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所谓物价改革是根据商品经济的内在要求,按价值规律办事,改革不合理的价格体系,理顺扭曲了的物价关系,使商品价格既反映价值,又反映供求关系,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的措施。物价是人民生活中很敏感的问题,物价改革要触及各方面、各个人的利益,它必然会在人们心理上产生强烈的反响。生产者和消费者对物价改革持有截然相反的意见;社会地位、收入不同的人对物价改革表现出各不相同的倾向和  相似文献   

2.
学习心态 ,这里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环境下 ,学生对学习生活现状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反应 ,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特定环境中学生学习的某种诉求 .其影响有积极、良性和消极、负面之分 ,是透视学生学习生活的"晴雨表" .当下,我们要特别关注"比较式"的失落心态、学业负担过重的厌烦、困惑等不良情绪 ,不良的心态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学生学习上的可持续发展 .  相似文献   

3.
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人民(主要是劳动人民)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规范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语言及心理等,并由此模塑着人们的文化人格。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民俗氛围之中,如同鱼生活在水中一样。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因而,它不可避免地烙印着民俗的痕迹。把握文章中的民俗事象,对实现教学目的,特别是加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有着积极的作  相似文献   

4.
社会中最复杂的是人、人最复杂的是心理活动.人生活在充满矛盾的社会中,各种矛盾都会在人的心理上引起各种不同的反映:或喜悦,或愤怒,或欢乐,或哀伤,或发奋,或萎靡,或恐惧,或坦然,或诧异,或镇静…….这种种心理反映,由于人和事件的千差万别,又有着千姿百态的内容.它们支配着人们的语言和行动,显示出人们不同的性格和精神.正因如此,黑格尔提出“把一种本身发展完满的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性显现于丰富多彩的表现”(《美学》).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无不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莎士比亚的戏剧深刻地揭示了文艺复兴时期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精神风貌;托尔斯泰的小说忠实地反映了资本主义崛起时期俄国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心理状态.曹雪芹的《红楼梦》更是以深刻的笔力、独特的风格描绘了中国封建社会行将崩溃时期各种人物的心理情态  相似文献   

5.
需要是人的根本心理属性.需要是通过利益的方式表现出来的.社会思想的吸引力和价值取决于它是否体现了人的需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人民的需要,因而受到人民的普遍拥护.  相似文献   

6.
丰富的民俗事象反映了社会的丰富性,是各种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的见证,并从多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由于民俗是民族心理的重要表现,而民族心理又是民族生活文化的反映,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因此,作为反映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生活的语言文学,自然与民俗结下了不解之缘。特剐是民俗与古代诗歌、戏曲的关系,更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7.
正心理素质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每个人的心理品质都会从心理状态上直接反映出来。健康心态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具体表现和归宿,也是现代人必备的个性品质,具有稳定性。技工院校学生是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塑造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在大多数的独生子女家庭中,由于父母及家人对孩子的过分宠爱,造成了一些青少年学生抗挫能力差,不能承受压力,特别是技工院校的学生表现更为明显。一方面,由于学业的落后,他  相似文献   

8.
试论社会心理的层次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心理状态和表现非常复杂。有时人们会有种种莫名其妙的心理表现,如浮躁、无聊、迷茫、困惑、空虚等。这些心理状态(情绪)有时仅用现实条件原因是不能完全解释通的。笔者认为,这涉及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心理层次问题。在现行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对社会心理的研究仅停留在它对社会意识的作用和影响的论述上,即社会意识的产生依赖于社会心理对社会存在(主要是社会关系中的经济关系)的观念式的反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心理的系统化和理论化。从一般的抽象的意义上去理解,这无疑是正确的。因为社会心理即人们的日常意识是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一种不自觉、不定型、不系统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形式,是表现人们的思想情绪、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人们从多个角度对农村职教的现状和趋势,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但却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对农民本体的研究.本文拟从农民心态与农村职教势态之间相互关系的视角,对农村职教的现状及改革策略作一管窥.一心态就是主体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相对持久的、稳定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对客观事物的总的看法.它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时代的文化状况和背景,以及人们的社会地位、价值取向和社会实践方式的综合产物.心态具有现实性(它能反映客观现实)、稳定性(它一经形成,就会在一定时期内保持  相似文献   

10.
心理素质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每个人的心理品质都会从心理状态上直接反映出来,健康心态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具体表现和归宿,也是现代人必备的个性品质。具有稳定性。技工院校学生是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塑造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在大多数的独生子女家庭中,由于父母及家人对孩子的过分宠爱,造成了一些青少年学生抗挫能力差,  相似文献   

