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一‘二七’工人運動發生前的中國,正是不同派系的北洋軍閥在帝國主義指使下進行著禍國殃民的混戰的時候。自從一九二○年的直皖戰爭和一九二二年的直奉戰爭以後,以曹錕、吳佩孚為首的直系北洋軍閥便成爲主要的統治者,他們和其餘一些大小不等的地方軍閥分割了整個的中國,進行著搜括和出賣的罪惡活動。所有這些軍閥都具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都是中國不同地區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代表和一個或幾個帝國主義國家的走狗,他們都是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統治的代表者,因此就成為中國人民兇惡的敵人,特別是工農羣衆最兇惡的敵人。  相似文献   

2.
中國革命底勝利曾經須要很大數量的幹部。很明顯的,要想在革命底各個戰線上動員,組織與教育群衆,並領導群衆去打敗敵人,没有執行這些任務的大批的幹部是不可能的。而這樣的幹部只有從革命羣衆中徵調,自己培養出來。因爲反動統治階級的教育是不會替革命培養幹部的,極少數從他們的學校出來參加革命的人是違反他們的教育目的,出他們意料之外的。革命迫切需要自己的各種幹部,因此培養的時間只能是很短的,而方法却是多種多樣的。這些幹部在革命底炮火聲中受到訓練,用極大的速度學會武器底使用,立即投入  相似文献   

3.
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階段。也是中国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基本勝利的階段。這一次革命戰爭的取得勝利,不僅推翻了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二十年來的反革命統治,而且推翻了帝國主義一百年來在中國的統治。換句話說,這一次革命戰爭的勝利,結束了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建立起新民主主義的社會,這是中国‘历史的轉折點’。又因這一次革命戰爭的胜利‘發生在一个具有四萬萬五千萬人口的國家內……發生在世界的東方,在这里共有十萬萬以上的人口(佔人类的一半)遭受帝國主義的压迫’,故‘不能不引起這些被压迫民族的歡欣鼓舞,同時對於正在鬥爭的歐洲和美洲各国的被压迫人民也是一种援助’,(毛主席一九四七年十二月論目前形勢與我們的任務)。所以這一次革命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不仅是中國的,而且是世界的。然而具有這樣重要的历史意义的一次戰爭。將在我們的教學上要求达到一些什么目的?教學的重點应该放在那里?這不能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我願意提出个人的意見,以供參考。  相似文献   

4.
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運動中,南京的少年兒童們用千萬隻小手和千萬條小腿,走遍各个角落,搜集了四萬斤废鉄,献給國家。他們要求把這些廢鉄做成砲彈,保卫边疆,或者造成機器,進行生产。戴上紅領巾的少年兒童們都記得:國民党反動統治時期,他們沒有度過一天快樂的生活。當時,窮苦的小朋友們沒有书讀;入学的孩子,又受盡蔣匪徒的欺凌。幼稚的心靈,從那時起就埋下了仇恨  相似文献   

5.
中國反帝反封建革命的結果所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陣營鞏固的有力事實,這個革命勝利的决定條件之一就是中國共產黨——人民群衆為推翻殖民地壓迫而鬥爭的鼓舞者和組織者——一直是遵循著馬列主義的學說的。關於殖民地革命的戰略和策略的最重要的問題,列寧和斯大林的偉大思想向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勞動人民照明了一條從外國帝國主義和國內反動派壓迫下走向勝利的道路。斯大林同志在自己的關於民族殖民地問题的著作中豐富了和發展了馬列主義的理論,他曾指出民族解放運動和國際工人運動是密切聯系著的,並强調地說,殖民地和附屬國的被壓迫人民在為社會主義而鬥爭時應是無產階級的同盟者。斯大林的許多關於民族殖民地問題的著作武裝了殖民地和附屬國的人民去為爭取民族獨立和反對帝國主義的奴役而鬥爭。在他們面前顯示了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思想必然勝利的遠景。帮助了他們根據蘇聯人民的經驗,學習如何去爭取自由與幸福的生活。今年(譯註:一九五二年)是斯大林同志發表關於中國革命的重要著作的二十五周年紀念。這些著作有‘中國革命問題’,‘與中山大學學生的談話’,‘中國革命與共產國際的任務’,‘時事問題簡評’等等。約·維·斯大林同志關於中國問題的著作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最卓越的貢獻,對於殖民地和附屬國人民的革命鬥爭有著巨大的理論和實踐的意義。這些著作給中國  相似文献   

