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解决大型综合实验平台教学设备不足的问题,将虚拟仿真技术、互联网技术与学科专业深层融合,通过Visual Components构建了汽车智能制造系统冲压、焊接、喷涂和组装等产线工艺模型,采用PLC与虚拟对象的通信,实验系统与门户网站集成共享。由贴近工程实际的3D虚拟对象代替实际生产线,基本解决了大型综合实训平台的建设难题。该实验系统推进了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  相似文献   

2.
针对PLC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用组态软件全真模拟PLC的控制对象,并基于计算机和PLC搭建了一个虚拟控制对象的PLC教学仿真实验系统。给出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的结构框图,并以3层电梯为虚拟被控对象,设计组态图形界面,建立数据库与动画连接,设置通信参数,仿真运行调试。试验结果表明:系统无需实际物理控制对象便可实现对PLC程序的调试和仿真运行。  相似文献   

3.
针对智能制造背景下教育生存与发展环境的变化,引入虚拟现实技术,重构装备制造及自动化实验教学体系。在装备制造及自动化虚拟仿真实验体系建设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以机械系统构成原理构建虚拟仿真实验体系,以企业的技术业务流程整合教学资源,以企业岗位技术要求开发实验教学项目,形成完善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体系。以"时间、空间、资源"三维共享为目标,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服务于新时代要求下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PLC教学和实训过程中存在工业现场感不强、工业场景无法自主设计等不足,利用智能制造数字化设计虚拟仿真软件进行PLC教学与实训,该仿真软件能满足学生深入现场场景和自主设计相关场景的需求,更面向真实现场工况。通过详细介绍装配流水线的PLC实验和实训流程,阐述了智能制造数字化设计SFB虚拟仿真软件的实验和实训过程。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系统检修实验教学设备投入费用高、实验室占地面积大、实验安全风险较高及不能模拟故障工况等问题,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到转向架系统检修实验教学中,设计了虚拟仿真实验体系框架,综合运用多媒体动画技术、仿真技术、网络技术开发出虚拟仿真实验资源。客户端软件和服务器之间采用TCP/IP协议进行通信,保证教学资源远程在线访问的实时性与保密性。  相似文献   

6.
专业实验室开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以行业认证培训为基点,探讨了专业实验室的有效开放和实验教学资源的共享。通过积累和整合虚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了虚实结合的仿真实验系统,完善了虚拟实验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健全专业实验室开放运行机制,实现了专业实验室的远程开放,并积极地探索了专业实验开放运行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新能源智能微网并入配电网的仿真实验系统构建方法。该仿真实验系统能与智能微网实验室、电气自动化实验室的实际设备相互配合,解决了无法对实际电网进行危险性实验的难题。探讨了该仿真实验系统在科研中的应用及其对探索型实验教学改革的助益。通过实验教学实践表明,该仿真实验系统为新兴特色专业的建设提供了较好的支撑,促成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成果,所提出的构建方法具有较好的推广性。  相似文献   

8.
矿冶工业中涉及较多的高能耗、高消耗、高污染和高危险性化学过程,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可以开展在实验室无法完成的实验,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中南大学矿冶工程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根据学科特点,通过课程体系、实验项目、网络实验平台、虚拟仿真实验室、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的统筹规划和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矿冶工程化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学校虚拟实验资源的整合及进一步完善现有实验教学体系,设计开发了高校虚拟实验平台,并依托山东大学综合实验楼进行了平台建设实践。该系统平台由虚拟实验室和网络管理系统组成。虚拟实验室通过基于图像的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网络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库设计和网页设计实现。将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相结合,从而生成了交互式的虚拟实验室数据文件,并可以输出为网络浏览格式。通过该平台设计实现对综合实验楼及各实验室的虚拟漫游,实现对全校虚拟实验资源的整合,不仅有利于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且可以填补山东大学虚拟实验平台建设方面的空白。  相似文献   

10.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主要是在现有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基础上继续探索创新,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共享和开放模式。吉林大学物联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充分发挥国家级计算机实验中心优势,依据虚实结合和能实不虚的原则,利用实验中心已有实验设备和资源,构建逼真的虚拟实验教学课程。物联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了包含无线传感器网络仿真实验、RFID标签设计与应用场景虚拟仿真实验和物联网综合应用虚拟实验等12门虚拟仿真实验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