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师无疑是除了父母外第一个在你生命里镌刻灵魂印迹的人。很遗憾,在我的读书生涯里,印象特别深刻的老师并不多,当然这与我从不是一个好学生有关。我成绩不够好,性情不够活泼,是最易被老师忽略掉的那种。  相似文献   

2.
薛元荣 《中国德育》2007,2(7):74-74
下午放学时候,我在楼梯口遇到了我的学生玲雅和小燕。“薛老师,下个星期我要送你一张贺卡。”玲雅说。“老师,你人好。我也要送。乔老师太凶,就不送了。”小燕说。“人好?是吗?我怎么不觉得?”背后还会“议论”老师,这群小家伙。“不算好,马马虎虎吧。对你们好,可是咱们班的成绩上不去呀。”我受到了学生的“表扬”,心里有些洋洋得意。被学生“表扬”一句“你人好”,酸楚中有一丝甜蜜的感觉。我这个语文老师“好”在哪里?想了想,大约有这样几点。  相似文献   

3.
西西信箱     
○正安县三中 燕子在初一时 ,我的语文成绩还不错 ,可上初二后 ,由于换了一个语文老师 ,我无法适应 ,成绩明显下降 ,我真怀念以前的语文老师。燕子 ,在学校换老师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可是只有学生自己才知道 ,当一个自己喜欢的老师被换走时 ,心里是多么的失望与难过。可是燕子 ,既然我们无法改变现状 ,那我们就应该改变自己。你可以保留原来语文老师教你的好的学习方法。自己主动地去预习 ,课后复习 ,不懂的多问问。要把新的语文老师当朋友看 ,而不能总是去挑毛病 ,越挑毛病你就越不喜欢他 (她 ) ,而当你把他(她 )当成普通人时 ,他 (她 )的…  相似文献   

4.
好的老师     
在成长过程中,我遇到过许多好的老师,在我的人生旅途中,他们不仅引导着我学业的进步,而且在我的人格塑成过程中,他们起着重要的作用。好的老师教人宽容。我读小学的时候非常顽皮,为此挨过不少老师的训斥。二年级时,有一个星期日,我在麦田里玩匍匐前进的游戏,被一个同学发现了。  相似文献   

5.
八月的细节     
独眼龙我这段时间,经常与来我们华中师范大学参加2007年湖北省语文高考阅卷老师接触,谈得最多的是关于作文。也难怪,我们常说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这还不够,大名鼎鼎的学者孙绍振先生正向国家教育部上书,要求语文高考只考一道作文,其他的就不必考了。显然,决定语文好与坏关键在作文。高考阅卷老师说得最多的是学生作文时往往写不好细节,我们不是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吗?  相似文献   

6.
笔者听到一则故事,说上课时,班上有同学未叫“老师好”,被老师从头到脚地批评了一顿(只是批评而已)。做学生的都应该尊敬师长,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了,可世事总有个例外吧。听到这则小故事时,大家都一笑置之,显得很有风度.惟独我听了以后先是好笑,后来竟觉得烦恼起来。你也许认为我是一个很小气的老师,那你就慢慢听我说吧。小学生上课要喊“起立,老师好!”中学生上课要喊“起立,老师好!”,大学生因为大了,所以就免了这套礼仪。培养学生的尊敬师长意识有百利而无一害,可现在“老师好“的声音是越来越低了。曾几何时,我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每节课我们都叫得很轻松、很真诚、很自豪——“老师好!”今天的学生叫得好像很难为情,很不自然,好像叫一声“老师好”就丢了自己的形象。笔者私下询问了一些学生,问他们对老师的职业持何种态度?老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如何?对于尊敬老师的礼节行为做得怎样?为什么学生跟老师的距离疏远了?通过一些学生的回答,我的心中凉了一大截,原来现在一些学生的心里存在着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班级里,学生总是有好坏之分,不管我们把不好的学生称为“差生”、“落后生”,还是别的什么。但是应该说,做这样的区分老师是始作俑者。对于学生本身来说也许并不情愿。从上小学到初中毕业,我的学习成绩一直是班里的第一名,理所当然的我也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在同学们的眼里我是老师的宠儿,学习好,经常受表扬,各种出头露面的事都让我来做,但在我的心里经常会冒出如果我不是好学生就好了的念头。好学生的称呼似乎给我上了一个刑具,当我的表现不符合好学生的标准的时候,这个刑具就会像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一样紧一下,让你有…  相似文献   

8.
●你总是对的,包括考试时。所以你的成绩总是比我好,你在老师眼中是近乎完美的学生,而我则次之。在老师的逻辑里我只能抄你的作业,而你不可能抄我的作业。假如我们的作业雷同,老师肯定怀疑我抄你。我受批评,作为同桌,是否也会让你脸上无光?●我书写字迹潦草,被老师同学戏称为“  相似文献   

9.
一个好的初中老师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呢?我当过6年的初中班主任,但我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好的初中老师.尽管我带的教学班无论是学习还是纪律、体育等其他方面,在全年级表现都是比较出色的,学生、家长对我的评价也不错,但现在回想起来,我常常为自己做过的一些事情感到后悔和自责.因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了解不够,我在处理一些问题时方法简单,甚至还动手打过学生.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接手一个新班时,怎样给学生上好第一节语文课呢?有些老师喜欢先来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比如我姓什么,叫什么,今后的一学期里,就由我教大家语文等等,然后就开始第一篇课文的教学。也有些老师在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就向学生提出一系列今后学习语文的要求。这样的做法到底好还是不好呢?这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不过,我个人认为这第一节甚至包括第二节、第三节语文课,不宜马上讲授课文,也不宜马上向学生提出一系列学习语文的要求,而是应想办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生动地将学习比喻成吃饭,吃饭要有食欲才能吸收,学习要有兴趣才能接受。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语文感兴趣了,才会产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而只要学生对语文有兴趣了,学生就会“死心塌地”地爱上语文。  相似文献   