6.
(一) 李提摩太與清末的維新運動 閉關自守的中國,自從鴉片戰爭失敗以後,外國的侵略勢力,逐步深入,特別是中日戰爭失敗以後,危機更加嚴重,腐敗的滿清政府已經搖搖欲墜,中國則交在被‘瓜分’的邊緣上。一些進步的青年學者們,深感亡國在卽,為愛國主義所激發,組成了以康有為為首的維新派,他們想吸取西洋文明,變革中國政治,擁戴滿清的皇帝戴湉,以日本明治維新為例,掀起一個規模宏大的變法運動,打算把中國變富變强。外國牧師本來只是些在資本家支持之下,借上帝名義騙飯吃的無知下材  相似文献   

7.
一、中世紀初期(三世紀至七世紀) 偉大的中國人民,過去是光榮的。中國的文化,在紀元前数千年就有了萌芽。因爲中國文化發展的道路很長,所以至今仍有若干特點。中國語言與其他民族語言接觸中以勝利者的姿態出現,並因而豐富與發展起來。雖然有外國的侵犯征服及瓜分的企圖,而中國人民却保持了其廣大疆域的統一。但是近代的中國却淪爲一個軟弱無力,時代落後的國家,淪為一個以停滯不進的經濟形態佔優勢的國家。封建時期的歷史說明:為什麽會發生這種现象,爲什麽中國雖擁有古代文化而十九世紀中國人民則落後於歐洲人,爲什麽他們會遭受到歐洲資本主義强盜的殘酷剝削。  相似文献   

8.
美帝國主義者破壞它參加簽字的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違反美國政府在一九五○年一月「不捲入中國內爭」的聲明,背信棄義地派遣艦隊侵略中國領土台灣,最近更明目張胆地和蒋匪介石簽訂所謂「共同防禦條約」。這個條約不只要阻撓我國解放台灣,並且「將要用於經共同協議所决定之其他地方」,換句話說,他還企圖幫助蔣匪進攻中國大陸。我國周恩來外交部長對於這件事已向全世界發表聲明:「中國人民要對干涉者和挑釁者以堅决地回擊。」「台灣是中國的領土,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台灣。」我們教師必須教育學生,使他們對解放台灣和我國當前的國際環境有正確的認識,並激發他們積極支援解放台灣鬥爭的熱情。怎樣進行這種教育呢? 要用具體材料使學生了解:美蔣「共同防禦條約」,是美帝國主義决心與六億中國人民為敵的表現,同時也是它組織侵略陣營中的一環。美帝在歐洲搞巴黎協定、在亞洲搞馬尼拉條約,它不只企圖血洗台灣、血洗中國大陸,並且企圖發動血洗世界的大戰。因為美國政府是代表少數獨佔资本家軍需工業老闆們的利益,他們不挑起戰爭,不流人民的血,生意就不能興隆,就不能大得利潤,這樣就必然地成為戰魔、嗜血鬼。英法政府也是代表獨佔資本家的利益,所以跟着美國跑,他們跟美國結成侵略陣營也就是為着分享利润。同時我們也要教學生了解侵略陣營之間也存在着非常大的矛盾。美國為了實施擴張政策,不只在西德日本驻紥美軍,並且也在英法本國駐紥美軍,這不僅损害了英法的獨立,並使英法作為美國在歐洲的前哨陣地。當真挑起戰火,首先是燒到英法。再加上英法國力日趨衰落,所以他們對於奉行戰爭政策也具有若干動搖性。至於日本西德的人民對於横行霸道直接佔領他們國土的美軍,更帶着極大的仇恨。帝國主義間互相爭奪市場,在經濟上更有很大矛盾。在台灣問題  相似文献   

9.
一革命根據地的建立一九二七年國民黨反動派叛賣了革命,他們與帝國主義者和封建主義者結成了同盟,‘背信棄義地向着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人民来一個突然的襲擊,生氣蓬勃的中國大革命就被斷送了。從此以後,內戰代替了團結,獨裁代替了民主,黑暗的中國代替了光明的中國。但是,中國共產黨與中國人民並没有被嚇倒、被征服、被殺絕,他們從地下爬起來,揩乾净身上的血跡,掩埋好同伴的屍首,他們又繼續戰鬥了。他們高舉起革命的大旗,舉行了武裝的抵抗,在中國廣大的區域內,組織了人民的政府,實行了土地的改革,創造了人民的軍隊——中國紅軍,保存了與發展了中國人民的革命力量。’(毛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過渡時期總路綫中所規定的實現国家社會主義工業化和對農業,手工業及對资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任務,是全國每個階級、每個人民、每個工作部門必須執行的。尤其是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中,更需要深刻地體會總路綫的精神与實質,以求在工作中正確地貫徹它。 對外貿易是国民經濟中最重要的部門之一。它執行着我国與外國的经济聯系,如商品交換、技術交流等重要的任務。對外貿易的兩端,一端密切地聯系着国内各種经济,而另一端則聯系着其他國家的经济。這两端經濟的作用通過對外貿易互相影響着。當然,這種彼此相互影響的作用對於每個國家來說,都是首先要考慮外國经济通過對外貿易對本国經濟的影响的。這種影響可以有两方面:如果政策正確,執行得好,可以對本国经济發生好的作用与影響;如果政策錯誤,可以對本国经济發生惡劣的作用与影響。這種作用與影響的直接表現就是對生產力起着促進作用還是破壞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整个18世纪和19世纪的前半期,广州和恰克图都是清政府两个重要的对外口岸。就贸易对象而言,俄国人独享在恰克图的贸易权,广州则是除俄国人外的欧美商人的天下。从两个口岸的进出口货物和在两地参与贸易的行商与“西商”的经营手法上,可以看出在联系国内与国际市场方面,两者都占有重要地位。同样,19世纪前半期对外贸易商品的历史性转变也明显地影响到相距甚远的两地。  相似文献   

