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不太知道别的国家的人是否有如此强的凑合心理,反正我们中国人有。不信,你去中国四处走走,在很多中国人不如意的地方,他都会说:“凑合吧!”这种凑合心理贯穿于中国人的全部生活。家中生活艰辛,只能勉强混饱肚子,他不去努力工作,却会安慰自己说:“凑合活吧!好死不如赖活着。”面对没有爱情、只有争吵的婚姻,他不会改进或重建,却会说:“凑合过吧!”旅馆不卫生,被子没洗,枕头油口,还有老鼠、蟑螂,墙上的污迹像世界地图,他心中厌恶,但为了少惹麻烦,便自我安慰道:“凑合一夜算了。”于是,相安无事……我真佩服中国人那种满足现状、不急不躁、勇…  相似文献   

2.
研究证明,当前的婚姻中,“凑合型”婚姻占到40%以上,从80年代以来,青年人已经开始追求理想婚姻,这么多年来为何依然存在这么多的凑合婚姻?本文试就“凑合型”婚姻的社会心理进行分析,如传统心理、尽义务心理等。  相似文献   

3.
一些单身未婚者由于各种原因,最后选择了"凑合"结婚。殊不知,"凑合"只是已婚者给自己不太幸福婚姻的行为准则,他们最想送给新婚或者即将步入婚姻的未婚者的劝告却是:千万别  相似文献   

4.
危房     
村东的小学,原先是座家庙,年久失修,破破烂烂的,像一个在凄风冷雨中哆嗦的老人。老支书早就动员村民集资盖几间象样的教室。人们说:“小孩子上学,凑合点儿吗,又不是上大学。”老支书就瞪圆了眼:“凑合?你看看那房还能用吗?一下雨就漏,檩断了一半。娃娃们在家全是金蛋、银蛋。送到那儿就都成粪蛋  相似文献   

5.
张亚凌 《家长》2009,(7):1-1
“我允许孩子一天吃个鸡腿——一个鸡腿才八元钱,不能因为一个鸡腿就叫人看不起。咱在家里,咋凑合都行,不能叫娃在外面受委屈!”  相似文献   

6.
平时见到的写字教学,一般会插在阅读教学中轻描淡写地带过。原因很简单,写字教学耗时多,不容易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况且,现在语文课时被一再削减,严重不足。"读通课文、理解大意"的保底工程都难以保证,至于写字教学,凑合凑合,只要学生把字写正确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7.
蒲大勇  张诚 《教书育人》2009,(12):14-14
众所周知,支教是一种短期行为。从学校层面看.支教学校不愿意牺牲自己学校利益,一般把支教工作当政治任务来完成。在安排支教人员时.尽量从自己学校利益出发,不管受援学校的需要,“能凑合则凑合”,更不要说支教的实际效果。从支教教师层面看,我们虽然不排除个别师德优秀的支教教师主动投入到支教工作,但绝大多数支教教师是奔着职称和评优而来,支教工作不积极、不主动。对不少骨干教师、  相似文献   

8.
"诸"字来到大街上,见到两个人长得很像,他对其中一个说:"我们做朋友吧!""候"打量了一下"诸"字说:"你找错人了吧?我是‘候’,他是‘侯’,你应该找他交朋友才对呀!""诸"不以为然,说:"你不就是多了一竖吗?我不计较,就凑合凑合吧!"这下"侯"来火了:"像你这样乱凑合,我就没有朋友了,因  相似文献   

9.
平时见到的写字教学,一般会插在阅读教学中轻描淡写地带过.原因很简单,写字教学耗时多,不容易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况且,现在语文课时被一再削减,严重不足."读通课文、理解大意"的保底工程都难以保证,至于写字教学,凑合凑合,只要学生把字写正确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0.
“削足适履”原出自《淮南子·说林训》,意指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合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地迁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在某些数学题中,由于结论过强,不易从题设条件出发去证明,可以适当地“削足适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吃臭豆腐     
一进家门,我就闻到一股怪怪的味道。我问妈妈:“今晚吃啥菜?”妈妈说:“今天下午忙,没来得及买菜,路上碰到一个卖臭豆腐的,就买了几块,凑合吃点吧。”  相似文献   

12.
写生     
一次美术课,老师带领我们去校园里写生。大家叽叽喳喳,三五成群,各自找合适的地儿坐下来。我瞅了瞅四周,决定在同心广场的台阶上"凑合"一下。  相似文献   

13.
《家教世界》2012,(1):39
新学校,开学第一天。"只能你们俩一块坐了。"老师耸耸肩说,"凑合一下吧。"分座位分到最后,只剩个头最高的我和迟到的诸葛浩南。我们凑合在一起还真是一道风景,是不是全校的胖子全聚集到我们班了?其实我们有着天壤之别,我又高又壮!而我的同桌又矮又胖。更让我无法忍受的是,诸葛浩南从书包里掏出一大瓶鲜柠檬果汁。  相似文献   

14.
“逐步凑合”的思想方法是分析问题的通法,其基本思想就是通过“凑合”逐步逼近目标.通常是:先凑出部分满足最终目标要求的某种形式,然后把其余部分作为新的目标(证明其余部分符合目标要求,或是求出目标要求的其余部分),如此重复,逐步接近乃至达到最终目标.或者先凑出为实现目标需要的某种形式,以便于应用问题的已知条件、应用有关的公式、定理和数学方法、探索构想的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15.
六叔     
六叔开始是牙疼.到处查了大半年.也没查出什么结果来。再说,日子拮据,又养了两个儿子。他疼钱,图便宜.找村里的野郎中开点药凑合凑合.牙疼病一直断断续续地拖着。后来又添了毛病,胸闷、浑身无力、喘不上气来。经常半夜睡梦中憋醒。后来实在扛不住了,狠狠心、跺跺脚,去县城大医院查了查.不久结果就出来了——肺癌晚期。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初,有美国“职业辅导之父”之称的帕森斯在他最为著名的《选择职业》一书中,提出了享誉四海的“人职匹配”理论,倡导求职人员要了解自我、了解职业、正确选择职业。一百年过去了,如今,在就业压力巨大的背景下,很多职场人不能或者无暇深刻领会这一理论的内涵,往往在找工作不容易、能凑合就凑合的心态下,放弃了原有的奋斗理想,以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作为竞逐的目标,而忽视自己的优势是否与岗位要求相契合。慢慢地,自己的优势由于长时间得不到发挥而丧失锋芒,自己也因此在平庸的表现中逐渐丢失了再次选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套句试论     
套句是一种常见的句子模式,但长期来语法学界少有人问津,所以至今未能在众多的语法学著述中得到应有的反映和解释。近年来笔者对套句现象稍作罗列和探索,凑合成文,以期引玉。一、什么是套句  相似文献   

18.
生:老师,您别生气,我们挖空心思,绞尽脑汁,才"榨"出了600字,您就凑合吧。师:你们的作文要么胡编乱造,要么东拼西凑,要么就是白开水一杯,你们"诈"谁呀?这一师生对话道出了作文教学的困  相似文献   

19.
初为人师     
董春玲 《师道》2009,(11):52-53
16年前的7月,我刚刚师范毕业就被分配到了乡镇的初中。这是一所新建的学校,一切都刚开始。当时在家人看来,有一份工作能挣钱就非常不错了。月工资332元,比起爬上爬下赶建筑的工人少一点,但过过小日子还凑合。  相似文献   

20.
王浩  林向阳 《小学生》2004,(10):12-15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他们来到一个集市上,见不少人围着看热闹,也凑合到近前,一看,三个人正在吵架。孙悟空问道:“三位在吵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