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测控系统原理与设计"课程是高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重要的综合性、应用型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本文在分析该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不足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学科竞赛与创新项目联合推动的研讨型教学模式改革思路,并且详细介绍了教改实施过程采用的具体措施、方法。  相似文献   

2.
利用我校石油和冶金两大行业优势,在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开设独具特色的在线分析技术专业课程,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建设实验实训设施、开展过程在线分析技术的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养。实践表明:开展在线分析仪器类课程教学后,学生初步具备在线分析技术的应用能力,显现出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在线分析仪器的专业特色,有助于培养市场紧缺的在线分析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3.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现代工业技术中的重要支柱。在现代科技领域中,重大成果的取得都与测控技术分不开。因此,对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系统的改革与建设,就势在必行。该文阐述了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作用及意义,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要求以及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同时,探索了如何将现代教育理念贯彻到专业课程教育体系中,使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体系进一步满足培养21世纪新型专业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发展方向——运载器综合测试技术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开展研究工作.首先,分析了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及该专业方向的特色,提出了相应的课程体系设置思想.在此指导思想的基础上,针对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即基础课程体系设置、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实践环节课程体系设置开展研究,对课程体系设计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过程.本文所建立的课程体系将为运载器综合测试技术方向的学生提供系统的专业培养,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专业方向人才.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发展方向——运载器综合测试技术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开展研究工作。首先,分析了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及该专业方向的特色,提出了相应的课程体系设置思想。在此指导思想的基础上,针对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即基础课程体系设置、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实践环节课程体系设置开展研究,对课程体系设计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过程。本文所建立的课程体系将为运载器综合测试技术方向的学生提供系统的专业培养,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专业方向人才。  相似文献   

6.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集机、光、电技术为一体的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综合性专业之一。本文介绍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创建具有气象特色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专业课程培养体系过程中的探索与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集机、光、电技术为一体的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综合性专业之一.本文介绍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创建具有气象特色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与专业课程培养体系过程中的探索与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建设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通过三年多的建设与实践,确立了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了专业课程体系,培养了师资队伍;建成了高水平的实验实训室;并依照专业培养特色,制订了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技术》2015,(9):116-121
为服务于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文章提出了基于创客教育环境进行课程实验设计的思路,阐述了在课程教学中实施创客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结合自身实践,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Arduino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改进方案,论述了服务于实验的创客教育环境设计。最后,文章将基于Arduino设计的嵌入式服务器应用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实现了课程实验与专业应用的紧密结合。实践表明,该课程实验在加强学生专业认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进一步浓厚创新实践氛围等方面效果明显,显示出创客教育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专业导论课程对于大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针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导论课程的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对协同设计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对协同设计平台及多机网络版协同CAD系统进行了构思,重点介绍了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协同会议的工作流程,描述了系统关键模块的实现原理。提出了系统的技术实现路线。  相似文献   

12.
对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SKJ-PCI型数字随动系统的软件系统进行了重新开发,增加了各种综合设计性实验。改造后系统为学生提供了简捷方便的接口,使学生自行设计开发的控制算法能方便嵌入系统,实现如模糊控制和最小拍控制等。同时改造后系统提供了大量的帮助文档,使学生使用起来方便,快捷。文章在对原系统的不足进行分析后,介绍了改进方案和实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15.
现代设计与后现代设计是现代设计史上最重要的设计运动,它是大机器时代的生产技术与现代艺术中的客观化趋势相结合的产物。着重探讨两者面貌特征、持续时间和波及范围,对它们产生的内在动因做了简单梳理,以期找出形成的内在因素,从中吸取养分,为我所用的。  相似文献   

16.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strengthen design thinking and practice in the context of teaching through productive processes and using it to generate knowledge. The article explores three modes of inquiry inspired by Dewey and based on Schön, Barab & Squire and DiSalvo to investigate academic inquiry in design pedagogy and design thinking. These three modes are aimed at generating knowledge in three different areas: the design practice (in order to be a good designer and create good designs), a given research area, and societal issues. Based on empirical study from a design course at Aalborg University, Copenhagen, where these three modes were taught, we show the potential in using design processes as modes of academic inquiry directed toward different subjects. By teaching the implication of these modes of inquiry, students are provided with more opportunities for action as design approaches include exploring the subject through visualisation and materialisation, and the methods for knowledge production are expanded.  相似文献   

17.
素描教学,在美术与设计教育中,一直是以纯艺术为原则进行造型训练的.随着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适应设计艺术学科需要的"设计素描"应运而生.设计素描又称"结构素描",是设计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设计思维能力的基础.文章从设计素描的观察方法、训练方法等方面阐释设计素描对设计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素描教学,在美术与设计教育中,一直是以纯艺术为原则进行造型训练的。随着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适应设计艺术学科需要的"设计素描"应运而生。设计素描又称"结构素描",是设计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设计思维能力的基础。文章从设计素描的观察方法、训练方法等方面阐释设计素描对设计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邱蔚琳 《茂名学院学报》2011,21(5):79-81,86
分析了工业设计中再设计(Re-design)理念产生的背景,着重研究这一理念在设计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再设计理念对现代工业设计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设计管理作为一门新兴起的学科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的出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设计领域发展的必要手段。它对企业经营机制的制定和完善都有直接的联系。对现代设计师而言,单一自我设计已经背离了设计的含义,能够与其他人进行好的沟通与联系才能设计出适应市场经济的为人所用的产品。在培养优秀设计师的教育领域引入设计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在一系列的教育方法中培养真正为社会所需的设计师是设计管理层次的加深,也是设计管理基础性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