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新动词是“急所、必为”的,必须提高计算机自行识别新动词的处理能力。论文以新编《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为工程词表,以所选语料为研究对象。首先用HNC语料标注编辑器的分词系统对所选语料进行分词,然后采用对比分析法,从HNC概念的组合结构及特征语义块的构成结构等角度,考察其中的新“双字”动词,剖析这些新“汉字”动词的构词理据及其对语义块构成、句类分析的重要作用,得出新“汉字”动词形式上有EQ十EH、Eu十E、EO+E、E+hv、E+hvv等类型,并初步认为HNC概念的逻辑组合型构成新“双字”动词的可能性较大。论文囿于所选语料,只是考察了上述几种新“双字”动词类型,至于HNC概念组合的八种结构是否都可能形成动词新词,每一类具体是什么情况,还需要做更深入的考察。  相似文献   

2.
选取动词“打+N”作为研究的对象,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动词“打”的释义,对符合“打+N”语料进行筛选,归纳分类,并以所选语料为基础,对其进行语义分类和义征分析,考察动词“打”与“N”的搭配情况。本文总结了“打+N”这类结构中“打”所具有的目的性语义特征,及“N”所体现出来的语义范畴,如施事、受事、与事、工具、处所、原因、结果、目的、方式、关涉、材料等,组成了以动词“打”为中心、以“N”为发散点的语义网络,从而构建了动词“打+N”的语义场。  相似文献   

3.
"打"是《现代汉语词典》中义项最多的常用动词,其构词能力极强,在各类词典中的释义比较复杂。该文将试图借鉴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从现代语义学的角度,借助相关语义语法学理论,对动词"打"进行研究。本文选取"动词‘打’+N"作为研究的对象,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动词"打"的释义,对符合"动词‘打’+N"语料进行筛选归纳分类,并以所选语料为基础,对其进行语义分类和义征分析,考察动词"打"与"N"的搭配情况。本文总结了"动词‘打’+N"这类结构中"打"所具有的目的性语义特征,及"N"所体现出来的语义范畴,组成了以动词"打"为中心、以"N"为发散点的语义网络,从而构建了"动词‘打’+N"的语义网络。  相似文献   

4.
许萌 《现代语文》2010,(7):110-113
本文在概念整合理论框架下,借用语料库对英汉动词“gain/获得”的词块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造成“gain/获得”词块同质性和异质性的认知缘由。研究发现:“gain/获得”词块均表现出[±连续性]、[+抽象性]、[+心理现实性]的特征;“gain”词块大多对动词进行抽象,结构多变,语义呈隐形义和错综义,“获得”词块大多对宾语进行抽象,结构统一,语义呈显性义和积极义;“gain”词块的概念整合层级较高,而“获得”词块的概念整合层级较低。  相似文献   

5.
一般说来,英语的动词就其结构而言大体可分为单词动词(single—wordverb)和多词动词(multi一wordverb)两类。其中,多词动词通常是由动词十小品词(副词或分词)构成。它在结构上是动词与副词或动词与介词的组合,而在语义上则表示为动词与副词或动词与介词的本义用法和转义用法。由于多词动词在英语里应用十分广泛,语义纷繁多变,它往往成为我们阅读理解和翻译写作中的一大难题,也是我们英语教学中应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对多词动词形成一个较完整而清晰的概念,我们有必要对其几种主要结构的特点、它的语义标准及句法标准…  相似文献   

6.
在广泛考察各个时期语料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副词“不免”、“难免”、“未免”的语法化历程及语义特征发现:副词“不免”、“未免”的语法化是通过对“NP+不/未+(免+VP/AP)”的重新分析完成的,但二者进行重新分析的语义基础不同;副词“难免”的语法化则是动词“难免”通过语法隐喻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数词+名词”结构作宾语时可扮演受事、工具、施事等多种语义角色。与受事宾语相比,“数词+名词”充当典型的工具宾语时,不能添加名词作中心语构成“数量名”结构。充当工具宾语的“数词+名词”能跟动词、补语、状语等语法成分组合表达事件,其事件语义为:A运用某工具或器官发出某种动作产生作用于B的“力”,B在“力”的作用下发生性质或状态变化。该结构是否表达事件,关键在于是否体现事件的核心语义要素(变化)。  相似文献   

8.
一、现任进行时的含义和构成 形式现在进行时表示现在或说话瞬间正在进行或发生的动作。构成形式:“主语+be动词+动词现在分词”。be动词应为助动词,初学者最容易漏掉,它应与主语的人称和数保持一致。例如:  相似文献   

9.
分词不一致问题一直严重影响带标注语料库的标注质量,利用词库与词法知识,可以合理地阐释分词不一致产生的根源,并结合建立的规则库、组合型歧义库、固定词表和特殊单字词表,可以解决汉语分词语料库中相同结构类型的分词不一致问题。计算机利用这些知识较好地识别出了“大+动词(单字)”“动补结构”和“颜色词+物体名”,召回率在96%以上,精确率在95%以上,并能根据用户的要求统一处理成“分”或“合”的形式。  相似文献   

