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2004西宁市)如下图左图所示,物体AB上的B点在平面镜成像所成的像点为B′,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解析: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相对于平面镜是对称的,BB′的垂直平分线就是平面镜的位置。按照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画出物体A在平面镜中的像A′,连结A′B′就是AB的像。2.(2005长沙市)如上图右图所示,S是平面镜前一个发光点,SO是一条入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SO的反射光线及S在镜中所成的像S′的位置。解析:平面镜成像遵守的是光的反射定律。在平面镜成像中,已知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作另一光线时,一般都不…  相似文献   

2.
错觉1 平面镜成像时,物距越大,所成的像越小,如图1. 错觉2 放大镜成像时,放大的虚像比物体更近,如图2. 错觉3 凸透镜既能成正立的虚像也能成倒立的虚像. ①当物距u相似文献   

3.
一、识别在"思维定势"上设置的"陷阱"例1如图1所示,A′B′是物体AB经凸透后所成的像,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大概位置.错解因物体AB经凸透镜后成一虚像A′B′,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在凸透镜左侧一倍焦距内画与A′B′同向且比A′B′小的物体AB,如图2所示.剖析命题者由于在学生"思维定势"上设置  相似文献   

4.
例1(’98天津)有一个焦距为20厘米的凸透镜,关于它所成的像下面叙述中哪些是正确的.A.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50厘米处向30厘米处移动的过程中物像之间的距离光变大后变小B.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50厘米处向30厘米处移动的过程中物像之间的距离先变小后变大C.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5厘米处向15厘米处移动的过程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D.利用这个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像之间的距离可能小于80厘米解如图1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P为两倍焦距处.设凸透镜左侧为物区,右侧为豫区.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P是成缩小与放大像的分界点.当物体…  相似文献   

5.
一、实验预习1.凸透镜对光有___作用。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的___叫做透镜的主轴,跟主轴___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凸透镜的___,常用字母___.表示,该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叫做___,常用字母___来表示。2.本实验我们用___作为物体,使其像成在___上。3.物体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而成的像叫___像,此像一定呈现在光屏上。物体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仍然发散,这些发散光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像,叫做_像,此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可用眼睛通过凸透镜观察到。4.物体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叫_,用_符号表示…  相似文献   

6.
“在焦距为f的凸透镜前,放一个半径为R的球,R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像关于镜面轴对称,物像左右反向。现在,能否利用平面镜来成倒立的像呢?如图1所示:两个平面镜OO1和OO2镜面互相垂直,OO1与水平面的夹角是45°,把一个物体AB放到平面镜前,此时在这个平面镜系统正前方就看到一个物体A′B′,该像的特点是:像和物体关于O点对称,像是倒立的,而且像对物来说左右不反向。原理分析两个镜子的反射面互相垂直所组成的系统叫做耦镜。一个物体在这种系统中成像个数是三个(图2)。当物体距耦镜较远时,像①和②离镜面也比较远,从而观察者难以看到该两个像,这样我们平视时,…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无论实像还是虚像,在一定条件下,人眼均可以看到,但观像时有些问题值得注意.一、提前看像不能看清图1是大家很熟悉的物体AB经凸透镜成实像的光路图.那么当人眼位于A′B′CD范图1围内,面向透镜CD,会看到清晰的像吗?我们可把人眼看作焦距为f(可变)的凸透镜,把A′B′看作“眼透镜”的虚物,因此,物距为-u.根据1-u+1v=1f,得v=uff+u=f1+fu<f,而眼球的晶状体所能达到的最长焦距等于晶状体与视网膜的距离.可见A′B′通过人眼成的像一定位于视网膜与晶状体之间,因此,观察者是…  相似文献   

9.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归纳了物距μ对应的像距v及凸透镜焦距f间的关系.需要注意,当物体(经凸透镜)成虚像时,除表现有像与物是在透镜的同侧,还由图1知道,虚像到透镜的距离大于物体到透镜的距离.  相似文献   

10.
换向思维法是一种变换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运用换向思维法,可以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研究事物发展的过程.下面举例说明.例1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用纸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请你分析用纸遮住部分凸透镜后所成的像与原来所成的像相比有何区别?解析:凸透镜被遮住一部分后的成像情况难以想象,因此可以反过来思考,通过分析凸透镜没被遮挡前的成像效果来推导其被遮住一部分后的成像情况.如图1,当u>f时,物体AB在光屏上成一个像A′B′.从物体同一点发出的无数条光线(或反射的光线)经凸透图3F.OPQM镜折射后,最终都相交于该物…  相似文献   

11.
<正>题目:物体AB被置于一薄凸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之间,并垂直于透镜的主轴.透镜的大小、焦点的位置、物体AB的长度和位置都如图一所示.1.在下图上用作图法(以透镜中通过光心的一条虚线代表薄透镜)画出凸透镜成像光路和像.2.要想看到物体AB的完整的像,眼睛必须处于某一范围内.试作图确定下图上的这一范围(用斜线标明).这是1983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考的一道物理试题.题目中的“2”是视区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先看这样一个题目.如图二,P为室内一点,A、B为墙上的一个小窗的上、下边,在哪个高度范围内室外的人透过窗户能看到放在P点的物体?  相似文献   

