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1872—1942),河北省肃宁县北石宝村人。他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考中状元后.原配夫人去世.再婚问题提上日程,人们纷纷给刘提亲。  相似文献   

2.
南涧县文管所收藏着一件清代税票木刻版,该木刻版是20世纪80年代在南涧县拥翠乡长虫街(也名蛇街)征集到的,为清同洽十一年(公元1872年)蛇街税局向当地商贩征收税费的一种票据木刻版。  相似文献   

3.
《申报》是英国商人美查(Ernest Major)于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创办的中文报纸,历时77年,是中国存在时间较长、影响巨大的商业报纸。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南充日报》从1996年1月1日起,由四开四版小报改为对开四版大报,同时成立了报纸审读小组,抽调业务能力强、有办于Bg{l&的老报人、老领导当审读员,坚持每天审读当天的(南充日报),纠正报纸差错。审读后张贴出来,让采编人员审评。大大增强了报纸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好版面和无差错版面逐日增多,报纸质量显著提高,1996年(南充日报)被评为四川省一级报纸。报纸审读小组成立后,报社党委切实加强领导,把严格管理进一步提高报纸质量作为首要任务来抓,除党委书记、总编辑高度重视外,还确定一名副总编辑具体分敬B纸审读…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市报人》2005,(12):F0002-F0002
《南充晚报》是南充日报杜主办的一张融时政、经济,文化、生活于一体的综合性报纸.于2001年1月1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51-0060).发行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最高日发行量118万份.年广告收入1300多万元.已跨入“四川省报纸广告十强”行列。  相似文献   

6.
詹天佑(1861~1919),原籍安徽婺源,1861年4月26日出生于广东南海县。1872年,詹天佑报考我国首批幼童出洋预习班,同年赴美国留学。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系,专习铁路工程,1881年毕业获学士学位,于同年回国。  相似文献   

7.
郑启凡 《大观周刊》2012,(8):153-153
近日,从省博物院举办的“晚清碎影——约翰?汤姆逊眼中的中国(1868—1872)”摄影展中,笔者惊喜地发现了几张130多年前的方广岩寺照片。  相似文献   

8.
古稀之年的社科院近代史所朱东安研究员记得,1968年8月,李讷代表毛泽东到范文澜家中,传达重写中国通史的指示,并说曾国藩(1811--1872)还需要再研究。不久,近代史所召开全所大会,传达毛泽东的指示。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市报人》2009,(7):67-68
(一) 到目前为止,四川省内已有六七家地市级党报到南充日报社学习我们重视并大胆应用摄影新闻图片的经验。《甘孜日报》、《内江日报》、《自贡日报》等在学习后均认为,《南充日报》在新闻图片应用方面,在全省地市党报中均走在了最前面,用图规模、用图量,属全省地市党报中少有。  相似文献   

10.
刘春霖,字润琴,号石箕,1872年(同治十一年)出生在河北省肃宁县北石宝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亲刘魁书.是个老实淳朴的庄稼汉.后在保定府充当皂隶(差役)。刘春霖自幼聪颖过人.敏而好学.与哥哥刘春堂一同就读于本村塾师刘春熙学馆。因家境贫寒,兄弟俩时常食不果腹、衣不遮体。  相似文献   

11.
《申报》简史 《申报》是我国旧时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广的一份报纸,清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1872年4月30日)创刊于上海。初由英国商人安纳斯脱·美查创办,聘请中国人蒋芷湘为总主笔,钱昕伯、何桂笙为主笔。清光绪十五年(1889)美查回国,成立美查股份有限公司,由董事会英国人埃皮诺脱主持经营。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00,(2)
南充日报 :向采编人员赠送特殊礼物〈本刊讯〉2000年1月3日新将千年上班第一天 ,四川南充日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谢洪才在编辑部全体人员会上 ,将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人身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单(保险金额35000元) ,一一送到每个采编人员手上 ,从而解决了采编人员因外出采访发生意外伤害的后顾之忧。大家高兴地说 ,这是社领导在新千年到来之际送给我们的一份特殊礼物。这次 ,报社共为73位同志保了人身意外伤害险。(何其兴)自贡日报 :重视新闻理论研究〈本刊讯〉近年来 ,自贡日报为提高编采人员写作和编辑水平 ,及时总结编采工作中…  相似文献   

