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熟悉农业生产的人都知道,光照是绿色植物赖以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外界条件之一。植物所吸收的光,以可见光(红、橙、黄、绿、青、蓝、紫)和紫外线为主。由于红光可增加叶绿素光合作用的能力,用红色的光线照射作物,可使作物的含糖量显著提高;由于蓝光能活跃叶绿体运动,用蓝色的光线照射作物,可使作物增加蛋白质的含量。田间杂草是农业生产的大敌。为消灭杂草,科  相似文献   

2.
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彩虹,能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景,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彩虹能给幼儿有益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问题解答     
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 如果地球外面不是包着一圈空气的话,那么,天空上除了日月星辰之外就应当几乎是漆黑的了。天空所以是蔚蓝色的,那是因为空气把太阳光散射开来的原故。当太阳光通过大气中的时候,有一小部分,不是像其他部分一样地继续前进,而是从空气里往四面八方散乱地发射出去。这样一来,空气就成为了新的光源,我们看上去天空就是光亮的了。我们知道,太阳光大体上可以认为,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光构成的,波长从红到紫一色比一色短。用三棱镜就可以将太阳光分析成为依次排列着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光的光谱。各种色光的散射程度是不一样的。波长越短的光,也就是光谱中越靠近紫光的色光,散射得越厉害。按光学上的话说来,就是:散射光的强度,与频率的四次方成正比,也就是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因为波长与频率成反比)。蓝色光的波长比较短,它就比其他波长比较长的光容易散射,天空呈现蔚蓝色,便是这个缘故。  相似文献   

4.
正流言:红色能激怒公牛,这种观念来自斗牛场,且早已深入人心。事实真是如此吗?真相:科学家发现,牛的视网膜上有两种视锥细胞,一种视锥细胞接收的光的波长介于红色光和绿色光之间,与人的红色感光色素极其接近,只是敏感的波长稍短;另一种视锥细胞可以感受蓝色光,比人的视锥细胞感受蓝色光的波长要长。由于先天缺乏感受绿光的视锥细胞,牛的视觉和患有绿色光敏色素突变导致的红绿色盲患者类似,即可以区分长波的红光和短波的蓝光,但对长波区内部的光却缺乏分辨能力,因此红色、橙色、黄色以及绿色对牛来说只是不同深浅的一种颜色。  相似文献   

5.
发光二极管具有节能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它逐渐取代传统的白炽灯甚至荧光灯已成为一种大趋势。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当初发明发光二极管的尼克·霍洛尼亚柯,仅仅是通用电气公司一名普通的研究人员。1962年,霍洛尼亚柯制成世界上第一支发光二极管(LED)。开始,这种发光二极管只能发红光。但他认为,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光源,如果能获得红光,也必将有可能获得其他颜色的光,白炽灯最终将会被它所取代。1963年,他在《读者文摘》上撰文称,未来照明及显示领域将是发光二极管的天下。现在,人们已制成能发黄、绿、蓝、白等不同色彩的发光二…  相似文献   

6.
植物看似默默无闻,实则充满智慧.它们没有眼睛,却知道太阳在哪里;知道什么时候日出,什么时候日落.那么,植物是如何"看见"光的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光究竟是什么?光,本质上就是各种波长的电磁辐射,包括无线电波、微波、太赫兹辐射、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X射线、γ射线等.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具有不同的颜色,人类视觉可以感受的是波长为380~780纳米的电磁波,通常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人眼里有一种感光细胞,它们接收到电磁波之后,可以产生神经冲动,继而传导至大脑,由此形成视觉.  相似文献   

7.
太阳紫外辐射是位于X光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辐射,它的波长介于100nm~400nm(nm是长度的单位,1nm=10~(-9)m)之间。科学家根据波长把太阳紫外辐射光谱分A波段(320~400nm)、B波段(280~320nm)和C波段(100~280nm)三部分。由于C波段的太阳紫外辐射受到平流层内臭氧层的强烈吸收,几乎不能到达地球表面,但太阳紫外辐射A波段和B波段却能穿过大气层直射地面,对人体健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可以促进人体内维生素D的形成,适当地  相似文献   

8.
谢培 《百科知识》2007,(11X):21-22
有这样一种材料,它不用电,无需复杂的设备,也非放射性或含荧光物质,但只要让它吸蓄日光、荧光、灯光、紫外光等杂散光10~20分钟后,就可在黑暗中持续发光12小时以上,并可根据实际需要发出红、绿、蓝、黄、紫等多种彩色光。这种神奇的材料就是蓄光型自发光材料,又可称为光致光超长余辉蓄光材料、  相似文献   

9.
正色彩对人类生活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我们生活的世界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的色彩构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世界在不同人或动物的眼睛里,却是不一样的!三色视者:大多数人都是关于色彩的原理,我们在美术课上都学过三原色,利用"红、黄、蓝"三种基本颜料,就可以调配出各种不同的颜色来。不过,除了颜料的三原色,还有一种光的三原色,即"红、绿、蓝",利用这三种颜色  相似文献   