12.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物体通过凸透镜可以成倒立的实像(图1)或正立的虚像(图2).这一规律可以做实验来验证. 可是,在图1的实验中,有学生注意到,在物体同侧通过透镜由左向右看过去,能够观察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和一个正立缩小的像,这两个像不同于实验要观察的像.也就是说,一个透镜同时形成三个像.  相似文献   

13.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告诉我们:位于一倍焦距上的物体经透镜折射后不成像,在一倍焦距以外的物体经透镜折射后成倒立的实像,这个实像既能呈现在光屏上,又能被眼睛观察到。然而,进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发现:眼睛通过透镜能观察到位于一倍焦距上的物体的像,在靠近透镜处观察到的位于一倍焦距以外的物体的像不是倒立的而是正立的,眼睛在成像处观察却不见像,这是为什么?是成像规律有误,还是  相似文献   

14.
1 光投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现象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上 ,反射角入射角 .2 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介质时 ,一般会发生现象 ,且折射角入射角 .3 湖水深 10米 ,距水面高 80 0米的直升飞机以 10米 /秒的速度水平向东飞行 ,则飞机在水中的像与飞机的距离为米 ,像以米 /秒的速度向运动 .4 焦距为 10厘米的凸透镜 ,要生成倒立的像 ,物体应放在距透镜 ;要生成正立的像 ,物体应放在距透镜      .当物体从 5 0厘米处向 2 0厘米处移时 ,其像从向移 ,像的大小将逐渐 .5 入射光线跟平面镜成 3…  相似文献   

15.
实验预习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将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此点称为焦点.将物体分别放到西透镜与焦点之间(u<f);放到焦点与2倍焦距之间(2f>u>f);放到2倍焦距之外(u>2f).用光屏接收所成的像,观察像的性质以及像到透镜的距离情况,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在“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实验中,主要是观察蜡烛的火焰经过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所以蜡烛是物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物距(u);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为像距(v). 思考题 1.如图5-l甲所示,物体(蜡烛)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能…  相似文献   

16.
中学传授的成像知识为两类:面镜(平面镜、球面镜)的反射成像和透镜(凸透镜、凹透镜)的折射成像。主要讨论的是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在特殊情况下(物体垂轴放置)成像。学生掌握这方面知识时往往会出现一些误区。本文将通过一些例题对误区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7.
如图1所示,凸透镜L成实象时,如果紧贴透镜处有一半被黑纸遮住,仍能形成物体完整的象。因为物体AB上各点发出的光线均有一半进入凸透镜,只是成象的亮度变暗些。但如图2所示,在凸透镜前相距为d的地方,用黑纸遮住透镜的一部份,从图2不难看出,物体上A点发出的光,完全不能进入透镜,无法成象。而物体上A_1点发出的成象光束中,有一部份仍能进入透镜,成实象点A_1,故成象范围仅为A_1B_1,越靠近  相似文献   

18.
张世伦 《物理教师》2000,21(8):32-33
某教学参考书中有这样一道关于透镜物像“变动”的问题: 当物体从远处移近凸透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当透镜成放大实像时,像移动的速度才大于物体移动的速度. B.只有当凸透镜成的是实像时,像移动的速度才大于物体移动的速度. C.只要透镜成像,像移动的速度就大于物体移动的速度. D.只要透镜成放大的像,像移动的速度就一定大于物体移动的速度. 该书附解析过程如下: 由 得 只要m>l(正立的放大虚像与倒立的放大实像),v(像)一定大于v(物).所以该题答案为D. 笔者认为上面的分析过程是错误的.因为,…  相似文献   

19.
罗文宁 《物理教师》2003,24(2):35-35
如图 1 (a)所示是在平面镜中看到的时钟钟面的像 ,则此时钟所指的时刻是多少呢 ?此题是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掌握情况 ,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等大、正立的虚像且物、像关于镜面对称 ,加之学生都有照镜子的经验 (即左右颠倒 ) ,所以不难看出此钟指示时刻为 2 :5 0 (或 1 4:5 0 ) .如果将此问题变为凸透镜成像的情况 ,则由于凸透镜成像有虚实之分 ,以及观察方法和角度不同 ,所以看到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下面以看手表为例 ,就这个问题作一讨论 .    图 1       图 21 手表的表面经凸透镜成虚像 ,眼睛隔着透镜观察设某手表的…  相似文献   

20.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2分) 1.下列面镜、透镜中,都能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的是( )。 (A)凹镜、凹透镜 (B)凹镜、凸透镜 (C)凸镜、凸透镜 (D)凸镜、凹透镜 2.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