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因上世纪汉字字形简化,鬥争的“鬥”被简化为“斗”字,与古代表酒器和量度单位的“斗”相混淆,致使“斗”字现在多音多义,造成人们在读音方面有时难免困惑。如岑参的唐诗《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中有句“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学界一般译为“人生一世能有几回大笑,今日相逢人人必须痛饮醉倒”,《唐诗鉴赏词典》中余恕诚赏析“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时并无“斗酒”音义注解,《高适岑参诗选译》中谢楚发的译释亦然。  相似文献   

2.
2005年新年即将来到,接着就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春节。在元旦和春节期间,亲戚朋友们见面都要彼此说一些美好的祝愿的话,例如“心想事成”、“吉祥幸福”之类。这些都无可厚非,人们听了觉得心里愉快,虽然人们在实际生活中都不会相信“心想事成”这类神话。  相似文献   

3.
酒事趣谈     
古来人们爱酒,对酒的美称很多,而且还有谑称和代名词。《诗经》上有:“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之句。“春酒”就是指冬天酿造的酒,春天时饮用,后来人们把“春酒”作为新年酒的代名词,《诗经》中还有“清酒百壶”的句子,“清酒”是指质地澄清的好酒,还有指美酒为“旨酒”的。酒中有“家酿”一词,是指自己家里酿造的酒,白居易有诗“更待菊黄...  相似文献   

4.
藏族歌舞     
西藏享有“歌舞的海洋”之称。藏族人民能歌善舞,每逢节假日,不论你走到什么地方,都可以看见青年男女,老人小孩、翩翩起舞;每逢秋收打场时节,农民们一边劳动,一边唱歌,一边围圈起舞;在牧区,经常举行有趣的青火晚会,人们通宵达旦,跳呀唱呀,尽情欢乐;在城镇,只要天气稍为暖和,人们便在假日阎家而出,到林卡里边喝青棵酒、酥油茶,边跳民间舞蹈,从早到晚,兴尽而归。在西藏,“歌舞”不完全是舞台上表演的概念,而是群众性的一种爱好和娱乐,人们形容说:西藏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西藏民间舞蹈种类很多,风格各…  相似文献   

5.
天文学称地球围绕太阳运行一周的一个时段为“年”。每年的一月一日为元旦。中国农历的元旦也称“春节”“新年”,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节日。人们把它当成大自然生命周期的开始,为它涂上了许多喜庆的色彩。每逢春节,都要举行辞旧迎新活动。清宫贺岁迎新,要举行许多宴会,极为重要而且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6.
为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弘扬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西藏,使西藏走向世界,由国家民委牵线,根据文化部的安排,在西藏山南地区群众艺术馆基础上组建的“申国西藏雅各民间艺术团”于3月22日至5月12日赴荷兰、比利时、英国进行了访问演出。刚刚渡过春节和藏历新年,先头6人小分队就带着亲人们的嘱托踏上了西行的征程。抵达荷兰后,不顾旅途疲劳,就投入了紧张的演出工作,接连在比利时、荷兰和英国演出15场。他们以饱含激情的歌喉和优美欢快的舞姿向这几个国家的观众展示着雪域高原的艺术勉力,也充分显示了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西藏儿女的精神风…  相似文献   

7.
民族风情历史悠远青海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中世纪以来,逐渐形成了汉族、藏族、回族、土族、蒙古族、撒拉族六大主体民族,并延续至今。其中,土族和撒拉族是青海独有的两个少数民族。各民族长期融汇交流,使青海置身于民俗的海洋,形成了丰富多采而又独具特色的民情风俗。自西汉开始,随着中原王朝屯田西部疆域,汉族人就一直繁衍生息在青海东部地区,并创造了以河煌文明为标志的农业文明。汉族民风淳朴,勤于务农。面食制作尤为丰富多样,达数十种。节日庆典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冬至、腊八为主。宗教信仰受“万物有灵”…  相似文献   

