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编者按:校园作为教书育人的圣殿和培养人才的摇篮,应该是学生安全成长的净土,是学生快乐学习的乐园,然而,近段中国的校园不再平静、安全.自3月底到5月初,国内校园惨案呈井喷式爆炸开来,惨案发生后,家长悲痛,民众怨恨.一时间,谴责政府,抱怨媒体,诋毁社会之声不绝于耳;目前,学子们惶惶不可终日,家长们恐惧担心又无奈,老师们整日如临大敌,主管部门高度戒备.如何剪断校园血案"偶发"到"频发",这是摆在我们每个社会人面前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物理"家电     
2008年9月,震惊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让许多家庭开始担忧奶粉质量,各大超市的奶粉无人问津.越来越多的人转而购买豆浆机回家自制豆浆,以至于豆浆机的销售出现井喷现象,卖到断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山东省作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双过亿"的大省,聚焦民生痛点,聚力进一步解决"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的问题,以及如何化解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适龄幼儿入园压力增加等问题,通过省级立法促进及一系列政策措施配套"组合拳",全力开启普惠园建设"加速跑"模式,推动普惠园建设实现"井喷式"增长,有力地提升了学前教育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4.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上报名已结束,据媒体报道,根据对公务员报告系统中通过资格审查人数的分析,此次报考者数量超过146万人,较去年增加了40余万.自从公务员考试开展以来,报考人数连年攀升,大有"井喷"之势.  相似文献   

5.
刘素珍 《考试周刊》2014,(83):41-41
<正>我们把课堂上最精彩的高潮部分比作"井喷",是学生情感在一定激发状态下,学生出现亢奋感时师生的一种共鸣效应。课堂上有了"井喷",教学就具有了情感性。高密度的教学内容,生动的表达方式,群情激动的教学氛围,无一不叩击学生的心弦,让情感与思想共舞。"井喷"一刻具有凝聚力,可使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有了深度、有了波澜。如何营造"井喷"一刻呢?初中生在一堂课40分钟内,前20~25分钟是注意的  相似文献   

6.
"损坏"和"损害"都有让事物受损、变坏的意思。它们的区别是:"损坏"一般是使具体的事物受损,如"损坏公物"、"损坏庄稼"、"损坏路面"等,也就是说,"损坏"的事物大多是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而"损害"的则多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抽象事物,如"损害名誉"  相似文献   

7.
侯丽 《现代语文》2006,(9):112-112
一些媒体,尤其在新闻类栏目中,时常会出现"资讯"一词: (1)"新鲜资讯一小时,健康生活每一天"cctv2:《第一时间》 (2)中央电视台2套栏目:"全球资讯榜" (3)百度网站中设有"资讯"一栏,开设财经、科技、体育、娱乐等方面的资讯 这些栏目都是以报道新闻事件为主,资讯是"新闻"的代名词吗?他们的区别在哪里?使用场合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8.
"报道"与"报导"这两个词读音相近,十分容易混淆。到底哪一个对呢? 其实,准确地说,"报道"与"报导"是一对等义词。等义词就是意义基本相同的词。它们都指:一、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这里是表示动作。二、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现在人们倾向于用"报道"。另外,二者的读音不同。"报道"读"bao dao","报导"读"bao dao",注意使用时不要误读。  相似文献   

9.
老子的"无为"思想,是肯定"作为"的,他把"无为"看做实现"有为"的一个独特途径和方式.老子"作为"思想的内涵有:与时俱进的发展观,超越生命的精神,倡导积极的价值追求,等;"作为"效益的保证因素有:和谐的人文环境,有度尚俭的态度,维护社会公正,拒绝虚化、异化,等.  相似文献   

10.
数字媒体产品作为数字时代的主要媒介物,正在经历一个井喷式发展的时期.而与行业的高速发展相反的是,从业人员数量的严重不足以及相关产业人才培养严重滞后的困境.各职业院校近些年均开设了数字媒体专业.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数字媒体行业的发展.为了克服这些困难,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基于"工坊制"教学模式,提出了一种...  相似文献   

