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平民教育之效能中国现在所推行的平民教育,是一个平民读书运动。我们要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银钱,去教一般人民读好书,做好人。我们深信读书的能力是各种教育的基础。会读书的人对于人类和国家应尽之责任,应享之权利,可以多明白些。他们读了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的知识分子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平民教育运动。陶行知就是平民教育运动的领袖和先驱之一。陶行知先生在《平民教育概论》中结合当时全国平民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平民教育的奋斗目标,深入分析了平民教育的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关注、组织平民教育,认为平民识字的终极目标是“做新民”,平民识字教材应该“使人起而行”;他还提出并运用“帮助大众认识汉字”的一整套方法。学习、研究、借鉴陶行知平民识字教育理念和实践,对于推进素质教育、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与当今农民教育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晏阳初老先生(出生于1893年)与陶行知是同时代的教育家,他毕生从事平民教育事业,探索用教育改造中国社会的道路.先后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华北农村建设协进会、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发起了中国平民教育运动,在国际上都有积极影响.晏老通过多年的定县平民教育实验,提出了通过"四大教育"(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运用"三大方式"(学校式、家庭式、社会式)、挖掘人类潜能、开发人们心智、"除文盲,作新民"、对乡村进行整体改造、建设新乡村的教育思想.他卓有成效的平民教育工作得到世界的公认,被授予"当代世界具有革命性贡献的伟人"称号,被称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虽然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思想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但对当今农民教育改革仍有很大启示.本文就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思想及对当今农民教育改革的启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平民教育自"五四"以来,各地学生都很热心办理.青年会在长沙、烟台、嘉兴三处的试验,更能引起社会对于此事之注意.十二年六月,朱其慧、晏阳初、朱经农先生等在上海发起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筹备会,就是平民教育从局部试验变为全国运动的起点.八月,中华教育改进社在清华学校开第二届年会,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就在此时成立.参与此会的代表共有十九省区.从此可见全国人士对于平民教育的赞同.九月开始推行,到现在只有七个月,各地已经组织平民教育促进分会有十五省区;同时受《平民千字课》教育者,已有三十余万人.我现在要把这个运动的几个重要方面,大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的平民教育活动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让我国更多的人进入了知识的殿堂,学到了知识的玄妙,进而拥有了更加美好的人生和理想。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做的就是在陶行知平民教育中找到自己在工作过程中的不足并且不断地进行改进,从而让自身的教育工作能够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我们,对于幼儿来说,更应该秉承着陶行知先生的平民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7.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晏阳初,是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是世界著名的平民教育家,被国际人士誉为"平民教育之父".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平民教育理论.在21世纪里,进一步探讨和深化研究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尤其是其中的乡村教育思想对于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整个农村社会的发展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1,(4):145-146
陶行知先生作为我国近现代伟大的教育家,对我国近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陶行知先生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提出并完善了平民教育思想、生活教育理论、乡村师范教育思想、普及教育思想、创造教育思想、民主教育理论等众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而在陶行知先生众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中,生活教育理论又可以看作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和基础。在长期的乡村教育实践中完善的生活教育理论,是最符合中国国情,也是最能反映世界教育潮流的教育理论。因此,将陶行知教育理论贯彻落实到小学音乐快乐课堂的构建中,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小学音乐快乐课堂的教学效率,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是我国平民教育的最早倡导者之一,其平民教育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平民教育实践运动影响深远。陶行知平民教育思想及其措施对当前我国普及教育实现“两基”目标依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我们既要继承又要发展创新,促进普及教育事业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从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看教育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平民教育之父"的中国平民教育第一人,晏阳初先生从20世纪20年代起,就几十年如一日献身于我国及第三世界国家的平民教育工作,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943年晏阳初与爱因斯坦、杜威等一道被西方学界评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今天,我们回顾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活动,总结其平民教育思想,对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改革仍具有极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与平民教育的关系涉及中国近代革命史、教育史以及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众多领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近代中国平民教育的先驱晏阳初称毛泽东曾参加他在长沙组织的平民教育运动只能是孤证,尚待进一步考证.但是早期毛泽东与平民教育运动确实有关.首先,毛泽东在他的早期文稿中大量使用与"民众"、"小民"意思相同的"平民"一词,甚至还有"平民主义"的说法;其次,毛泽东认为平民需要教育;第三,毛泽东亲身从事过平民教育.与面向农村、扎根农村的晏阳初不同,毛泽东早年搞的平民教育重点在城市、在工人群体,因为毛泽东考虑的重心是要开展工人运动,必先提高工人觉悟,因此工人夜学等平民教育形式就有大加运用的必要.与晏阳初等纯粹的平民教育家更不相同的是,即使在早期,毛泽东的视野也比较开阔,他不是就教育论教育,而是将教育放到社会这个大系统中来总体评估其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12.
晏阳初和陶行知都是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倡导者,分别为平民教育的普及做出了贡献。随着平民教育思潮的推动,晏阳初和陶行知逐渐认识到国家危亡脱离不了国民素质,普及平民教育对当时混乱的中国来说是势在必行的。无论是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还是陶行知对普及平民教育事业的奋斗,他们在平民受教育这一关键上不断探索,促使平民教育这一理论逐渐在实践中得以运用。本文主要探讨晏阳初与陶行知平民教育思想的异同,同时提出对两者在平民教育普及问题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鲍海燕 《现代教育》2011,(Z2):20-21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掀起了一起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并很快有了新的涵义,转变成为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运动。此运动对于教育影响极大,主要是促使科学教育思想与平民教育思想的兴起。平民教育思想的兴起,引起广大爱国知识分子的关注,并发起了平民教育运动。绥远虽偏处塞  相似文献   

