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转型期以来,俄罗斯在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改革方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发展。“高等教育成本共同分担”学费制度改革便是俄罗斯高等教育经费筹措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它有力地推动了转型期俄罗斯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通过不同途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基本满足了转型期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高等教育人才的需要。我国也在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共同分担”学费制度改革,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公平地构建这种学费制度体系,俄罗斯所建立的“高等教育成本共同分担”学费制度和当下正在试验的“实名制国家财政券”改革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2.
转型期以来,俄罗斯在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改革方面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发展。"高等教育成本共同分担"学费制度改革便是俄罗斯高等教育经费筹措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它有力地推动了转型期俄罗斯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通过不同途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基本满足了转型期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高等教育人才的需要。我国也在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共同分担"学费制度改革,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公平地构建这种学费制度体系,俄罗斯所建立的"高等教育成本共同分担"学费制度和当下正在试验的"实名制国家财政券"改革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3.
刘牧 《高教探索》2006,(6):36-40
自我国实行高等教育成本个人分担政策以来,对增加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扩大高等教育供给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由于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中较多的考虑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和经费投入的不足,以及受教育者的成本分担,较少兼顾到中低收入家庭和弱势群体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及其由此产生的教育公平,使得我国公民接受高等教育时所要交纳的学费逐年上升,这已经成为影响教育公平的重大问题。本文拟就对我国实行高等教育成本个人分担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对这一政策的完善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试论高等教育的成本补偿 政策对社会公平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统包统配制度。这一制度下的一个重要政策是:高等教育的办学经费完全由国家负担,学生和用人单位不必分担高等教育的成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高等教育的统包统配制度不再与我国的经济体制相适应,高等教育经费不应完全由国家承担,必须实行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政策。但是,一些人士对实行成本补偿政策后的社会公平问题存在担忧。本文所要阐述的观点是,只要采取相应措施,实行成本补偿政策将对社会公平起促进作用。一、实行成本补偿,将促进公共教育经费在全社会的分配更加公平如果不实行…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成本指的是社会直接成本。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理论依据是:1.利益与能力原则;2.人力资本理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现实依据是:1.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2.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为受教育个人(家庭)补偿高等教育成本提供了经济保证;3.高等教育受益各方对高等教育成本进行分担与补偿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相似文献   

6.
文章拟从介绍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入手,深入剖析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经费来源中成本分担的现状及其特点,阐述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主体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提出合理确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试论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与补偿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政策的实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实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政策,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化。根据我国实行“主辅结合型”的教育体制情况,高等教育宜实行成本分担与补偿政策。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的实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揭示教育成本及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涵义入手,较为系统地阐明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内容及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依据。分析了江西省实行教育成本分担的客观必然性及现实可能性,并从江西省具体情况出发,提出了合理分担高等教育成本机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中存在的偏差及纠正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已开始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主要从政府以及高职院校两方面出发,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中存在的偏差加以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纠正偏差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民办高等教育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根据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和民办高等教育的准公共性质,政府财政经费应是民办高等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文章从政府在民办高等教育筹资中的重要作用出发,在比较研究国外政府扶持策略的基础上,探讨我国扶持民办高等教育经费的政府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我国教育预算监督和评价演变的过程,1997年以来我国和北京市教育预算监督条例的沿革,以及对国内学者在教育预算监督和评价上做出的研究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教育预算监督和评价的现状等进行说明,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国际化与高等教育交流:香港的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许多新兴国家和地区的政府近年来都纷纷起草教育改革蓝图,并出台一系列针对教育体制改革的措施。香港特别行政区也把教育作为一项优先发展的公共政策,以增强本地公民的全球竞争力。在认识到人力资源是特别行政区拥有的唯一资源后,香港特区政府亦斥巨资投资教育。尽管特别行政区目前面临严重的预算赤字,但教育仍占到2004-2005年政府预算公共支出的最大份额22.5%。本文着重对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香港特别行政区采取怎样的措施来改善其高等教育体制,以及香港的大学如何与海外大学加强学术交流,以增强本港大学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主要在探讨80年代至今,台湾地区高等教育财政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及所采取的因应措施。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在90年代逐渐迈向普及化后,在财政困窘下,一方面是政府对大学的补助款逐年减少,一方面是大学体认到市场的优势,以市场的利基舒缓财政的压力,形成政府、市场与大学财政良性的互动关系。政府对大学财政的改革所采取的作为是:(一)以教学需求为导向,改变经费分配机制;(二)推动实施校务基金,协助公立大学财务自主;(三)对私立大学提供奖补助的经费;(四)5年500亿竞争性补助款的分配。至于市场对大学财政改革的影响,是1990年开始实施"大学弹性调整学费",除由政府订定每年收费标准外,大学按需求有10%上限的调整学费空间。对于学费征收,政府给大学自主的空间有限,学费对公私立大学有"市场失灵"的现象。所以,台湾地区公私立大学财政改革的作为仍以政府主导为主,市场的利基发挥的功能有限。最后,本文对台湾地区公私立大学未来财源筹措途径提出若干策略,作为改进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ole that state spending on higher education capital outlays plays in state budgets by considering the functional form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spending on higher education capital outlays and four types of state expenditures. Three possible functional forms are tested: a linear model, a quadratic model, and the balance wheel model. The balance wheel model posits that in good economic times, higher education is funded at a higher rate than other state budget categories. In bad economic times, higher education is often one of the first state budget categories to be cut and is cut more deeply than other state budget categories due, in part, to its ability to tap into alternative revenue streams. We find that capital outlays do not conform to the balance wheel model. Instead they appear to have a quadratic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state budget categories. We discuss the policy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for both higher education leaders and state policymakers.  相似文献   

15.
关于加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财务预算是高校进行经济活动的前提和依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高校的财务管理体制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下,加强预算分级管理更为关键.加强高校预算分级管理应从加强组织制度建设、科学合理编制预算、强化预算执行日常管理、健全内审制度及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远程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马丁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阶段论出发,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2010年进入大众化目标以及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提出实施远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一条投资少、效益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高等教育财政总量有限的条件下,提高经费使用效率是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机制改革的重要取向。因此,改变我国以计划性分配为特征的投入拨款模式,加大绩效拨款的权重,引入竞争机制,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改革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国家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加大。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迅速,但在预算管理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按照公共财政管理要求,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实施预算绩效考核,有利于高职院校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强化财务管理能力,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预算经费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9.
随着民众追求高层次教育需求的增强,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张,有限的高等教育公共财政日趋紧张。在这种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实行成本分担不仅有利于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创新,还有利于扩大研究生的教育规模,同时也符合国际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Decentralization in the education system has become a trend in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However, it is not a solution to the many problems in education faced by these countries. One of the adverse effects of decentralization is disparity between regions or schools in terms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This paper offers a justification for such a view by studying the case of the Indonesian education system. Data was collected from about 5,000 Sekolah Lanjutan Tingkat Pertama (SLTP) schools (junior secondary schools). The method of covariance structure analysis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influences and effects of factors related to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upon educational outcome, and to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decentralization in Indonesia. The main finding of this research is that increase in the school budget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and leads to higher test scores and lower dropout rates. Such positive results, however, turned out to be less significa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ctors became weaker, during the period after decentralization had started. This was particularly the case for the group of schools whose budget level was relatively small. Therefore, there is a need to consider measures aimed at correcting the disparity between schools as well as reg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