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在墨西哥传出流感疫情之前,全球经济就在复苏的谷底徘徊,此前被各国政府所广为采用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刺激效应目前还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速读     
《中国新闻周刊》2010,(46):12-12,14,16,18
中国货币政策取向发生改变 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此次会议向外界释放出重要信息:2011年中国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加入"全球宽松政策俱乐部",2013年的出口、内需表现预料将好于2012年,但如果政府不积极解决多个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经济复苏恐怕将失去动力随着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叠加,中国决策层终于打开了宽松的闸门。就在美国宣布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近三个月后,12月16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为中国2013年的经济政策定下基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依然被分别表述为积极和稳健,同时也透露出某种宽松的信号:"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保  相似文献   

4.
稳定就业才能确保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负面冲击,中央政府及时出台了刺激经济的4万亿方案,随后是各个地方政府高达6万亿财政资金的跟进,规模庞大,史无前例。经济政策也调整为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结合。在这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条措施中。民生部分占到了六成,这其实是中央政府顺其民意,更是对长期以来政府  相似文献   

5.
速读     
《中国新闻周刊》2012,(6):10+12+14
焦点今年着力改善民生稳定物价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0日召开会议,讨论国务院拟提请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稿,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强调,改善民生和稳定物价依然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今年努力的方向。会议提出,要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十八大的召开。同时,会议强调今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  相似文献   

6.
近期在京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在分析当前经济形势中强调,我国经济运行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要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并根据形势变化不断丰富和完善。当前,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增多,总体形势企稳向好。主要表现在:投资增速持续加快,消费稳定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闻周刊》2008,(7):10-10
中国人民银行2月23日发布2007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报告》认为,CPI涨幅在今年上半年仍会维持在较高水平。国民经济今年仍可望保持较快增长,但随着国内外经济运行不确定性增大,经济增长可能高位趋稳并适度放缓。  相似文献   

8.
财经新闻     
中国将积极主动调整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近日,财政部部长项怀诚表示,中国政府将积极主动调整财政政策,深化财政改革,转变财政职能,加快构建公共财政体制,更好地促进中国经济和财政的可持续发展。项怀诚说,中国政府将实行适当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今年中国政府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继续发行长期建设国债1500亿元,用于在建国债项目、西部大开发项目、重点企业技术改造等。同时,中国政府还将力求保持中长期财政的可持续发展。过去四年中中国财政累计发行了51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2001年财政赤…  相似文献   

9.
投行机构普遍预计,四季度中国经济将全面企稳回升,未来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健基调,财政政策将继续通过加大政府投资和结构性减税来发挥稳增长的作用11月初的一场大风雪后,北京的最低气温一度降至零下,一夜入冬。但是,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一系列数据则在预告:中国经济可能将迎来暖冬。"虽然三季度经济增速仍处放缓过程,但放缓程度明显收窄,经济增速已经开始趋于稳定。"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近期一系列经  相似文献   

10.
速读     
《中国新闻周刊》2012,(28):12+14+16
焦点胡锦涛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研究当前经济形势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1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认为,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发展面临困难增多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速保持在预期范围之内,农业形势进一步向好,物价涨幅回落,经济结构调整继续推进。胡锦涛指出,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相似文献   

11.
我们度过了艰难的2011年,将迎来更加艰难的2012年。经济改革无捷径可走,诗意的浪漫无法解决迫在眉睫的经济转型难题。对于中国而言,经济面临双重困境:欧美债务危机导致出口下降,而国内需求短期内无法大幅提振;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拉动投资,进而拉动GDP  相似文献   

12.
马春紫 《兰台世界》2014,(11):135-136
范蠡不但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还是一位深知经商之道的理财家,在治国理财方面有着精辟的思想,后人尊称为"商圣"。他的经济思想是春秋末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作为当时知名的理财家,积极主张实行农商并重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3.
范蠡不但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还是一位深知经商之道的理财家,在治国理财方面有着精辟的思想,后人尊称为"商圣"。他的经济思想是春秋末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作为当时知名的理财家,积极主张实行农商并重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4.
回望2007年:一方面,中国经济已经保持了连续4年10%以上的增速,成为第三大出口国,外汇储备超过万亿美元,中国公司的市值开始与跨国公司比肩;另一方面,CPI上涨,经济过热阴影显现,房市和股市疯狂上涨……流动性过剩、CPI等经济学术语开始让人们耳熟能详,成为日常语汇。2007年12月3-5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8年的经济要务是双防——防通胀、防过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会议宣布,2008年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同时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此前,稳健的货币政策已经执行了10年。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宏观调控正值关键阶段,如何在新的一年以更新的思维做好新时期的经济报道,为经济建设服务,我们特组织专题探讨。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加剧,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严重挑战,党中央、国务院牢牢把握国际国内形势,运筹帷幄。沉着应对,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省委、省政府及时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精神,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认真落实中央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抢抓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机遇,按照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要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今年8月底在京召开的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增发600亿元国债用于增加固定资产投入的议案。为什么要增发600亿元国债?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举是根据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的新特点,采取进一步调整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和具体措施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金融危机仍在持续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却出现了一系列“回暖”的指标。7月3日,A股市场再次站上3000点。此前一天,北京的新“地王”再次诞生。此种经济“见底复苏”,是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结果,还是市场的自我恢复?这种恢复是否具备逆全球经济之势而涨的持续能力?很显然,对这些问题的判断,不论是来自经济学家,还是实体经济内部,答案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近年来我国出现的通货紧缩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要根本解决通货紧缩,应采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结合、加速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引导民间投资、拉动有效需求、加强结构调整、支持中小企业等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通货膨胀率到底有多高?货币政策到底是否恰当?这是刚刚过去的两会上代表们和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过去5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远低于其他新兴经济体。这或许是对的,但是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很难让人相信。如果中国CPI数据被严重压低而其他国家的数据是真实的,那么拿中国通胀率跟其他国家比是没有意义的。为什么官方通胀率让人怀疑?一个简单的判断办法是拿中国跟美国的通胀率数据做比  相似文献   

20.
陈友湖 《大观周刊》2011,(32):51-51
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都受到了滞胀威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采取了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全球经济的下滑;2009年希腊债务危机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欧洲陷入了主权债务危机之中。本文首先介绍了欧债危机及其形成原因;其次分析了未来欧元区债务危机的发展方向;最后阐述了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