14.
"教育改变命运"是私立华联学院的办学理念,也是华联校长侯德富教授的毕生理想。侯德富教授说:"是教育改变我们这一代人的命运,我们要弘扬陶行知平民教育思想,用教育改变更多人的命运。"华联学院创办20年来,不断发展壮大,除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依法办学、坚持诚信办学外,突出的是弘扬陶行知平民教育思想,恪守"教育改变命运"办学理念,走内涵发展道路,办出了自己的特色,打造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出了数以万计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30、40年代的平民教育思潮在中国农村掀起的波澜是非常壮观的,从晏阳初、梁漱溟到陶行知,他们代表的是当时农村知识分子中的精英对农村发展的一种认识,这即使在今天也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温总理今天强调的穷人教育学,正是在新时期下具有新特点的平民教育.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是一位杰出的教育思想家、实践家、改革家。他在《民主教育》中指出:“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全民教育,以实现全民政治。”陶行知这一极具远见卓识的平民教育思想时我们实施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事过百年,纵然时过境迁,但陶老教育思想所具有的极大前瞻性与拓展性仍彰明较著。  相似文献   

17.
杨洁琼 《师道》2011,(2):41-42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生前一直致力于平民教育运动。在和广大贫苦农民接触后,陶行知意识到平民教育的方向应该有所转变,他认为如果平民教育不能深入到中国广大农村去,是没有前途的。可是因城市平民教育运动的发展迅猛,陶行知一时无暇分身农村,而农村开展平民教育的困难较之城市也更多些,故而一段时期以来,乡村平民教育实际处于城市平民教育运动的附带状态。  相似文献   

18.
《生活教育》2008,(1):68-68
2005年9月,休宁县与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携手,创办了全国首个陶行知式寄宿制平民小学,38名贫困学生成为平民小学的第一批学生。学校秉承"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的校训。和一般学校不同  相似文献   

19.
马勇慧  郎丽 《双语学习》2007,(3M):18-18
陶行知是一位杰出的教育思想家、实践家、改革家。他在《民主教育》中指出:“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全民教育,以实现全民政治。”陶行知这一极具远见卓识的平民教育思想对我们实施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事过百年,纵然时过境迁,但陶老教育思想所具有的极大前瞻性与拓展性仍彰明较著。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地分析了晏阳初先生和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于抗战前十年间在河北省定县所开展的平民教育实验,总结了该项实验的基本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推动今后的县(含县级市、区)、镇(乡)、村的社区教育向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