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光学演示实验常常因为光学元件之间不匹配、光路调节不方便、光线不清晰等因素而影响实验效果。为了提高光学实验的可信度和可见度,使光学实验系列化,笔者设计自制了一套以“激光教鞭”(1aser point,以激光二极管为主要部件)作为光源的光学系列实验演示装置,用以演示“光的反射定律”、“光路的可逆性”、“光的折射”、“全反射”、“光的干涉和衍射”等系列演示实验。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性强,光线清晰,实验效果显著,可连续重复实验。把装置放在“实物展台”上进行实物投影,光路可以清晰放大地投射到银幕上。  相似文献   

2.
利用报废的打印机,设计制作了一套既能精确测量又有良好演示效果的多普勒效应实验装置,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叙述了多普勒效应测速原理,介绍了实验装置结构,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利用激光笔和L形镜片等自制可清晰显示光路的几何光学专用激光源.本光源经济实用、演示效果良好,既可用于演示实验,也可用于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研究性学习.将激光源和自制的多功能“反射、折射和全反射”演示仪、光纤通信演示装置等器材用于光的折射、全反射等实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光学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中较难完成好的实验,一般要在暗室中进行,否则很难清楚地演示出光路。使用激光器以后,实验可在一般教室内完成,但激光光束较窄,要将显示光路的光屏与光束调整在同一平面内较为费事。为此,我们利用了光在胶体溶液中的丁德尔散射,将激光射在胶体溶液中,演示各种实验,这样不用调平面,光路能极清楚地显示出来,下面以初三教材为例简单说明一下。  相似文献   

5.
根据多普勒效应基本原理,利用超声波作为信号源制作了多普勒效应演示仪.利用40 kHz超声波作为信号源,具有频率高、方向性好、发射功率高、不易受干扰等优点,能够在有限的教室空间里实现多普勒效应演示.理论证明,速度为340 m/s的超声波,当物体的运动速度在1~2 m/s变化时,差频的变化范围约为120 ~240 Hz,人耳就能很容易感受到多普勒效应.同时,该仪器还具有制作简单、易携带的优点,并自带测距、测速等附加功能.  相似文献   

6.
光学系列实验演示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几何光学实验光源常采用卤钨灯泡作为光源 ,运用这种光源 ,调整不方便 ,亮度有限 ,短时间工作就会产生较高温度 ,容易烫伤操作者或观察者 ,且灯泡的使用寿命也较短 ,需要经常更换 .最近市场上出售一种以激光二极管为主要部件为“激光教鞭”,造价较低 ,为了提高系列光学实验的可信度和可见度 ,笔者设计自制了一套以激光教鞭为光源的投影式光学系列实验演示盘 ,用于演示“光的折射现象”、“全反射现象”、“折射率的测定”、“三棱镜改变光路”、“光的干涉与衍射”、“光路的可逆性”等系列演示实验 .仪器结构简单 ,操作性强 ,提高了…  相似文献   

7.
常规的光现象演示实验装置多为平面光的演示,不利于学生对光现象的深入理解。为解决不足,设计了用两束高速旋转的激光作为立体光源,用超声雾化器产生的水雾显示光路,呈现出真实的立体光现象。新教具能够一体化地完成光现象的多个实验,既可以用平面光进行简单的探究,又可以用立体光显示复杂光路,具有操作便捷、探究高效、可视性强、实验现象明显等优点,便于教师的演示和学生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多普勒效应演示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蜂鸣器转动时声音大小变化,会对学生认识多普勒效应造成一定干扰,针对这一问题,对教材中多普勒效应演示实验进行定量分析,探究影响学生观察实验的因素,提出基于同屏技术与智能手机音频分析软件的演示实验方案,以排除声音响度的干扰,直观展示多普勒效应。  相似文献   

9.
传统方法利用发波水槽装置演示水波的干涉现象,对于机械波干涉现象的演示较为单一,仅演示了横波的干涉衍射现象.本文利用纹影法将原本难以理解的纵波干涉现象直观可视化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突破了教材中没有声波干涉演示实验的局限性,丰富了教材上对声波干涉现象的实例展示.该实验有利于降低教学难度,提升学生对波的干涉衍射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波的干涉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这是由于波的干涉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在用水波槽做演示实验时,经投影仪强光显示的干涉图样效果非常差;而对相关分析中主要利用的静态干涉图样而育,水波静下来干涉也就消失了,教师只能利用课本上静态的图片来进行分析。在以往的教学中,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