8.
李冬梅 《世界文化》2008,(12):38-40
按照俄罗斯人的传统,过新年时,家家户户都要在房间里摆放一棵新年树,通常用云杉做成,并用各种各样的糖果、彩球、玩具、彩带等装饰得五彩缤纷。新年的前一天晚上,人们围着圣诞树唱歌跳舞,尽情欢乐,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新年过后,1月7日是俄罗斯民族的圣诞节(俄罗斯民族信奉东正教,公历1月7日是俄历12月25日),因此,云杉树要一直摆放到圣诞节后。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外国人庆祝中国春节的热情日趋高涨,无论华人还是老外,见面用中说“春节好”、“恭喜发财”日益流行。美国、英国等国家政要春节时还向本国和全球的华人拜年,甚至有的国家庆祝春节的活动比我国内还热闹,假期还长,如澳大利亚悉尼今年的春节庆祝活动竞持续21天。期间,北京市旅游局举办的“北京风情舞动悉尼”系列活动给当地带来了不同寻常的新年气氛。乔治大街上,中国京剧、民乐、武术、秧歌、杂技、高跷、服饰表演……格外引人关注。《人民日报》报道说:“在这个南半球的名海港,传统的中国春节成了今年夏天最流行的时尚。”“北京风情舞动悉尼”总导演李继诚悉尼归来后接受了本刊记的专访。[编按]  相似文献   

10.
“斗草”源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斗草』源流□刘桂秋在我国古代的游艺竞技民俗中,有一类活动可以称之为“斗戏”。所谓“斗戏”,即是使各种兽虫禽鸟相斗为戏,以供人们观赏,如斗鸡、斗蟋蟀、斗牛、斗羊、斗鸭等;除了动物斗赛之外,植物花草也可以相斗为戏,叫“斗草”,又称“斗百草”。“斗草”风...  相似文献   

11.
说到中国的汉族民间舞蹈,必然从“秧歌”拉开话题……在以黄河和长江为核心的汉族文化区域,河流交错,土地肥沃,人们以农耕为业。起源于农耕插秧生产的民间舞蹈“秧歌”,是汉族人民在节日和祭扫活动中主要的娱乐方式。普遍流行的“秧歌”,是歌、舞、戏的综合形式。歌,是穿插在舞蹈间用于清唱的“民间小曲”;舞,一般包括“过街”(队列舞)、“大场”烟案舞)和丰富多采的“小场”舞蹈;戏,是有人物情节的歌舞小戏。这一协调的艺术整体,包括了各种不同节目,表演时热闹非凡,观者如山。同是“秧歌”,但因地理文化诸因素不同,各地…  相似文献   

12.
书法家与酒     
书法家与酒潘银良我国古代不少著名的诗人都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象三国时"对酒当歌"的曹操,东晋"把酒话桑麻"的陶渊明;更有人称"诗仙"加"酒仙"的唐代大诗人李白,他的豪饮与诗兴似乎是密不可分的,怪不得杜甫说他"斗酒诗百篇"呢!其实,古代不少书法家,尤其...  相似文献   

