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4月,浙江昆剧团在结束埘英国的文化交流后,受联合国教科史组织和巴黎文化中心的邀请,携汤显祖经典名著《牡丹亭》、昆曲经典折子戏等,转赴总部位于巴黎的联合同教科文组织演出。  相似文献   

2.
《对外大传播》2009,(5):4-4
由三宝作曲、以《梁祝》凄美爱情故事为主线的中国大型音乐剧《蝶》3月27日晚在韩国首尔世宗文化会馆上演,由此拉开了中国音乐剧首度海外商业演出的帷幕。首场演出赢得了韩国观众的热烈反响。  相似文献   

3.
梁卿 《文化交流》2014,(11):47-50
2014年9月7日,"浙江制造"的中国原创音乐剧《简·爱》舞美队抵达韩国首尔仁川国际机场,受到了韩国首尔音乐剧服务公司和韩国音乐剧《光化门恋歌》剧团的热烈欢迎。中秋圆月当空,月光洒满大地,雄伟的世宗大王宁静地矗立在静谧如止水的世宗大道上。杭州剧院原创大型音乐剧《简·爱》,就应邀在首尔世宗文化会馆演出。  相似文献   

4.
夏之明 《文化交流》2014,(11):F0003-F0003
日前,由杭州杂技总团创排的《中国梦·飞天梦》大型杂技魔幻情景剧,在杭州红星剧院献演,新颖、精彩的演出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以往我们看的杂技,通常是杂技技艺,而这台演出,却是杂技"剧",在展示杂技技巧的同时,还有了剧情,有了故事,有了人物形象塑造。全剧从《序》开始,由《望月》《思月》《奔月》三个篇章构成。演出时长1.5小时,共有60多位演员登台,历经半年创作。该剧传递的是一种拼搏、激情、奋发向上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中朝文化艺术交流好戏连台 为隆重纪念中朝建交60周年,两国领导人将2009年定为“中朝友好年”。友好年里第一台大戏无疑是中朝友好年开幕式演出。3月18日,初春的北京,乍暖还寒。中朝两国艺术家欢聚北京,在国家大剧院举行了联合演出。中国演员们演出了热情奔放的舞蹈《绚丽敦煌》《扎西得勒》,朝鲜艺术家带来了《长鼓舞》《农乐舞》等极富民族特色的演出,也带来了在友好年里朝鲜人民对中国人民的第一声问候。温家宝总理和金英日总理共同出席观看,揭开了中朝友好年文化交流的序幕。  相似文献   

6.
陈斌 《对外大传播》2007,(11):19-19
为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特邀香港八和会馆,于2007年10月27日和28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演出两场粤剧折子戏:《百花亭赠剑》和《洛神之七步成诗》,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带给京城观众不一样的视听盛宴。  相似文献   

7.
《对外大传播》2009,(1):56-56
我们从国外报刊上挑选了两篇与对外传播工作实践有密切联系的文章,进行了观点摘编,以期反映外国人对中国的一些看法,供一线对外传播工作者参考。这两篇文章分别为美国《大西洋月刊》200s年第11期发表的驻华资深记者詹姆斯.法洛斯的《中国:它自己最大的敌人》和新加坡《联合早报》11月26日刊登的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特邀研究员、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研究员卢宜宜的《中国如何才能更了解其他国家?》。  相似文献   

8.
秦峰 《文化交流》2015,(4):71-73
2015年2月14日是又一个浪漫的情人节。中国北方昆曲剧院应美国罗格斯大学孔子学院的特别邀请,来到美国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尼格拉斯音乐中心作专场文化交流演出,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追捧。演出之前,节目主持人用英文和中文向观众朋友们介绍了昆曲的起源、发展过程和表演形式,还专门介绍了昆曲的华丽服装及服饰,并介绍了为昆曲伴奏的主要中国传统乐器如  相似文献   

9.
阿成 《文化交流》2011,(8):61-64
在春风送暧的春天,浙江昆剧团新排昆剧《临川梦影》,在梦幻般的诗意江南惊艳登场:号称精华版《临川四梦》的《临川梦影》,在浙江胜利剧院首次公演,受到戏迷观众热情追捧。浙江大学的精英戏迷团有不少是教授、博士、外教,早早地来到剧院,等候开演;  相似文献   