11.
总是有铺天盖地的表扬声和无数个大拇指等待着我——我就是传说中老师最爱家长最疼的好学生、乖孩子。就因为是好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眼里,我就像一个没有缺陷的人,什么错误都不能犯。每次考试时,我会一遍又一遍地检查试卷,生怕有什么错误。有一次公布成绩时,老师重重地把一沓试卷扔在讲桌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训斥我:张雪!你的基础题被扣了0.5分!怎么会把‘荒'字多写了一点呢?这么低级的错误你都会犯!训完,老师用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盯着我,同学们也用异样的目光看我。唉,瞧,好学生  相似文献   

12.
曾经听到一个真实的笑话:一个科班出身的数学老师,因为学生总反映听不懂,且所教班级数学成绩不理想,于是校长忍痛割爱,让他去教体育;结果学生又反映,他上的体育课一点意思也没有,什么也不会;最后校长无可奈何,决定让他去教语文,并告诫他说:你如果连语文也教不好,我看你这个老师就别当了。这个笑话够冷的,也让所有为语文教学勤奋耕耘、不懈探索的教师感叹和伤心:一堂语文课好上吗?它的内存需多大?  相似文献   

13.
前几天,我读到了这样一个动人的教育故事。故事的大体内容是这样的:有这样一个孩子,在期中考试时,语文成绩只考了59分,而父母要求他必须考及格以上,否则,就得挨揍,所以他十分着急。怎么办呢?于是,他找到了语文老师:“老师,我的语文成绩不及格,请您在我的作文成绩里再加上1分吧,就1分,求您了。”“我可以给你加1分,”老师说,“不过,你可要听好了,这1分是老师借给你的,借东西是要还的。要连本带息的还,借1分还10分,期末考试时,我会从你的成绩中扣10分的,你愿意吗?”这个孩子迟疑了一下,点头答应了。期末考试时,他的语文成绩是81分,老师扣下10分后,还有71分。  相似文献   

14.
好老师     
<正>一提到“好老师”,我们的脑海里就会涌现出一些让你难忘的名字,浮现出温馨的熟悉的笑脸,以及或胖或瘦、或高或矮的人物形象……不管是在小学、中学,还是上了大学,我都会和同学们评出我们心目中的好老师;自己当了老师以后,我也常常听到学生在议论他们心目中的好老师。由此可见,“好老师”这个话题,在我们的心里,它永远新鲜,读它千遍也不会令人生厌。  相似文献   

15.
新学期又开始了,你是以怎样的心态来迎接新学期呢?上个学期,很可能你的成绩不够好;也许你和同学的关系有点儿紧张;还可能在你的心目中自己是不被老师看好的学生……如果是这样,别灰心,新的一年,新的学期,让我们以崭新的面貌,从头开始吧!  相似文献   

16.
看了肖老师遇到的教学事件,我想起了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多次举到的一个例子:当年于老师教《木兰诗》时,多数学生兴趣盎然,两节课下来。学生既能讲解,又能背诵。可是在课临近结束时。一位学生不以为然地说,这首诗好是好,不过都是吹牛。他的理由是:“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难道这个军队里全是傻子,全是戆大?”他又说:“你想啊,‘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相似文献   

17.
<正>很多学生都渴望自己能够拥有一支生花的妙笔,这样无论是平时习作还是考场作文,都能信手拈来,写出文采飞扬的佳作。所以很多学生总是追问我说,老师,写作有什么诀窍吗?其实无论是写作还是做事,关键是平时的功夫,所谓功到自然成。有个成语叫"文如其人",就是说文章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思想、立场和世界观,所以要想写好文,还得做好人。作为一位语文老师和写  相似文献   

18.
尽管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要弱些,行为习惯也偏差些(就普遍现象而言),可我还是由衷地相信:好学生满校园都是. 去年在杭州参加德育工作年会时,某校一老师与我闲聊,突然冒出一句话:"你说,要是教育部来个各类学校经典笑话大PK,我们职校的老师会不会是金牌得主?"我当时愣了一下,一时还没反应过来.可他自己却已忍不住笑着给我讲了一个笑话.  相似文献   

19.
当年我还是一名年轻老师,在村小教小学,一位老教师跟我分享了他的一个育人案例。老教师的班上有一名左手有残疾的学生,很自卑,特别内向,不喜欢与别人交流,慢慢地这名学生在班级里逐渐被边缘化了。老教师想了一个办法帮助他。他给这个孩子安排了一个叫“黑板擦管理员”的岗位,并以此为契机,跟这个孩子谈了一次话:“长大以后,你的人生不是靠你的左手,而是靠你的大脑。  相似文献   

20.
传承     
下午上班前去银行,看见一个似曾相识的背影,心中一动,不由得跟了过去,竟惊喜地发现是我小学时的王占云老师。这时王老师也认出了我,寒喧了几句,王老师问我:"听说你调回了城,不知你到了哪个学校?"我告诉他我在十中教书,王老师又问我教什么,我说:"您语文教得好,我爱学语文,现在也就教了语文。"王老师说:"你那时数学就是没有语文好。"我说:"您还记得这么清楚?"王老师说:"哪能忘了。"快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