13.
外国人称新加坡为狮城,新加坡人自称为春城。新加坡春节期间,大街小巷处处可见节目的气氛,华族的春节有中国内地和港台春节的特色,但更为浓郁、更为传统。今年春节,金航公司董事长林澄利女士主办的第三届“春城洋溢华夏情”(以下称“春城”活动)则是新加坡华族欢庆春节众多活动中,影响较大的一个大型活动;林董事长邀请由河北省歌舞剧院35人组成的河北民间歌舞团从1月24日到2月19日参加这次“春城”活动,把浓郁的中国北方民间歌舞介绍给新加坡,取得了锦上添花的轰动效应。新加坡是南亚小国,却又是经贸发展最快的几个亚洲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牛年春来早,欢乐迎春到。2009年元月未尽,中国传统佳节春节已洋溢吉祥和欢乐,走向神州大地充满期待的城市和村庄。与此同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和泰国旅游体育部、泰国国家旅游局、曼谷市政府联合主办的“2009中国春节文化活动”也于1月23~2月4日在我国友好邻邦、素有“千佛之国”、“微笑的国度”美誉的泰国举行。此系2005年以来,由中泰两国政府机构在泰国联合举办的第5次春节文化活动,也是我国今年春节期间规模最大的海外迎新春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5.
赵珩 《世界文化》2012,(12):35-37
关于春节的礼俗,汉代始见诸文献记载,南北朝时期梁朝宗懔所撰《荆楚岁时记》,是最早述及“春节”的文献,常常被人引用。其实宗懔所记的只不过是剂楚一带的年俗,并不能涵盖全国各地。准确地说,春节是汉族之节日,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即使是在汉族之中,由于时代的不同,也有着朝野之分、阶层之异。  相似文献   

16.
杨虎 《大理文化》2012,(3):95-97
春节是白族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喜洲人更为看重。有句话说“泽旺过阿旺”,意为“春节要过一个月”。从古至今,喜洲人十有八九走南闯北做生意、外出工作求学,人归家乡马奔厩,春节回家团聚,自然格外热闹。  相似文献   

17.
喜节——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国际影响不断扩大的今天——逐渐成为一个国际性节日。法兰西——名的世界化大国——在2003农历“羊年”春节期间,到处充满浓郁的中国春节气息。中国驻法国使馆化处与法国有关方面共同组织了数场大型庆祝活动:凡尔赛宫中国明星闪烁;“老佛爷”商厦大红灯笼高瑗悬;迪斯尼乐园金龙玉狮欢舞……  相似文献   

18.
欧阳 《世界文化》2008,(12):45-45
欢度新年,世界各国都有自己传统的食品。美国是各种民族汇集的国家.因此,新年的吉祥食物也五花八门。在俄亥俄州的德国移民后裔.传统的新年食品是泡菜和猪肉。他们认为,鸡是刨土求食勉强求生,而猪却不同,新年里吃了猪肉.这一年就一定会像猪那样不愁吃喝。多福多财。  相似文献   

19.
说“斗”     
郑慧生 《寻根》2000,(2):32-34
斗在我国占代是一种用来舀酒的勺子。《诗·大雅·行苇》说:“酌以大斗,以祈黄。”毛传训‘决斗”为‘十三尺也”。并不是说,大斗之口,长阔三尺,而是说斗柄长三尺。《经典释文》说:“三尺谓大斗之柄也。”先秦的斗不是盛粮之器,而是舀酒之具,金文“斗”字就是如此:它有一只长柄,用来操持柄端的勺头叫做魁头,可以盛酒。《说文》:“魁,羹斗也。”古人把类似斗形的星座命名为斗星。处在北部天空的叫北斗;处在南部天空中的叫南斗。它们的形状都像勺子,有勺头,有柄。至今群众还叫它们为勺子星。(图1)不过,星座毕竟只是星座,…  相似文献   

20.
恰值中国农历乙酉新年的春风吹遍中华大地、炎黄子孙欢庆新春佳节时,16世纪中叶被人称为“妈阁”的澳门,在纪念其回归祖国的“金莲花广场”旁的综艺馆内,剪彩揭幕了一个充满福建八闽文化和民俗风情的《江苏·福建春节习俗展》。在颇富江南情调的绿瓦灰墙建筑风格的展厅入口处,一幅大红对联将观众的情绪立即带入中国春节的“过年”氛围之中:“瑞日祥云承盛世”,“和风福气载新春”,横批则点出了这个展览的主题:“苏闽春暖鸣新岁”。走进福建展厅,映入人们眼帘的三尊巨大木偶头造型,让人感受到浓郁的闽越民间艺术璀璨瑰丽的无穷魅力。整个展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