10.
英语的被动语态由“be+过上分词”构成,而被动语态的时态则通过动词be来体观,如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讲态由“am[is,are]+过去分词”构成,  相似文献   

11.
笔者采用配价语法理论,以词项为单位,对《易经》中的动词进行了量化分析和描写,归纳出了《易经》动词的价、向系统及其基本句式。这个价、向系统包括:一价一向动词、准一价准一向动词、二价一向动词、二价二向动词、准二价准二向动词和三价三向动词。基本句式包括S+V;S+V+O;S+V+O1+O2;S+V+PN+O。  相似文献   

12.
A+V+O结构层次的分析,不应该孤立地就A+V+O的结构论A十V+O结构,而应该把它放在更高一级的语言单位——句子里来考察。对状语性质的认识,是正确分析A+V+0结构层次的关键。状语是修饰、限制述语及其连带成分宾语的,所以在通常情况下,A+V+O结构层次作A+(V+O)切分。只有在特殊条件下,即助动词作状语,单音节词在单音节动词前作状语(程度副词“很”、“十分”、“非常”作状语和单音节形容词作述语者除外),动词述语与宾语之间有逗号或冒号隔开时,A+V+O结构层次才作(A+V)+O切分。  相似文献   

13.
《水浒传》中动词作定语的有关用例,归纳为三种结构形式:V+N;V+之+N;V+的+N.其中,“V+的+N”所占比例最大.从语义语法特点来看,V以行为动词为主,N以表人或物的名词为主.无论是动词还是名词,都以多音节为主,单音节动词只在“V+N”结构中有少数分布.从句法角度分析,整个结构的语法功能主要是充当宾语、主语.  相似文献   

14.
英汉心理动词的对比分析显示.英汉心理状态动词和英汉心理使役动词的基本句式分别为:S(感受者)+V(心理状态)+O(客体),S(使役者)+V(心理使役)+0(感受者)。汉语心理动词句式还包括“把”字句、“对”字句和兼语句式S(感受者)+V(心理状态)+0(有生客体)+V。英语心理使役表达主要通过词汇手段来实现,而汉语中多用兼语式的使役结构。英汉心理动词的主语选择由心理动词的语义成分、论元结构和人类视角所决定。  相似文献   

15.
哪些英语主动词后接介词to一直是英语教和学中的难点。检索coca语料库中所有的v+to+v-ing结构,能帮助归纳出这类结构中主动词的语义特征和使用规律,v+to+v—ing结构中的主动词大致可分为四类,这四类主动词有着共同的语义倾向,都和该结构中介词to的语义特征保持着或高或低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我们从蒙古语复合动词对计算机自动识别的需要出发,以意义分类方式,对蒙古语N+TALBI复合动词的结构语义进行了形式化,力求探视蒙古语N+V复合动词的结构语义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一些动词在进入"第1人称+V+了2"格式后,可以零语境或依托语境表达行为将然,本文概括了此类动词的特点,并揭示了该类动词进入将然义"第1人称+V+了2"格式后所表现出的共通的意象图式。就"第1人称+V+了2"格式整体的将然意义,文章分别从听话人语义解读、说话人语义建构两个立场进行了分析,并阐释了该格式"近时将来"、"意志将来"的将来时特征。  相似文献   

18.
在谓宾对象介词短语中,介词所标记的是谓词宾语指涉的对象,标记对象的介词一般是“对”或“对于”。蕴涵这种介词短语的句法结构存在着自身的特殊性:其谓核动词具有[+施加]的语义特征和[十黏连谓宾]之句法特征;它包括“形式动词”、“‘于’缀动词”、“允准动词”和“示显动词”四个次类。谓词性宾语则具有[-受事赋值]和[-致变]两个语义特征,它可分为“心理感知与评述动词”、“动作动词”和“形容词”三类。介词所标记的谓宾对象,须具有[+受涉]、[-倚变]和[+拒载]三个语义特征。其句法主语因受谓核动词的制约,既有施事题元角色,也有当事题元角色。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分析动词带宾能力的基础上提出对外汉语教学中动词教学的方法:动宾结构的整体教学法;汉外动宾结构的比较教学法;分层次分阶段教学法。提出汉语教材中动词编写的策略:教材中动宾结构的呈现要体现一定的全面性;教材对动词带宾结构的选择要注重实用性;教材中动词带宾形式的编写顺序要由简单式到扩展式;教材中的不同动宾结构应该有一定的重现要求。  相似文献   

20.
致使义兼语句是兼语句中的一个重要类别。通过考察《元刊杂剧三十种》发现,致使义兼语动词有15个,并对由这些兼语动词引导的兼语句结构"S+VP1+NP+VP2"进行分析,得出S、NP均可以省略,VP2既是单个动词也是复杂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