12.
清代,晋商足迹已延伸到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的广西。晋商在广西经营商品,如蔗糖、茶叶;与陕西商人合作建立会馆;设立票号,控制广西金融,这对广西边疆地区经济的开发起到重要作用。实现了广西与全国各地商品的互通有无;增强了本地商人的经商意识;为广西汇兑军饷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了广西金融的近代化转变。  相似文献   

13.
贌社制的实施起源于荷兰在台湾颁发的许可证制度。贌商获得贌社权缴纳贌金后,独享与原住民交易的专属权,除贌商以外任何人不能在原住民村社从事贸易活动。贌社收入在荷兰当局的财政预算和均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贌社制度,汉人与原住民的自由贸易被终止,荷兰殖民当局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裁决者,实现其对双方的双重控制。  相似文献   

14.
在近代农产品的收购商业中,由于很多农产品的收购有在华外商的参与,且外商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一些特权,因而在收购中对价格力图压抑是毋庸置疑的。但由于竞争等因素的存在,使得这种抑价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限制。  相似文献   

15.
元稹和张籍都写下了以《估客乐》为篇名的乐府诗。这两首诗以写实的手法,真实描绘了盛唐至中唐时期的商业盛况,记录了当时商人的真实生活,揭露了不法商人贩假售假的卑劣行径以及官商勾结,牟取暴利,坑害百姓的黑暗现实。赏析诗作,有助于历史地考察唐代商人社会生活,并以此为基础,了解和把握中国古代商贸思想发展变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16.
山西雁门关是晋商赴蒙、俄贸易的必经之路。经由雁门关北上的商人有很多活跃在张家口、多伦、归化城、西包头、丰镇等处。晋商从内地运往蒙区和俄国的商品以茶叶、烟草、杂货为大宗,输入内地的商品则以牲畜、皮毛等为主。晋商的经营活动推动了汉、蒙民族之间的物资交流,也促进了塞北地区商业城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欲认识乡土社会,茶叶不失为一个较好的新角度。清代四川茶叶与农民生计关系较大,见证了农民之间社会关系的常态与病态。通过川茶,部分农民为一些商人的活动提供了条件,他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也由此而生。茶叶为农民与商人的分工创造了机会,又成为他们互相联系的纽带。商人对川茶贸易做出了较大贡献,其中陕商、徽商地位突出。茶叶与部分手工业工人、知识分子、官吏等相联系。它还是城乡社会风俗的显著因素之一。川茶与乡土社会的关系,将引起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8.
清代徽商与茶叶贸易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茶叶贸易是徽州商帮在明代中叶形成以后最重要的经营活动之一。入清之后,徽商叶贸易经厉了兴盛、低谷、中兴和衰落四个阶段,并形成了经营方式一体化,经营活动季节性、兼营现象普遍和资本组多样性等突出的特点。光绪中叶以后,因入侵的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打击,国际市场上洋茶的冲击及徽商本身在非经营性消费方面投入过多等因素,徽商茶叶贸易最终走向衰落。清代徽州茶商的兴衰历程,正是传统的中国封建商人近代社会中的缩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从近期中泰经贸状况入手,通过对2005-2011年度中泰两国进出口的主要商品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中泰两国进出口商品构成及特征.同时针对中泰两国间贸易高度相似的现状,进一步探讨中泰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近期国内外形势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左宗棠于1874年获议准的<变通荼务章程>,是当时一项重要的经济调控政策,对安化黑茶贸易产生了积极影响.此次调控在领引荼商逃亡殆尽、课税积欠深重、供不应求、私贩充斥、茶商预期阻碍政府调控政策的施行等背景之下,具有干预陕甘地区安化黑茶茶商的心理预期、有利于茶商的风险规避、降低陕甘地区安化黑茶贸易的进入壁垒、短期内缓解供求矛盾、提高收税效率、促进就业及良性循环等多重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