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孟宪承(1894-1967),江苏省武进县(今常州市)人,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首侄校长。他毕生从事人民教育事业,致力于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际工作。他辛勤耕耘,锐意进取,写有大量的学术著作,提出了很多颇有影响的真知灼见,如民众教育思想、大学教育思想等等。事实上,他对教师问题的论述也较为详尽和深刻,但至今很少有学凿对其作系统的研究。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初步探泔孟宪承有关教师问题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进步教育家孟宪承,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民众教育运动中,创造性地将西方的成人教育思想与当时中国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中国化的民众教育理论体系,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民众教育的本质是对大多数人民的教育,但重点是对年长失学者进行补习教育;目的是培养民众的几种基本力量,尤其是生产和组织力量;主要进行的是以生计教育为主并包括娱乐和公民的教育;其实施需要充分发挥全社会的共同力量。在民众教育思想渐被人们重视并不断提及孟宪承民众教育思想的今天,梳理孟宪承的民众教育思想不仅必要而且重要,它对我们廓清民众教育理论源流,全面展示民众教育思想和实践,皆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俞庆棠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众教育思想家,毕生从事民众教育事业,被誉为"民众教育的保姆"。她极力呼吁社会各界重视女子教育,并通过一系列办学实践奋力推进女子教育。她的女子教育思想对我国推行男女平等,开展妇女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孟宪承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首任校长,数年从事高等教育工作。在多年的教育理论学习和高等教育工作中,他总结了诸多高等教育思想,其中包括高等师范教育思想。他在高等师范学校的定位、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和教师培养等方面的思考,对当代师范大学的发展仍有很大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初,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和邰爽秋并称为"中国教育界四大怪杰"。其中,陶行知和邰爽秋既是师生关系,又是朋友关系,而且都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习过,都深受杜威教育学说的影响。陶行知和邰爽秋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民众立场"和"建设精神",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及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的思想既有相通性,也有差异性。陶行知在南京办晓庄师范实验"生活教育",邰爽秋在上海西郊实验"民生教育",他们的实践探索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今天,我们通过对两位教育思想的渊源、性质、目的、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及教育实践的比较,可以更加清晰的把握他们的教育思想的脉络和精神内涵,以便于吸纳他们的教育智慧,为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特别是农村教育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6.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想,其代表人物杜威所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等观点曾在世界范围内赢来一片赞誉之声,对中国的教育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在阐述杜威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根据历史脉络,说明杜威教育思想对各个时期中国教育发展的影响,旨在"以史为鉴",结合本国的国情,探索新形势下有中国特色的新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7.
在长期的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孟宪承剖析我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困难,并对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与主张。具体到小学国文的教材方面,孟宪承也有很多独到的见解。本文对此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李蒸先生是我国名的教育家、爱国人士,民众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他认为:民众教育即是针对失学青年与成年人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是中国特殊国情下的社会教育,目的是培养民众的最低公民自治能力。民众教育与学校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应以积极的态度与牺牲精神,结合民众生活,“活用机会”地开展。民众教育思想对于当前及未来的教育事业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民众教育思潮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最重要的教育思潮之一,在中国现代社会和教育发展进程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对其产生的思想根源、发展脉络进行探寻,将有利于全面审视民众教育思潮。  相似文献   

10.
道统是中国教育的根本道德精神,也是教育的形而上,它支撑着中国社会的精神世界。传统道统在于"一贯思想"和"道之传承",近代以来的道统则在于社会演义。道统从过去"人适应社会"、"人则天"的典范演义为近代以来"社会改造人"、"人改造社会"、"天则人"的典范。古代传统的仁义道德精神和西方的民主观念成为道统的内涵,也是教育的规定性,"人民"是近代以来积淀出来的道统,教育在根本上是人民教育,这也是教育的根本道德。近代以来,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改造的关系,这个改造是教育实践,本质是启蒙与救亡运动,知识分子的民众情怀则是其根本道德精神。  相似文献   

11.
周谷平 《上海教育》2009,(15):20-21
【主要贡献和实践】 孟宪承是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实践者和研究者。1933年,孟宪承写出20世纪30年代我国重要的高等教育研究论著——《大学教育》,奠定了其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历史地位,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先驱者之一。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建立初期,毛泽东高度重视成人民众教育事业,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成人民众教育应以扫盲教育为主,以业余教育为主;成人民众教育应联系新中国农村的实际,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应进行创新,妥善解决经费问题和师资问题;多种手段综合推进民众教育发展。毛泽东的成人民众教育思想对于提高农村民众的文化水平,提高民众思想觉悟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阳是20世纪前期名的民众教育家之一。他创办并担任院长的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作为中国第一所培养民众教育与乡村教育专业人才的高等学校,曾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他提倡教育大众化、学校社会化,强调以乡村建设为主旨的乡村教育最终要达到让农民自动参加的民众教育思想,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鹏军 《考试周刊》2011,(27):221-222
新课标提出:"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家们用音乐启迪人民,号召民众,宣扬爱国主义思想。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根据我国的国情、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浩翰的乐海中有针对性地选择音乐作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其心灵深处培养浓厚的爱国主义热情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5.
"学生中心"与"教师中心"分别是杜威、凯洛夫的两种不同教育思想,它们对当时的中国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两种教育思想传入中国有其必然性。它们的命运也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而相继展开。从理论来源、教育目的、受支持情况、社会背景等方面对上述两种教育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对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都是在批判中国近代传统教育的弊端基础之上并借鉴吸收了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基础之上形成的.他们二人的理论既有相通之处,也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本文就"活教育"思想与生活教育思想在目的论、方法论和课程论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比较研究,并对其影响和价值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7.
孟宪承(1894-1967)字百如,江苏武进人,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对文史哲均有建树.  相似文献   

18.
陆建非 《生活教育》2012,(14):16-18
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始终是一个持续受关注并日益沉重的话题。教育似乎已经没有自娱自乐的兴致,更没有自吹自擂的勇气,社会与民众对中国现代教育的质疑、不满甚至怨恨使得教育成为"高危行业",更有激烈的评论说"阻止中国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最大障碍是教育"。  相似文献   

19.
晏阳初是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与乡村改造运动的奠基人,他的平民教育思想内涵丰富,影响深远,为当时中国的乡村改造运动指明了方向。尤其是他提出的"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的核心教育思想,仍然值得我国农民教育借鉴。应从树立以人为本的农民教育思想,创建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丰富农民教育内容,采取多样化教育途径等方面来推进我国农民教育。  相似文献   

20.
贵州和西部开发,要确立"长期奋斗"的思想,要通过对先发展地区试验的消化总结,达到对中国发展道路及某些规律的新的认识,用以指导自己的建设与开发:在最大限度地吸取先发展地区的经验的同时,探讨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另类发展的可能性。贵州和西部地区的落后,最基本的就是教育的落后;东、西部的差距,最基本的也是教育的差距。应该把教育(学校教育与民众教育)放在贵州和西部建设中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地位,给予更多的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