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牙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外部包围着坚硬的壳壁,中央是囊腔,其中充满着血管、神经、结缔组织和淋巴液。因此牙齿不是植立在齿槽骨内的“死石块”,而是有感觉有生命的生活器官。成人32个牙齿(儿童20个)以齐整的队列并排植立在上下頜骨上,它们以集体的阵势把守着消化道的开口,完成着把食物切断、咬裂、割碎、磨烂的使命。牙齿的咀嚼力大得惊人。以专用仪器测量,普通成年男人的一对最小的门矛,其垂直咀嚼压力在15千克左右;垂直咀嚼压力最大的第一大臼齿竟可达72千克。平均成年男子的32棵牙齿的垂直  相似文献   

2.
在非洲期间 ,我发现一种奇特现象 ,当地居民几乎人人一口洁白的牙齿 ,极少听见有人喊牙疼 ,在当地医院也看不见排队挂号看牙的现象。更为有趣的是 ,在非洲各地的集市贸易、普通商店或者超级市场里均有牙膏和牙刷出售 ,但购买者极少。非洲人不使用牙膏牙刷却有一口好牙齿 ,他们是用什么特殊方法来保护自己的牙齿的呢 ?原来 ,他们经常使用小木棒“刷”牙 ,在非洲的中国人称之为“木棒牙刷”。在非洲 ,经常可以看见一些非洲人从衣袋里抽出一根小细木棒 ,放进嘴里 ,用手握住露出在外的一端 ,用力在上下牙齿间反复磨擦。不大一会儿工夫 ,满嘴都是…  相似文献   

3.
《科学与文化》2005,(10):14-14
瑞典科学家最新发现,人的记忆力与牙齿之间存在联系。由于各种原因失去牙齿的人,记忆力也随之有所下降。牙科主任扬·别格达赫尔教授说:“研究结果表明,人类的牙齿不仅仅是用来咀嚼食物、促进消化的,它们还有帮助我们保持大脑功能的作用。”科学家们发现,牙齿脱落的原因不同,对人的记忆力的影响大小也不一样。如果牙齿是自己松动脱落,对记忆力的影响还不算是最严重的。对人的记忆力影响最大的,是由于外力原因导致的牙齿非自然脱落,由于这种原因失去牙齿的人经常丢三落四,刚放下东西就想不起来放在什么地方。日本科学家用猴子和白鼠所做的试…  相似文献   

4.
牙齿作为人体的器官之一,既是咀嚼食物的工具,又能帮助发音和说话.要是我们平常不注意口腔卫生,不注意保护牙齿,就可能出现蛀牙、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甚至脱落等症状,吃东西就咬不烂,加重胃的负担,从而影响消化;如果掉了前牙,说话时不但发音不清,而且还会影响美观.但是,只要我们经常保持口腔清洁,注意口腔牙齿保健,养成保护牙齿的好习惯,对于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提高身体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信息》2004,(6):56-57
在农村,经常有这么一些人,他们自己设计图纸,自己开山凿石,自己烧砖制瓦,自己做木工活,最终把房子盖起来了,嘿,朝向通风,冬暖夏凉,还都没有问题,这样的人融“设计者”、“制造者”、“使用者”多种身份于一体,是中国人眼里最厉害的“高手”;做事业,如果谁能够自己研究产品,自己开发市场,自己管理经营,这样的人,应该更算是“高高手”!面对规模化市场经济,我们虽然不提倡这种“个人全能”,但如果真碰上这样的能人,还是必须录入史册的——  相似文献   

6.
王奶奶今年78岁,牙齿早已掉光了。因为没有牙齿,她也就不再刷牙了。自从没有刷牙后,王奶奶早上起床后总感觉嘴里苦苦的,平时出气也感觉有一种臭味。自觉身体也不如从前,经常三天两头地“感冒”。她到医院检查也没有发现什么大病,不过医生告诉她要继续坚持刷“牙”。王奶奶很纳闷,我都没有牙了,还刷啥?  相似文献   

7.
《发明与创新》2004,(2):23-23
日本专家近日通过动物实验,首次用牙齿干细胞成功生成狗的完整牙齿,这一成果若用于再生医疗领域,有可能大大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据报道,东京大学医学研究所上田实教授等人从狗的腭骨中取出牙胚,然后又从牙胚中成功提取了干细胞。他们将干细胞和胶原纤维一起培养之后,再植入狗的腭骨。经过20周以后,狗长出有釉质、象牙质、齿髓等组织的完整牙齿,经过检查确认,牙齿内部还存在血管和神经。东京大学教授、日本炎症-再生医学学会会长中龙俊说,牙齿内存在干细胞,这一点已经广为人知。提取这类干细胞,经过培养之后再植入动物腭骨生成完整牙齿,这…  相似文献   

8.
航旗儿 《金秋科苑》2008,(19):88-88
王奶奶今年78岁,牙齿早已掉光了。因为没有牙齿,她也就不再刷牙了。自从没有刷牙后,王奶奶早上起床后总感觉嘴里苦苦的,平时出气也感觉有一种臭味。自觉身体也不如从前,经常三天两头地“感冒”。她到医院检查也没有发现什么大病,不过医生告诉她要继续坚持刷“牙”。王奶奶很纳闷,我都没有牙了,还刷啥?  相似文献   