10.
《发明与革新》2011,(8):20-21
前不久,由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成功培育出的8头特殊转基因克隆猪开始“生儿育女”。这种克隆猪在特定波长的激发光下可分别发出红、黄、绿、青4种荧光,这是国际上首次获得能同时表达四种荧光蛋白的转基因克隆猪。专家表示,这使其在疾病模型、器官移植、生物反应器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更为广阔。然而,这种技术会改写未来的生物进化史吗?它会存在什么样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人們眼睛可以看見的光綫經过三棱鏡,由于波长的不同,在折射后大致可分为紅、橙、黄、綠、青、藍、紫七色。紫外綫的波长比紫色光更短,一般为3900毫微米到几十个毫微米。光线照射人体会被人体吸收,吸收的多少视光綫的波  相似文献   

12.
对颜色的认知,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范畴之一。世界各民族语言表达颜色的词语多寡不一,分类各异。汉语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英语中有red(红),white(白),black(黑),green(绿),yellow(黄),blue(蓝),purple(紫),gray(灰),brown(棕)。英语颜色词的引申意义、比喻用法、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宽带分路器中双折射现像对偏振相关损耗(PDL Polarizationdependentloss)的影响,结果发现:1)分路器的直通臂和耦合臂的偏振相关损耗相同;2)随制备分路器的拉伸速度的增大,1310nm波长的偏振相关损耗与1550nm波长的偏振相关损耗的变化曲线有一交叉点;3) 在小于交叉点的范围内,由于双折射效应,使1310nm光的偏振相关损耗小于1550nm光的偏振相关损耗.4)在大于交叉点范围内,由于分路器内的拉伸应力做用,1310nm光的偏振相关损耗明显增大,1550nm光的偏振相关损耗平稳减小;5)发现在交叉点处偏振相关损耗最小,我们从大量的实验数据得出制备50%分光单模双窗分路器的最佳熔融拉伸速度为0.25±0.05mm/s.  相似文献   

14.
进入海水中的光线在传播过程中会被海水吸收。水对光的吸收与光的波长有关,即水具有选择吸收性。水对波长较长的光吸收显著,对波长较短的吸收不明显。红光、橙光、黄光及绿光波长较长,在不同的深度时均被吸收了。而波长较短的蓝光和紫光遇到水分子或其他微粒时会发生散射。所以  相似文献   

15.
松材线虫病严重危害松树健康。本文分别从光谱反射率曲线和光谱特征参数入手,对重庆市涪陵区永胜林场冒合寨管护站的四种病害程度不同的松树叶片光谱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随着松树受病害程度的增强其叶绿素含量也相应降低,并且呈现良好的相关性。红边位置、红边波长、红谷的吸收深度、绿峰的反射峰高度、YP(蓝波段490nm-530nm一阶导数最大值)、Ip(红波段反射率最大值)、PSSR(比值叶绿素指数)、PSND(归一化比值叶绿素指数)与其叶绿素含量有较好符合度。结果说明通过光谱特征参数分析,能很好的分析松材线虫病病害程度。  相似文献   

16.
<正>自然界中任何地物都具有反射和发射电磁辐射的能力,但物体在不同波长处其反射和发射电磁辐射的能力是不同的。地面上各种物体由于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性质和结构规模不同,因而各种地物对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的反射、发射及透射本领也有差异。这种无物体反射、发射及透射电磁波的本领随入射波的改变而改变的特性,称为地物波谱特性,包括地物的反  相似文献   

17.
人的视觉系统能辨别波长在750~380毫微米的可见光谱,在明亮的地方,正常的视觉可以分辨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这种辨别颜色的能力称为色觉。当人的视力对可见光谱中,部分或全部颜色不能分辨的时候,便称为色觉异常,俗称色盲。色盲不容易自己发觉,往往通过身体检查,或发生交通、生产事故才发现。色盲可分先天和后天两大类。“色盲”一般指先天性而言。先天性色盲以红、绿色盲与红、绿色弱最  相似文献   

18.
彩虹的实验夏季雷雨过后,天空里常常会出现彩虹;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你朝着太阳喷一口水,在喷出的水雾中也会出现彩虹。早在1666年,牛顿就在自己家里做过彩虹的实验,他在黑屋子里,使一束阳光从窗孔中投进来,再穿过一架三棱镜,白色的太阳光变成了彩色的光谱。这是因为,太阳光是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色光的混合光。当它们斜着穿过玻璃或水珠的时候,就发生了“转弯”(折射)。其中紫色光折射角度最大,其次是蓝色……红色光折射角度最小。这样七种颜色依次排开,我们就看到了彩虹,在科学上叫做“光谱”。光谱不仅色彩艳丽,还能告诉天文学…  相似文献   

19.
张勤 《科学生活》2009,(5):35-35
孩子们的性格千差万别,后天形成固然重要,但先天因素也不能忽略。如果我们形象地将他们的性格分为红、黄、蓝、绿四种不同的色彩,那么善用色彩性格理论,可以让您对孩子更加了解,减少家庭内部不必要的冲突,融洽相处。  相似文献   

20.
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首次发现: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并称这种现象为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的物理本质是白光经玻璃二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因此,色散现象跟玻璃的折射率与入射光波长有关。现在,我们不通过玻璃三棱镜也可以做做光的色散及彩虹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