13.
在兴安盟档案馆保存的清代档案中,形成时间最早的有顺治五年(1648年)至同治十一年(1872年)224年间,各位皇帝赐封原科尔沁右翼后旗镇国公及其后代和夫人的《奉天诰命》。镇国公,系清朝宗室爵位之一。清代宗室爵位分“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共十二等,其中镇国公为五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博物馆》2009,(3):115-115
2009年4月15日至5月18日,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举办“晚清碎影——约翰·汤姆逊眼中的中国(1868—1872)”展览。这是苏格兰摄影师约翰·汤姆逊(1837—1921)关于中国专题的首次展览。汤姆逊是纪实摄影的先驱和那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摄影家之一。相对于晚清其他造访中国的摄影师,汤姆逊的镜头不带民族偏见,  相似文献   

15.
在地市州报战线上1997年春节期间,在四川省南充市的9县(市)、区农村,人们看见一位身背采访包、脚蹬自行车沿乡村公路采访农家的年轻人。他,就是曾在西藏高原当过3年兵、大专文化、现年24岁、到南充日报社工作不满一年的青年记者吴奉天。骑自行车采访农村,时间长达37天,行程742公里,这不仅在南充日报创刊44年里尚属首次,而且在南充新闻界也是一个创举。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为过好1997年春节,农民兄弟在忙些什么?他们如何过年?农村有些什么新变化?为把这些鲜活的新闻奉献给读者,吴奉天产生…  相似文献   

16.
李岚 《历史档案》2006,(1):92-98
《申报》原全称《申江新报》,1872年4月30日创刊于上海,是最早的中文报纸之一(晚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经历了清末、民国直至上海解放,历时77年零26天,出版25600(25599)期的《申报》,是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南充日报群工部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确立,价值取向发生变化的新形势下,扎扎实实开展通联工作,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通讯员队伍。南充日报社有骨干通讯员近800人、特约记者32人、特约评论员5人。为了稳定这支队伍,群工部一般坚持每3年与县(市)区委宣传部联合举办一次通讯员培训班,请报社领导、老报人及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同志讲授新闻写作课,并采取整顿和重新换发通讯员证等措施。同时,他们加强与通讯员的联系,根据各个时期报纸宣传重点,约请各县(市)区委报道组、特约记者、特约评论员采写重点新闻稿件…  相似文献   

18.
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上回顾上海的历史,人们会无限感慨地发现,自1842年开埠以来,上海人曾一次次站在开发、振兴的起跑线上,凭借着一项项堪称中国之最的建设,使一座早年寂寂无闻的滩畔小城,一跃而为堪与纽约、伦敦、巴黎齐名的世界十大都市之一。 交通方面—— 招商局,成立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先由商办,后改官商合办。 湘沪铁路,1876年首次局部通车,后因肇祸伤人,群情愤慨,由政府收买拆毁,至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再行铺轨通车。 沪宁铁路,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通车(外款自办)。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档案部门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态度,强化文化担当。在南充两千年漫长历史中形成的南充诗篇、南充佳话是宝贵的档案资源,是城市的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20.
读报感言     
读报感言徐方强【南充】近日,《光明日报》相继刊出两篇该报记者采写的有关我国书刊出版的报道,将出版春消息传遍天涯。一篇题为《纯文学期刊靠什么支撑》(作者韩小蕙,载《光明日报》1996年3月13日第5版),披露的是文学期刊在商品经济大潮中求生存谋发展的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