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育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汲取了各种新的教育理念。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数学教师的综合素质优劣高低,关键在于教师的观念首先能否真正转变和教师角色能否真正转换到位,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育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汲取了各种新的教育理念。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数学教师的综合素质优劣高低,关键在于教师的观念首先能否真正转变和教师角色能否真正转换到位,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新课程的教学观,才能使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深入下去。使新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能够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把考试与实施新课程理念对立起来,认为考试是实施新课程理念的绊脚石,只要存在考试,搞新课程改革就如同“戴着镣铐跳舞”!我是一名一线的数学教师,通过对一次次考试的反思,我的新课程理念得到了升华,所以我认为考试不但不是新课程改革的镣铐,相反,学生考试的成功与失败恰是对教师是否真正落实了新课程理念的一次检阅.记得2004年我教苏教版第十册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是这样设计的:  相似文献   

4.
高英 《陕西教育》2009,(9):44-44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是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主体,强调教师的“教”,学生被动地接受。而新的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学习。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改变同时对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新要求。数学教师更应当与时俱进地学习、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转换角色,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组织学生做适当的数学家庭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的有效方法。新课程改革提倡“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课程理念。那么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该布置怎样的数学家庭作业来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呢?在一年级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布置以下数学家庭作业,对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改革的教学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育学生,陶冶学生,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数学教师,关键在于教师的观念能否真正转变。文章结合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浅谈了师生角色转变的必要性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汲取了诸如人本主义教育的理念,教育民主的理念,教育公平的理念,主体性教育的理念,个性发展的理念等.但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数学教师,关键在于教师的观念能否真正转变.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新课程的教学观,才能使中学数学课程改革能够深入下去,使新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能够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中学数学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师范院校能否及时吸收新的教育观点、接收新的教育思想、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并传授给学生,是至关重要的。高师院校的《数学教学论》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也是数学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特色课程,它在培养未来合格的中学数学教师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别的课程难以替代的。因此,《数学教学论》课程要大胆改革,以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基础数学教育培养合格的数学教师。一、数学新课程对数学教师的新要求(一)更新数学教育理念要改变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对于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师,课堂的重要性。犹如一张白脸面.不能有丝毫的污点,面对扑面而来的数学新课程改革,教师能否尽快成为新课程的有效执行者和建设者.是决定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这次改革,绝不仅是像以往那样仅仅换一本教科书而已,而是一场轰轰烈烈、脱胎换骨似的教育观念的革命。它催促我们的教师在教育教学理念上革故鼎新。本文着重谈一下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一些想法.不揣浅薄.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数学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作为数学教师,面对新课程,应该怎么教,要教给学生什么样的数学,如何使学生在获取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发展.这是摆在数学教师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须三思而后教,教后而深思,才能使课程改革一路走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应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广大数学教师在课程理念方面已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实际的教学运用中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于表层。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应认真处理好以下六对关系:数学知识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关系;学科数学与生活数学的关系;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育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汲取了各种新的教育理念.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数学教师的综合素质优劣高低,关键在于教师的观念首先能否真正转变和教师角色能否真正转换到位,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新课程的教学观,才能使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深入下去,使新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能够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目的.一、新课程改革中的师生关系及教师的作用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教师应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建立完全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作用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寻找当前问题与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并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答案展开讨论.要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成果,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想法,不断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的重要方面,及时揭示那些出现在学生中的新颖的、有意义的交流实例.  相似文献   

13.
谢庆平 《甘肃教育》2013,(21):40-40
“数学广角”是新课程改革后增加的内容,体现了新课程的一种理念: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从一些公开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要真正发挥“数学广角”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数学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从教以来.我一直在思考着两个问题:数学是什么?怎样教数学?我读书时的上世纪80-90年代.教学模式受前苏联影响甚巨.固守数学知识本身之逻辑体系.注重数学知识之传授,强调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之培养.而不关心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和应用问题.于是.小学数学越来越远离生活实践.放之于考试选拔体制之中.数学成了一个筛子——优胜劣汰的筛子。随着改革的深入.教育也面临重大改革.新课程标准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之基本理念.对数学本质采用描述性定义.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是一种技术”“数学是人类用于交流的语言”“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能赋予人创造性”“数学是人类的一项活动”等。说明数学与其他学科是有联系的.不分割的个体,于是袁振国教授在《教育新理念》中提出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理论.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对数学课程改革的理解和参与应不断深入,他们应从数学课程单一的数学知识传授者的角色逐步向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换。教和学开始向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数学教师不再是习题的"研究者"和考试的"指导者",而是拥有先进教学理念、懂得现代教育技术、善于学习、善于合作的探究者。我在本篇论文中对此作了浅显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改革无疑是数学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 ,也是数学教育改革中最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扑面而来的数学新课程改革 ,迫切要求广大数学教师在前瞻性与现实性结合上对新课程改革方向予以明确 ,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对新课程改革的意义、作用和操作予以理解 ,在规范与创新上对新课程改革的体系结构予以充分把握 .在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急风巨浪中如何更好地适应数学课程改革的这些新要求 ,以确保自己“适者生存”并永远“胜似闲庭信步”呢 ?我们认为关键仍取决于教师在教育教学理念上能否有一个突破性革故鼎新 .因为被誉为中国教育改革史上一次五四运…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育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汲取了诸如人本主义教育的理念、教育民主的理念、教育公平的理念、主体性教育的理念、个性发展理念等。但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的观念能否真正转变。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新课程的教学观,才能使中学数学课程改革能够深入下去,使新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能够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目的。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应有怎样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把考试与实施新课程理念对立起来,认为考试是实施新课程理念的绊脚石,只要存在考试,搞新课程改革就如同“戴着镣铐跳舞”!我是一名一线的数学教师,通过对一次次考试的反思,我的新课程理念得到了升华,所以我认为考试不但不是新课程改革的镣铐,相反,学生考试的成功与失败恰是对教师是否真正落实了新课程理念的一次检阅.记得2004年我教苏教版第十册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是这样设计的:1.学生亲自看、摸、比,探究出长、正方体的特征;2.学生拆剪长方体,探究出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求法;3.学生实验操作,探究出长方…  相似文献   

19.
十余年的课程改革实践表明,影响课程改革的深层因素是教师的教育信念.依据历史的发展脉络,结合新课程理念,从教育、教学、学生、数学和学习五个方面对数学教师教育信念内涵给予解析.  相似文献   

20.
经过几年的努力,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已经普遍推开且卓有成效,创新教育已大力提倡,研究性学习已成为热点问题.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使二者能很好的结合,真正的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为此,我对高中数学在新课程改革中的教与学谈一点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