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廷栋,男,1938年生于广东,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国际油菜研究咨询委员会(GCIRC)理事,日本植物工学研究所名誉主席、研究员,瑞典SWAB油菜育种顾问。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2.
《科协论坛》2014,(12):F0002-F0002
李德仁,男,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1963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航测系,1981年获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硕士学位,1985年获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学位,2008年获得苏黎世理工大学名誉博士,1988年获称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10月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湖北省科协第五、六、七届全省委员会副主席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 2 0 0 1年院士增选工作结束 ,又有5 6名科技工作者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 ,今年增选名额为 6 0名。经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四总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科协等归口初选部门的推荐和院士推荐 ,共产  相似文献   

4.
采用非参数检验以及同期群分析对1978年起接受本科教育的院士群体师承效应量化测度.研究结果显示,院士群体的师承现象普遍,具有师承关系的比例达到35.62%;师承效应能够显著缩短未来当选院士进行知识积累的时间成本、做出重大创新成果的时间以及当选院士的时滞;师生关系步长每延长一代,未来当选院士的最高学位获得年龄、获奖年龄和当选院士年龄分别降低1.35岁、1.41岁和1.28岁.师从伟大导师对精英科学家的成长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师承链系统是培养精英科学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科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58人当选200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日前结束。58名科技工作者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6.
鲤 名当时所在单位和职务、职称获刃学术称号筒况——中国科学院院长(1955年6月学部成立后又是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主任)。1953年6月 19日在布达佩斯接受匈牙利科学院授予的名誉院士证书。1953年1二月二日在北京接受保加利亚科学院授予的名誉院士证书。1954年12月28日在北京接受波兰科学院授予的院土证书。1957年9月2 H在北京接受罗马尼亚科学院授予的名誉院土证书。1958年 6月20日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1959年6月二日在北京接受苏联科学院授予的院土证书。1960年4月16日当选为捷克斯洛伐克外国院士。1961年 5月22日当选为蒙古科学院院土…  相似文献   

7.
美国国家科学院29日公布了本年度新增选的一批院上和外籍院士名单,华裔科学家胡玲和陶哲轩分别当选院士和外籍院士。  相似文献   

8.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科学精英,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以下简称TWAS院士)是一种对其学术成就的认可和荣举的象征.以当选TWAS院士的中国、印度科学家为研究样本,对该群体的基本情况(当选年龄、隶属机构)、学科分布、科研成就与国际声望进行计量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4,(3):222-226
在中国科学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经409名院士无记名投票,14名在国际上具有很高学术地位,并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外籍学者当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相似文献   

10.
闲话院士     
12月2日,中国工程院2009年院士增选结果正式对外公布,共产生48名新院士。其中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4名,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5名,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65,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6名,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6名,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6名,农业学部7名、医药卫生学部7名、工程管理学部5名。据统计,新当选院士的平均年龄为56.2岁,比2007年下降了4.4岁,其中50岁(含50岁)以下的14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表示,这是工程院历次曾选中当选院士最年轻的一次,也是新院士平均年龄首次低于60岁。  相似文献   

11.
《今日科苑》2015,(12):17-17
今天下午,中国科学院召开2015年新当选院士座谈会,记者在会上了解到,此次增选共产生61名新院士,其中女性9名,数量和比例均为规范院士增选制度以来最多的一次。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6,(5):347-349
在中国科学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10名在国际上具有很高学术地位,并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外籍学者当选为第二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相似文献   

13.
风风雨雨中,中国的院士制度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同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国把"院士"定位于最高荣誉性称号,它不仅是对科技工作者所作出成就的肯定和褒奖,也是对他们一贯坚持的高尚的学风道德的肯定和褒奖;它不但代表了一种科学精神,也代表了全社会对科学、知识、人才的尊重。通过严格程序选举出的院士,不仅是各学科最顶尖的人才,在自主创新、咨询建议、学科建设等方面也承担着重要的工作,还在推广科学知识、普及科学精神、激励人才成长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人们尊敬院士,崇拜院士;人们注目院士,学习院士;人们研究院士,呼唤院士……院士,科学家中的精英,国家最高科技水平和科技实力的象征;院士,科技工作者一项最崇高的荣誉,有志于科技事业者心中一座最为闪光的坐标。半个月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相继在北京公布。29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33人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人数达到710人,中国工程院人数达到721人。此次两院新增院士人数均创历史新低。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说:"我们设置了更高的人数限制门槛。"  相似文献   

14.
师昌绪,男,1920年出生于河北省徐水县;1945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1952年在美国欧特丹大学获冶金学博士学位,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3年,1955年回国。曾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等。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名誉所长。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15.
高金吉,1942年生,辽宁本溪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66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学院,1993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工学博士学位。1988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1992年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兼任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石油化工组组长、中国设备管理协会顾问和设备诊断工程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设备诊断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再制造分会理事长、压力容器国家安全中心和压缩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兼职教授。  相似文献   

16.
200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日前结束。58名科技工作者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17.
《今日科苑》2012,(4):6
中国工程院2011年新当选院士培训班于2012年2月24日~25日在京举行。据悉,这是中国工程院成立18年来第一次集中新当选院士举办培训班。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  相似文献   

18.
李德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石油地质学家。1922年生于上海,1945年中央大学地质系毕业。1945年至1977年在玉门、延长、大庆、四川、胜利、大港和任丘等油气田从事现场石油勘探与开发地质工作。自1978年至今,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地质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200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19.
陈予恕,工程非线性振动专家,天津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导。1931年3月29日出生于山东肥城:1956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机械系,留校工作至今;1963年获苏联科学院机械所副博士学位;1986年加拿大贵富大学访问学者;1998年当选为俄罗斯应用科学院外籍院士;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女性院士特征状况计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杨丽  徐飞 《科学学研究》2008,26(5):942-947
 本文以这一女性院士群体为样本,通过对其出生年份、出生地域、学位结构、留学状况、当选年份、当选年龄、所在学部、工作单位等要素的计量分析,总结归纳中国科学院女性院士群体的特征状况,并对其中的一些关键特征进行了初步原因探析,以期深化对中国女性科学家群体基本状况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