9.
揭秘『灵魂出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常有些人宣称,自己曾经有过“灵魂出壳”的神奇经历。比如,他们发现自己能够飘在空中看着自己的“遗体”一动不动地躺在下面。过去,能讲述如此故事的人都被归结于“超常能力”的表现。不过,科学家现在发现,利用轻微的电流刺激人体大脑的特定部位,就能让人出现“灵魂出壳”和“居高临下看自己身体”的感觉。此外,神经学家通过电流刺激某些部位,也能让接受者产生类似“身边有个黑影在活动”之类奇怪幻觉。此前,医学家表示,有些病人在接受截肢手术后,仍感觉自己肢体还存在,这同样是幻觉。  相似文献   

10.
《科学生活》2010,(8):82-82
<正>洗牙是怎么回事?Q:听说外国人牙齿好是因为经常洗牙,现在周围也有很多朋友常常提到要去洗牙,说这样可以预防牙周炎,究竟有这么一回事吗?经常洗牙对牙齿有损伤吗?A:众所周知,牙周炎和龋病是最常见的牙齿疾病,它们直接导致牙齿过早脱落,影响人的咀嚼功能和美观,特别是牙周炎。而口腔卫生差,菌斑、牙结石过多是引起牙周炎的主要原因。因此,洗牙就像给牙齿洗澡,能及时清除牙齿表面及周围  相似文献   

11.
青春期被誉为是“叛逆”的代名词,也是人类最骚动不安的年龄。社会上也经常用“愣头青”、“青苹果”这样的字眼来形容青少年,经常可以听到父母抱怨自己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我家的儿子怎么越来越不听话呢?要是他们能够跨过这个时期,直接长大成人该有多好呀!”那么动物有青春期吗?动物的父母有这样的烦恼吗?牙齿上的秘密经研究发现,动物是没有青春期的,如黑猩猩或大猩猩在十一二岁时就“成家立业”了,直接从童年迈入了成年,而人类需要18至20年才能长大成人,经过青春期才能迈入成年。原来青春期是人类特有的“专利”。但是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冬季养好肾     
王国玮 《金秋科苑》2011,(24):123-124
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是敛阴护阳为本。人体能量和热量的总来源在于肾,“火力”旺,说明肾脏机能强,生命力也强;反之,生命力弱。冬天,肾脏机能正常,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 肾的功能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其生理功能是藏精、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跟人的骨骼、血液乃至牙齿、耳朵都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人牙及骨组织中稀土分布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发良  钟广涛 《科技通报》1994,10(6):380-382
测定了人体骨胳、牙齿中的稀土含量,考察了牙齿作为研究人体稀土代谢状况样品的可行性,研究了微量稀土元素在人牙、骨中的分布状态,提出了稀土在人体不同部位骨胳中分布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4.
人们经常把许多常见的事情都与自己的职业联系起来,并用自己职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来处理非职业问题,这种习惯称为“职业病”。患有“职业病”的人会“三句话不离本行”,常常在生活中闹出很多笑话。可是,“职业病”恰恰是一个人热爱本职工作从而走火入魔的表现。科研人员必须有“职业病”,因为它虽然是一种“病”,但是一种“好病”。  相似文献   

15.
女人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剩女”。说“剩女”这个词的人,基本上把女人贬为物品,因为只有物品才有“过期”与“滞销”的概念,但很奇怪的是,经常说这个词的人不是男人,反而是女人自己。第二种是“凡女”。遵循男人的价值观,以男人的眼光决定自己的身价,这样的女人活得比较安全,但不一定都很快乐自在。  相似文献   

16.
眼睛是看东西的,牙齿是咬东西的,这是板上钉钉的常识了。但是,如今这个常识被医学家打破了,谁说牙齿不能看东西?爱尔兰一位名叫麦柯尼科尔的人在两年前的爆炸事故中双眼失明,医生采用了一种神奇的方法来  相似文献   

17.
1996年10月《发明与革新》杂志发表长篇报道《“牙齿增白涂膜”旋风从他们手上刮起》,并配以封面彩照,似乎主要治疗中国西部人“大黄牙”(氟斑牙)的旋风一起,困扰中国西部四千万人的“大黄牙”就能变得白净晶莹。八年过去了,我这个“牙齿增白涂膜”的主要发明人之一,已年过古稀  相似文献   

18.
人到老年吃起东西来显得“挑肥拣瘦”似的,冷的吃不成,热的也不行,酸的、甜的都受不了,只好每顿吃些味淡的,不冷不热的半流食,这是怎么回事?原来,人到老年时牙釉质的渗透性降低,水分和有机成分相应减少,脆性增加,而温度及压力的变化,均可引起釉质的破坏。加之口腔内咀嚼过程中的长期机械磨损作用,使牙齿的咬哈面慢慢磨损,牙本质外露,引起  相似文献   

19.
不少人在刷牙时会发现牙齿出血,就连吃东西的时候也经常会出现牙齿出血的现象。口腔专家认为,牙齿之所以出血绝大多数是由于不注意口腔卫生所致,如不及时治疗的话很可能诱发其他疾病。 牙齿出血有90%是由于牙龈炎症造成的,绝大多数是由于不注意口腔卫生所致。牙齿出血由于没有痛感,往往不会引起人们重视,根据专家介绍,仅牙龈炎一种病症就能诱发心脏病、糖尿病、肺炎和早产等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07,(11)
保健三法温水刷牙医学专家对牙齿生态的调查显示,人的牙齿在35-36.5摄氏度的口腔温度下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若经常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