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贫困生的双重困境与解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贫困生面临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困境,应从国家、社会、学校三个层面上去寻求解决高校贫困生双重困境的办法,具体包括改革教育资助体系、完善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评选机制、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正确看待贫困、提供精神支柱等解困策略。  相似文献   

2.
高校贫困生面临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困境,应从国家、社会、学校三个层面上去寻求解决高校贫困生双重困境的办法,具体包括改革教育资助体系、完善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评选机制、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正确看待贫困、提供精神支柱等解困策略。  相似文献   

3.
高校贫困生是在新时期的社会出现的特殊弱势群体。目前,高校的贫困生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对高校受助贫困生的心理困境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受助贫困生产生心理困境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高校贫困生的成长困境是教育者职责发挥不到位、受教育者权利行使没有依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沟通不够共同导致的结果。从常规成本、机会成本以及交易成本的角度来说,贫困生成长的相对成本要比充裕生大得多,这直接导致了高校贫困生的成长困境,而中国文化中的"实用主义"逻辑、"官本位"思想以及"势利"态度则间接强化了这种困境。  相似文献   

5.
高校贫困生的成长困境是教育者职责发挥不到位、受教育者权利行使没有依托、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沟通不够共同导致的结果。从常规成本、机会成本以及交易成本的角度来说,贫困生成长的相对成本要比充裕生大得多,这直接导致了高校贫困生的成长困境,而中国文化中的"实用主义"逻辑、"官本位"思想以及"势利"态度则间接强化了这种困境。  相似文献   

6.
高校对于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是促进贫困生健康成长、维护社会稳定、体现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文章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困境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针对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措施,旨在使贫困生的资助工作进一步的推进,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7.
高校农村贫困生由于"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贫困,使他们出现自卑、孤僻、抑郁、焦虑、以及人际交往困难等消极心理,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高校应健全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服务,使高校贫困生能走出困境,顺利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8.
高校贫困生认定的现实困境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通过分析高校贫困生认定的制度设计,指出高校贫困生认定存在着认定标准难以界定、认定过程受人为因素影响、认定结果的公示和核查受主、客观条件制约等现实困境,从而提出加强高校贫困生认定的对策思考,即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认定标准、构建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工作理念、提高认定参与者的责任意识和法纪意识、兼顾认定过程的公开透明与贫困生的隐私保护、结合学校的整体工作开展认定结果的核查督导.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高校贫困生人际交往困境问题日趋突出,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与重视。而养成语言交际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质、提高语言交际能力,能积极地促进高校贫困生进行人际交往,健全人格体系,避免自卑、猜疑、妒忌、羞怯等交际心理障碍的产生,促进语言交际的顺利开展和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缓解交际困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贫困生成为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如何帮助贫困生解决实际困难成为国家、学校和社会高度重视的问题.在资助的一系列工作中,贫困生认定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本文通过分析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现状,考察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现实困境,提出对贫困生认定工作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