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曾经是个争强好胜的人,尤其是上初中的时候,各科成绩都想拿第一,结果却往往不能如愿。一次,面对我沮丧的神情,妈妈温和地安慰道:“其实,你已经不错了。不见得干什么都要争第一,只要尽力就行了。”“我觉得我一定可以全拿第一。”我很倔强。“你错了。”妈妈严肃地说,“拿第一,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那是需要跟别人比的。我们只能控制自己,对别人却根本没有办法也没有权利去掌握,我觉得你现在要解决的不是去拿第一的问题,而  相似文献   

2.
<正>"我上学时教育界没那么势利"郑也夫先生写了很尖锐的一本书《吾国教育病理》,批评中国当前教育。现在我孩子长大了,家里没有小孩在上学,因此我没有切身的体会。但是我所听到的,父母有小孩上学的,都是纠结得不得了。究竟问题在什么地方?我就回头想我们上学的时候是什么情况,我觉得那是一个很自然的情况。教育应该回归人性,应该引发孩子自然的创造力,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有些外  相似文献   

3.
写下这个题目,并不是说我已经形成了写作的习惯,更不是说我在写作方面有了什么建树。坦白地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教育教学方面题材的写作,我都处于“想写又害怕写”的境地。因为我一向都以为教师的工作太平凡,自己既没有新颖的教育理论,也没有令人难忘的事情,每天忙于繁琐的工作,哪有什么时间写作?何况教育科研大约是教研工作者的事情。如果不是父亲的启发和引导,我至今还会觉得写作是一件苦差。从教超过40年的父亲对我说:现在的教育形势不同了,几年的师范教育、一张毕业证书就教一辈子的时代过去了,终身教育已是大势所…  相似文献   

4.
最近看《铠甲勇士》,看得津津有味。其中我还记得炎龙铠甲的召唤人炘南有一句口头禅:“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觉得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现在我所拥有的一切,不都是最好的安排吗?  相似文献   

5.
学习谭迪熬     
在第十四届教师节前夕,我非常高兴地读到了湖南教育报刊社组织力量采写的通讯《为了铸造民族进步的灵魂──记长沙市九中教师谭迪熬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事迹》、我觉得这个典型抓得不错,通讯写得也不错,读了令人感动。近日得知《人民教育X和《湖南教育》联合在9月份推出这个典型,作为分管教育的副省长.我为湖南又推出了一个全国教育界典型感到由衷的高兴。这几个月来,我老是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一个有着“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从唐宋到明代,我国的各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19世纪我们却挨打了,落伍了,这是为什么?原…  相似文献   

6.
我于1979年5月开始任教,至今已有27年的教书生涯。我从小学到高中毕业,都是在“文革”中度过的,没有学到多少知识。走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感觉到自己不是教书的料子,想打退堂鼓,是《湖南教育》给了我勇气。那天我到同事的办公室小坐,忽然看到了一本《湖南教育》,便顺手拿到自己房间细读,发现里面有教案设计,有教学实录,还有教学点评。刊物中的指点迷津,使我豁然开朗,增添了我当好人民教师的信心。记得我准备教六年级数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觉得无法给学生讲清楚公式的推导。我在无计可施时,想到了我的老师《湖南教育》,是她指导了我的教学。我认真翻阅,发现有类似的案例,我仿照案例写教案,由等底等高的圆柱量杯和圆锥量杯做装水实验,得出在等底等高的前提下,V圆柱=3V圆锥,由此推出V圆锥=13V圆柱。那节课,学生跟着我做实验,发现二者体积确实存在1∶3的比例。打那次后,学生不但喜欢我上的课,还喜欢我的为人。当班主任时,经常有学生向我打小报告”,有时一个课间可以收到七八个“小报告”,有的是递纸条,有的是“口头上诉”,我都把它当成一回事,谨小慎微地用心处理。为此,我赢得了学生的信赖。这都是读了《湖南教育“》班主任园地”后所学到的。《湖南...  相似文献   

7.
夏怀玉同志在《湖南教育》1993年第3期《这是一个比喻句吗?》一文中认为“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拟人句,而不是比喻句”。我觉得还有商榷的必要,理由如下:一、我同意夏怀玉同志的第二点理由,这句话确实是一个省略句。在“赶集”的后面省略了“的人”二  相似文献   

8.
“小时候大家都说我很丑,就我妈妈说不是。她为了给我信心,经常跟我说:妹妹你很可爱很漂亮。所以我从小就觉得我很漂亮的。但现在看了相片才知道,没有那回事!”有个女孩曾这么说过自己。  相似文献   

9.
?我曾经是个争强好胜的人,尤其是上初中的时候,各科成绩都想拿第一。结果却往往不能如愿。一次,面对我沮丧的神情,妈妈温和地安慰道:“其实,你已经不错了。不见得干什么都要争第一,只要尽力就行了。”“我觉得我一定可以全拿第一。”我很倔强。“你错了。”妈妈严肃地说,“拿第一,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那是需要跟别人比的。我们只能控制自己,对别人却根本没有办法也没有权利去掌握,我觉得你现在要解决的不是去拿第一的问题,而是要弄明白拿那么多的第一干什么?”妈妈深情地望着我,“其实,第一并不重要,尽力就是最好。”那天…  相似文献   

