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设计了一套全自动化磨料射流实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以PLC为核心控制器,搭载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了调压、磨料输送、循环水等功能块一体化远程自动控制。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及总体控制方案;阐述了各功能块的硬件组成与控制原理;进行了PLC与人机界面软件结构设计。压力控制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压力调节稳定、超调量小,满足实验要求,系统操作简单,功能完善,节能高效,已用于射流技术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主要介绍了基于HMI与PLC液位监控实验系统的设计过程。详述了该实验系统的功能特点、硬件组成、HMI画面组态过程及PLC编程说明。通过实验教学的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稳定性好、重组性好、便于升级扩充等优点,非常适合学生自主动手实验,并可以此为基础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该文基于实时数字仿真器(RTDS)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研发了配电系统硬件在环仿真平台,该平台由Nova Cor仿真器、I/O、PLC、HMI触摸屏和计算机组成。Nova Cor仿真器用于模拟配电系统运行状态;I/O板卡用于数据实时交互;PLC和HMI触摸屏用于调整配电网络结构和负荷,并实时监测配电系统的运行状态。该仿真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可根据实验需要调整系统网络结构和运行参数,并通过开发相应的输入输出接口实现信息实时交互,提高了仿真平台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大多数高校PLC实验教学中实验设备利用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室的利用率低与学生想做实验却又无实验设备的矛盾、开放实验室引起较大的人力投入等问题,提出将PLC硬件设备共享,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实验。通过PLC硬件设备共享实践表明,学习课前可以验证自己的程序,课后可以进行创新性实验,为学生创新训练提供了良好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学校实验资源不足的问题,首先对原有PLC实验台进行局域网升级改造,并通过加入摄像头使其具备网络可视功能,最后利用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构建了一种可视远程PLC实验平台。介绍了PLC网络实验要求与改造前、后实验台硬件的网络拓扑结构,阐述了利用常用的市售网络产品组建的VPN网络架构与集成方法。实验平台的投入使用,使学生可以在宿舍和教室通过网络远程进行PLC编程实验,同时可通过网络摄像头观察PLC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增强现场体验感。新的实验平台不但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与开放度,而且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过程控制实验平台设计理念和思路,开发了过程控制实验平台,分为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部分。以西门子S7-200PLC为控制器,三容水箱为被控对象,构建对象柜和操控台等硬件系统,开发基于STEP7-Micro/WIN的实验项目程序,设计基于MCGS工控组态软件的实验平台监控界面,通过实时通信实现对典型生产工艺过程的监控。该实验平台可开展过程控制类相关实验,提高学生创新实验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Profibus-DP的变频控制实验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Profibus-DP通信协议,阐述了变频器和PLC的通信原理、参数设置和编程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由变频器、S7-300PLC组成的基于Profibus-DP的变频控制实验系统。介绍了实验系统的硬件组成、结构、系统功能及软件实现,简述了实验系统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优点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可编程控制器虚拟实验教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介绍了虚拟实验与仿真技术,阐述了可编程控制器(PLC)虚拟实验系统的结构组成与开发方法.通过教学实例表明,PLC虚拟实验从硬件设施、实验耗材、安全系数、维护投入和实验效果等方面均具有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9.
研究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与工业环境高度一致的Smith预估控制教学实验平台。该平台由空气混合过程、智能通道、PLC控制系统与模型计算机组成,空气混合过程和智能通道一起构成了可配置时滞的被控对象子平台,模型计算机可以完成Smith预估所需要的模型辨识实验,在两套主流PLC系统上可以进行Smith预估控制及常规控制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了所研发的平台在过程控制实验教学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测试技术与信号分析》课程实践性强的教学特点,设计开发了模块化测试系统的仿真实验平台,建立了具有液位、压力、流量和温度回路的过程检测与控制实验模型,采用PLC技术完成了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开发了基于InTouch的仿真软件,实现了系统的实时监控。测试技术仿真实验平台详细地模拟了实际工业生产的检测和控制过程,弥补了实验教学的不足,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