11.
<正>一、公民参与意识的内涵所谓公民参与意识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参与过程中对社会政治关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政治现象等政治生活各个方面的一种自发的心理意识,主要表现为人们对国家政治的态度、兴趣、信念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参与意识的形成有着复杂的现实基础和深刻的社会根源。公民的参与意识是公民对参与社会公共管理生活的实践反映,是公民以一种主人翁的心态,有序地参与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意  相似文献   

12.
潮汕侨批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对潮汕经济和人民生活起了重大的调节作用。潮汕侨批独特的形成原因,顽强发展的动力.与潮汕文化息息相关。折射出湖汕人的文化底蕴。本文从涉猎到一些批信的内容,分析"回头批"折射潮汕人强烈的家族观念;精密细致的分款程序。反映宗族性的经济调谐;寄予者与收受者奇妙的心理对应;一脉相承的文化心理积淀四方面.探索潮汕人的传统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3.
<正> 作为社会生活的神经突触,作家们总是以自己的整个身心去关注社会,思考本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而“人是文化的动物”(卡西尔语),因而这种思考又是从感受和把握人们的文化心态着手的。在中国这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度里,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深邃博大,在培养刻苦耐劳的民族精神的同时,也造就了民族性格中病态的文化心理。并且,这种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病态文化心理又为历代统治者所利用,推波助澜,得到恶性发展,渗透和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阻碍和限制着社会历史向前发展。因此,这种病态的文化心理便常常引起作家们的广泛注意,中  相似文献   

14.
在高等教育和社会文化的矛盾运动中,或者说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动因中,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心态文化,即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流行的大众行为所反映的社会心理以及通过对社会心理的系统加工所产生的社会价值观念。目前,上海城市心态文化中对高等教育影响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民歌是人民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和人民生活紧密地联系着的歌曲艺术。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民歌与之相生相伴、形影不离,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它是人民最真实的生活反映。  相似文献   

16.
1"兴趣物理"的理念所谓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是人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兴趣在人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健康而广泛的兴趣使人能体会到生活的丰富和乐趣,深入而巩固的兴趣能成为事业成功的动力。"兴趣物理"则是利用生活中司空见惯而又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或思索的物理事实和现象激发人们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促使人们开始更广泛和深入地学习、探究物理理论的教学手  相似文献   

17.
政治与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紧密联系着,两者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政治受影响、受制约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须适应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要求,反映人民群众的社会心态(社会态度及其状态和动态)。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须听取人民群众的心声,顾及人民群众的要求。政治也影响、制约着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产生相应的社会心理效应(社会心理的效果和反应)。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须以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为中介而付诸行动,而且其实效也不能缺少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效应的验证。社会心理效应常可作为修正路线、方针、政策或提高人民群众对政治措施的社会心理承受力的重要参照系。  相似文献   

18.
竞争心理是社会生活实践中客观存在的竞争活动在人们内心世界的反映,俗称"上进心"、"好胜心".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切心理活动都是由内外刺激引起的.因此,现实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竞争活动,人们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竞争心理.但竞争心理也不是消极地反映竞争活动的,它一旦形成之后,又会对现实的竞争活动发生能动作用.这种能动作用具有推动或阻碍两重性.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竞争.竞争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会对青少年良好竞争心理的形成,发生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因此,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良好的竞争心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政治与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紧密联系着,两者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政治受影响、受制约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须适应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要求,反映人民群众的社会心态(社会态度及其状态和动态)。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须听取人民群众的心声,顾及人民群众的要求。政治也影响、制约着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产生相应的社会心理效应(社会心理的效果和反应)。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须以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为中介而付诸行动,而且其实效也不能缺少人民群众的社会心理效应的验证。社会心理效应常可作为  相似文献   

20.
随着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现代人的心理和生活状态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出现各种各样的改变。《国境以南,太阳以西》是典型的在后现代语境下创作出来的,反映后现代人的生活状态的文本。主人公是日本战后的第一代,在资本主义快速发展下出现"体芯"被抽出的"空心病"的生活状态。"空心病"在社会上掀起的讨论热潮,值得引起人们的警醒。从文本中"空心病"的形成背景,原因,表现以及特征分析现代社会中人的生活状态,结合现实社会普遍人的生活模式,给人以启发与警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