11.
随着自然主义科学哲学的深入人心以及研究设备和技术的进步,"神经相关物"进路成为认知语言学回应其"过度倚重内省证据"诘难以提升其"科学性"的重要途径.但井喷式的实证研究却造成了理论一致性较差并使其陷入了"实证帝国主义"的藩篱,单纯的变量控制以及实验设备的进步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理论问题,当前必须进行哲学审思以及范式转化的考量.文章以"隐喻神经理论"为个案论证认知语言学"神经相关物"进路面临的哲学困境并进行审思.结论 如下:(1)哲学困境包括"相关物"哲学意蕴、本体论层面的"意识难题"以及认识论层面的"解释鸿沟";(2)神经现象学成为可能出路,基本观点包括基于心智和生命强连续性的本体论、认知的具身-生成条件、超越经验主义与理智主义的"中道认识论"以及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方法的"互惠约束"方法论.  相似文献   

12.
"绿领"与白领、金领、粉领、灰领、蓝领、黑领(民工)、油领(厨师)等原为"姊妹",都是对工作人员作出的职业分类。"绿领"本指从事环境卫生、环境保护、农业科研、护林绿化等行业的人员。比如:  相似文献   

13.
<正>这是一个新生事物井喷的时代:新一代年轻人购物上淘宝,付款扫二维码,闲来无事打开手机"摇一摇"……生活方式的变化,引来一声惊恐高呼:"新生事物正在毁灭青年一代!"青年们的生活,真的正在被这些令人目眩的新生事物"毁灭"吗?这句听上去义愤填膺的  相似文献   

14.
“尽管不少旅行社都对即将到来的这个十一黄金周充满期待,但是井喷行情不会出现已成定局。”(《北京青年报》2004.9.22)这里的“井喷”显然是指旅游市场的火爆。相似的用例还有:“南国奥园销售井喷解读:南国奥园楼盘仅用了8天时间便告罄,现已正式封盘。”(《南方日报》2001.9.2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学生能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2)能够判断生活中的一些不确定现象;(3)初步学会使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正到2012年日本大学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已经培养了16位诺贝尔奖科学家,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日本科学家获诺贝尔奖频率明显呈加速发展态势,这些获奖科学家的大学教育、科研训练基本出自日本国立大学系统,其中11位科学家获诺奖部分研发工作是在国立大学完成,这种后发外生型大学系统井喷式获得诺贝尔奖堪称"诺贝尔奖井喷现象"。日本大学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其本质在于国立大学系统形成了高层次创新能力,本研究即以诺贝尔奖井喷现象为切入点,从构建大学创新能力的基本理论入手,提出大学创  相似文献   

17.
以165万元成交的吴—硕《花卉屏风》,和以693万元成交的陆俨少《杜甫诗意册》,在短期内出现"井喷"行情时,有人似乎顿悟:收藏实在是太赚钱了!于是乎,一时趋之若鹜者众.  相似文献   

18.
古人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见"读"对语文教学的作用.语文晨读的内容和形式要求"新"、求"好",要有层次感.在内容上:一是安排相当数量的背诵内容.早晨是一天之中最佳的学习时间,此时人的大脑记忆力特别强,所以晨读多安排学生课本要求背诵的文章,如:情文并茂的散文、小说经典文段、诗词、名篇等.  相似文献   

19.
按照新课程"体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等理念,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对小学"读写结合"进行重新定位:1"读写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读和写是新课程学生学习一种基本的、重要的教学方  相似文献   

20.
姜迎 《语文知识》2005,(5):13-13
“井喷”是一个意义比较单一的词。《现代汉语词典》对它的解释是:“钻石油井时地下的高压油、天然气等突然从井口喷出。”然而近年来,“井喷”出现了新的用法.并且在经济、旅游、教育等领域被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