅读往往选取那些文质兼美、构思新颖、技法多样的文章,这类文章的思想内容隐藏在华丽的词藻、多变的技巧之中,作者的情感抒发得委婉含蓄,很多考生读了一遍两遍还不知所云,何谈快速阅读呢?不了解《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不知道答题方向,不熟悉答题技巧,就题写题,又怎能准确把握呢?那如何做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呢?  相似文献   

11.
【原题再现】请在三、四两大题中任选一大题作答。不能跨大题选做小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  相似文献   

12.
纵观语文试卷,学生最感头疼的就是“文学类文本阅读题”.20分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得分率较低,一般维持在9-11分、能提高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解题能力,是很多高三学生梦寐以求的事,其实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所以得分率低,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学生阅读文学类文本的能力差.而在于答题时,往往不知出题者的意图在哪里.答题角度不明晰。  相似文献   

13.
文学类现代文阅读不仅要读。而且要将读的结果转述成符合题目要求的简明答案。也就是说,现代文阅读不仅考查我们的阅读能力,也考查我们的表述能力。纵观考生文学作品阅读题的答题情况。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跟着感觉走”,答题时随意性、盲目性很大。具体表现在:忽略文章主旨或内容话题限制,答案游离文本;  相似文献   

14.
【原题再现】请在三、四两大题中任选一大题作答。不能跨大题选做小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狼图腾(节选)  相似文献   

15.
"文学性"在课程标准、教材及教学实践中都是重要的话题。本文结合文学类文本阅读题,阐释"文学性"的具体特性;运用"文学性",读懂、读准文学类文本,提高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答题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2014年语文高考已经结束,但高考阅读题题干中多次出现的“分析”的要求很值得我们仔细分析、思考。考试说明上明确指出,分析综合是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分析综合”在必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中的要求是,(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分析综合”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要求是,(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各省市高考都很重视探究题,认为它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好题型,2013年重庆卷也将新增探究题。语文探究题的设置多在古诗文阅读和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阅读上,其中文学类文本的阅读又主要考查散文与小说。《考试大纲》对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内容及能力的要求是: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  相似文献   

18.
高考复习中,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普遍被师生认为是复习的一大难点,很多学生也抱怨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像一个高耗低效的黑洞。本文从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点切入,提出学生以掌握基本知识,构建知识体系为基础,注重科学解读文本,明晰题干要求,以此来规范科学答题,提升解题能力,使学生阅读文学类文本能力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9.
文学类文本阅读是高考语文考查学生探究能力的主阵地,然而近3年来却一直存在"伪探究题"的情况2012~2014年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共有43道探究题,其中"伪探究题"20道,占46.5%),不能真正地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为什么会产生"伪探究题"呢?解决的办法是什么?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近3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题为研究对象来探讨上述问题。一、"伪探究题"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题的命制,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摸索,已经日趋成熟,成为新课标实施后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最大亮点,体现了对考生个性化阅读的尊重,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探究能力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阅读中,两者考查的要点各有侧重。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探究题考查方向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