10.
秦峰 《文化交流》2014,(6):30-33
一 春节过后,我接到朋友发来的Email,说中国杭州越剧院将在2014年3月初到美国访问,演出易卜生的《海上夫人》(1888)和《心比天高》(1890),并与几所著名高校的艺术系进行学术交流。如何用中国越剧的表演形式来演绎19世纪挪威人的感情戏?我很难想象。3月4日,带着好奇之心,我与朋友一起前往普林斯顿大学观看这两场演出。  相似文献   

11.
5月15日,“中国外文局汶川地震三周年对外报道采访团”抵达四川进行实地采访。采访团由局长周明伟、副局长陆彩荣亲自带队,由来自美、法、西、日、俄等国的5名外国专家以及中国网、《人民画报》、《今日中国》、《北京周报》、《人民中国》、《中国报道》、《对外传播》等多家媒体单位共计24人组成。  相似文献   

12.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2010年的中国给世界留下了什么样的第一印象?外国记者是如何描述中国形象的?涉华报道在国际舆论中占据什么位置?新华社中国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对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德新社、共同社、美国《纽约时报》、美国《新闻周刊》、英国《金融时报》等国际主流媒体1月份的涉华报道进行了综合分析,勾勒出境外媒体关注的涉华热点领域的大致轮廓。  相似文献   

13.
《对外大传播》2001,(7):18-19
为了及时总结交流《北京周报》、《今日中国》、《中国画报》三刊英版和日《人民中国》的改版情况,进一步明确外期刊的办刊方针和发展方向,强化重点期刊的对外宣传效果,7月4日至6日,外局召开了由上述4刊总编辑(社长)、编译部门负责人和局总编室、办公室等有关方面20人参加的重点外期刊宣传业务研讨会。外局党组书记、局长蔡名照,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局长赵常谦,党组成员、副局长黄友义出席了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4.
《对外大传播》2010,(7):24-24
应第27届马德里秋季艺术节邀请,由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北戏少年京剧团”师生献演的京剧《水浒》于6月3日至6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卡纳尔剧院连演四场,为马德里秋季艺术节降下了帷幕。  相似文献   

15.
本期以英国《金融时报》的《东莞的“民工荒”》和美国《华尔街日报》的《中国给医疗制度开出药方》两篇文章为实例进行点评,通过分析外媒作者的视角和写作手法,启发中国媒体如何做好对外经济报道,以及宏观题材的对外报道。  相似文献   

16.
罗建幸 《职业圈》2012,(31):54-55
1999年,串联役首ABBA经典歌曲,诞生于英国伦敦的《妈妈咪呀!》,迄今已经演出了2000多场,成为百老汇演出时间最长的音乐剧之一,超过了经典的《音乐之声》。拥有世界第—音乐剧美誉的《妈妈咪呀!》,让北美、澳大利亚、欧洲及亚洲等全球300多座城市4200多万人感受了它超乎想象的现场快乐,创造了20亿票房佳绩,获得了音乐居师扬上前所未有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本期以《华尔街日报》的《一对农民工夫妇的春节回家路》和英国《卫报》的《中国情侣赶在虎年前结婚》两篇文章进行点评剖析。作者认为,外媒关于中国“春运”的报道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作者还剖析了外媒如何运用各种报道技巧对中国社会文化现象进行还原。  相似文献   

18.
周瑾 《对外大传播》2006,(10):63-63
2006年9月22日上午,在北京新大都饭店举行了《中国》杂志创刊一周年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有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的领导、从事独联体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及俄罗斯、白俄罗斯驻华使馆的新闻和文化官员以及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商报》等媒体的代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列居全球四大经济体之一,其经济状况、发展与走向对世界经济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有着160多年历史的英国杂志《经济学人》(又译《经济学家》)是一份被西方世界认为较为专业和高端、以时评和新闻分析为主的周刊。分析《经济学人》的对华报道,可以管窥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经济的评价,探寻西方主流媒体的对华报道框架。  相似文献   

20.
张科 《文化交流》2009,(11):2-6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认定76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22个是中国项目,它们是: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求、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俗。此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4项进入了联合国保护名录。它们是: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艺求和蒙古族长调民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