10.
我儿子不会说我是“祸害”,我更不会说我的父母是“祸害”,从小父母给我的环境就很轻松,对于我的成长,从来都没有过拔苗助长,我觉得我的父母很伟大。后来我有了亚旗,我对他的教育也不是传统的那种方法。我和亚旗虽然是父子,但更像是朋友,是兄弟。  相似文献   

11.
马老师:您好!我是个得了“花病”的初三女孩。性幻想让我逃避生活,使我沉溺于其中不能自拔。每天晚上,我都要在自己构造的幻境中陶醉很久,我觉得自己真的有对性的渴望。但是,我绝不是一个生活堕落的女孩。从小到现在,我觉得自己的样子很丑很丑,我没有“天使脸孔魔鬼身材”。我害怕与男生接触,对男生特别恐惧。虽然我讨厌被男生注意,可是我还是隔三差五地喜欢上某个男生,而且我总是感觉很多男生喜欢我。我觉得这就是“花病”的表现。如果别人都喜欢我,为什么没有一个人向我表白过?所以,我感觉我的心态不正常。看着周围的男男女女在一起,我自…  相似文献   

12.
王雪 《班主任》2024,(2):25-26
<正>针锋相对“辩”不停“我觉得每个班长都在针对我!”“我觉得我说话没那么大声!”“我就笑了会儿,我觉得没有影响到其他同学!”“我觉得这是小题大做!”……一天放学后,教室里飘荡着小君愤愤不平的声音,无数个“我觉得”萦绕耳边。“你觉得、你觉得、你觉得,天天你觉得,你觉得对难道就对吗?你确实干了这些事,违反了我们的班级公约,不是吗?”想起他平时的种种表现,我忍不住高声呵斥小君。  相似文献   

13.
有种现在很流行的状态,叫做“亚健康状态”。意思大概是说其实也没有什么明确的身体疾病,只是总觉得不是很舒服。还有就是永远都觉得很困,可是又总是睡不好。(这样的讨厌状态通常出现在我这个年纪的老家伙们身上,各位《中学生百科》的读者朋友风华正茂当然不会有这样的困扰,好在今天主要想跟你聊的也不是这些。)  相似文献   

14.
特立独行的思想 Q:关于朴宰范是不是IDOL这个同题你自己是怎么想的呢? 朴宰范:无所谓啊!大家觉得我是偶像也好,觉得我不是也好,都没有关系。对我来说不管是以前的组合活动,还是现在的SOL0活动都是有意义和有意思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本刊1995年第3期《关于<所见>的琐见》文中认为“把‘鸣’译为”‘鸣叫’比译为‘唱歌’好。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够妥当。古今辞书都把‘鸣’解释为‘(昆虫或鸟)叫’,没有‘唱歌’这个义硕。”古文或古诗翻译成现代汉语,了解词义的最可靠方法是查工具书,但有时仍不能解决问题,需要依靠一些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觉得培养孩子关心同情他人,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是孩子今后做人的基础。儿子鸣鸣入托于我所工作的幼儿园,这为我教育孩子带来了方便。孩子两岁的时候,一次,二姨来托儿所看他,带了一块巧克力。孩子十分高兴,说声“谢谢二姨”就想吃。丹丹小朋友平时总跟我们鸣鸣一起玩,看见鸣鸣的巧克力,吵着也要吃。我见此情况,毫不犹豫地将鸣鸣手中的巧克力分了一半给丹丹。可鸣鸣不依,大哭起来。我想,半块巧克力算不得什么,鸣鸣的无视同伴,只顾自己不容忽视。我好言劝说,但鸣鸣仍然不依。我便毅然把鸣鸣的  相似文献   

17.
我高兴地读到了“湖南教育”创刊号。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个旅居在湖北的湖南人,对它感到格外亲切。我现在以关心家乡教育事业的心情,向你们提供几点意见。我认为“湖南教育”的内容反映的面太广,中学、小学、师范都有,这样平均使用力量,刊物是很难办好的。要办好刊物,突出重点,就不能全面地照顧读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声音     
《语文学习》2010,(3):79-79
“钱学森之问”是一个伪问题.——钱学森的大成教育思想.其实就是通才教育的别名。钱学森.难道不知道通才教育是世界大学所遵循的通例?也许.这里蕴藏着他的苦心.他把自己感同身受的加州理工学院的“自由”氛围叫做“创新”.也是如法炮制。我觉得老先生这个圈子兜得太大了.教育界人士也没有领会。之所以说“钱学森之问”是伪问题.就在于.  相似文献   

19.
正教育话题混乱,源自缺乏常识《上海教育》:还记得前几年您与王策三教授有关教育的争论,在教育界内和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这几年基础教育话题的争论与批判愈加热闹。但我有一个感觉,教育专家声音小了,外边的人声音和意见都大了?钟启泉:现在中国基础教育领域话题很多,相关舆论很多,媒体对同一件事情可以反复炒作几年,把教育当成新闻,有很多惊世骇俗的言论。我觉得一个主要原因是社会还没有普及基本的教育常识,没把教育当成专业,以为人人都可以是专家。  相似文献   

20.
一天,正在备课的时候,班上的学习股长跑来问我:“老师,你还有儿童文学作品吗?”我回答说:“没有了,我所有的不是都给你们拿去了吗?”他说:“不够得很呢。一本‘小燕子万里飞行记’差不多全班同学都看过了。以前大家看不起这些作品,经过你在课堂上一分析,现在大家都觉得这些作品蛮有味。”这是1955年9月的事情,那时我刚接受学校交我的开讲儿童文学的任务,上课还不到一个月,学生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