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饮料的预言     
效果:魔术师请一位观众上台来帮忙,他把观众让到一把椅子上坐下,背对着放有道具的桌子,这个节目的表演前提就是要这位观众看不到身后所发生的事情(图1)。魔术师告诉观众他要表演的是"预言术",他说他"已经做好了一个预言",趁台上观众看不见,他把桌上放着的用套  相似文献   

2.
表演现象:魔术师请一位观众随便拿出身上的一些小东西,把它们排在桌上,魔术师数了一下,一共是7样不同的东西。魔术师写下一个预言,折起来让另一个观众拿着。接着他把两只手分别放在两个东西上,让观众选一个,选中的被拿掉。他让观众也这么办,把两只手放在两样东西上,由魔术师来选一个拿掉,直到最后有一样东西留下来。这样东西和魔术师事先写下的预言完全相符。  相似文献   

3.
神秘的火柴     
表演现象:魔术师向观众借来一包香烟和一盒火柴,将一些火柴棍放到烟盒中,把烟盒在桌子中间放好。魔术师叫来一位观众,请他把手伸到桌下香烟盒下面的位置,魔术师把桌上的烟盒轻轻一磕,桌下观众手里竟接住了一些东西,取出来一看,是火柴棍,再看香烟盒里,原先放入的火柴已经完全没有了。火柴棍竟然透过纸包和桌面,来到了观众的手中。  相似文献   

4.
兔子的移位     
我以前曾多次说过,好的魔术应该是让效果发生在观众身上,表演魔术时,魔术师只是一个人自顾自地表演是不够的,必须和观众交流,邀请观众参与。下面将要介绍的节目正好可以满足"让魔术发生在观众手中"这一需要,这个表演我曾在做酒吧和餐桌魔术时演过多年,很受观众的欢迎。效果魔术师拿出三个海绵兔子,把两个拿起来放在左手中,一个放进右边衣袋里,但是当他打开左手时,三个兔子都出现在了手里。为了确认这一奇怪的现象,魔术师把这个过程重做了一次,结果仍然是一样,兔子从魔术师的口袋中跑到手中了,就像是一家人不愿被分开那样。最后,魔术师作了一个进一步的表演,他把一个兔子放在观众手里,自己手里拿着一个,念过咒语后,魔术师手中的兔子不见了,加入到了观众的手中。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50年代,我从日本实用百科丛书中看到,日本魔术师大野万平所著《魔术的表演方法》中载有两套数学原理的骰子魔术,很有意思,现介绍给大家。巧猜三骰点数表演:魔术师拿出三个骰子,交给一位观众,请他在魔术师看不到的情况下,将三个骰子掷出,将掷得的点数相加。然后在三个骰子中任意拿起一个,将其底部的点数加入得数内。再把这个骰子掷一次,把掷得的点数也加入得数内,不要对魔术师说出最后的得数,魔术师却会猜出。  相似文献   

6.
电子邮件     
表演现象: 魔术师拿出一副扑克牌,洗过几次,然后请观众随意抽出一张,假定是“红桃3”。  相似文献   

7.
在NBA联盟,上演过许多精彩绝伦的具有保卫性质的战役,而这里重新登上历史舞台的是一出"三双"保卫战。让我们首先来打开"黑匣子",见识一下由"飞人"乔丹和"魔术师"约翰逊主演的疯狂对飙"三双"的系列保卫战。话说那是在上个世纪的1988-1989赛季,在联合中心和斯台普斯球馆曾一度好戏连台,两位堪称NBA大师级的球星对飙"三双",可谓巅峰景象。"魔术师"在场上得分、助攻、篮板样样出众(有数据说职业生涯138次,仅次于三双之王"大O"),然而在众人皆赞"魔术师"全面之时,不想却恼了另一人,此人正是联盟里的"得分机器"乔丹。于是,好戏开始见下表:  相似文献   

8.
"傲客"是魔术师们对观看魔术时情绪对立、态度不屑、喜欢找茬捣乱的观众的特称,历史故事《左慈戏曹》上记载的曹操无疑就是这样一位"傲客",他疑心重,爱较真,超自信,不信邪,对表演神仙戏法的左慈穷追猛打,不依不饶,而故事中左慈也是毫不示弱,以高超的魔术技艺给与还击。本篇小说以魔术师的视角和语言重新讲述了这一故事,把左慈不顾生死也要"虐"到魏王的魔术师特有心理揭示得精彩传神。  相似文献   

9.
有一位年轻的魔术师,为了能使自己的表演更加稔熟,经常到闹市区表演,不收费,只要能听到观众的掌声,他就心满意足了。  相似文献   

10.
吉祥如意     
表演现象:表演者首先在现场观众中邀请一位愿意合作的朋友,请他在一张白纸上写下自己的出生日期,并将其看成一个数字,比如这位朋友出生于1985年4月23日,数字就写做"1985423"(设为a),接着麻烦他把这个数字的内部顺序进行任意调整,写出一个新的数字来,比如"9132584"(设为b)。  相似文献   

11.
《杂技与魔术》2011,(2):61-61,50
在公考热和魔术揭秘热的时代,一道公务员考试题“切中时弊”,以魔术破解为题,考人的思维推理能力,您也来试试?在一场魔术表演中,魔术师看来是随意请一位观众志愿者上台配合他的表演。根据魔术师的要求,志愿者从魔术师手中的一副扑克牌中随意抽出一张并看清楚了这张牌,但显然没有让魔术师看到这张牌。随后志愿者把这张牌插回那副扑克牌中。魔术师把扑克牌洗了几遍,又切了一遍。最后魔术师从牌叠中取出一张,志愿者确认,这就是他抽过的那一张。  相似文献   

12.
表演魔术师拿出一副扑克牌,把牌张展开了给观众看一下后,合拢放在桌上,他请左边的观众切一次牌,再让右边的观众也切一次牌,然后把牌叠翻成牌面向上在桌上展开,观众可以看到牌序的排列完全是杂乱无章的,魔术师说:"一会我背过身去,随便哪一位朋友从牌行中抽出一张牌  相似文献   

13.
马克的背影     
表演现象: "这是一个扑克牌的节目,也是一个旧时的侠盗的故事。"魔术师拿出一副扑克牌,空中有一曲背景音乐在轻轻缭绕,魔术师告诉大家:"听,这是一首曾经流行的歌曲,名字叫《马克和刀》,歌曲讲述了一个叫马克的人。他是一个既危险又充满魅力的人,他是一个强盗也是一个绅士,他经常杀人、放火,过着名声不好的生活。但是如果你了解他,就会知道他是一个好人,因为他总是为人打抱不平,总是在惩罚恶人,在他那动荡不宁的一生中,他的随身武器是一把刀。"魔术师拿出一张单面印字的名片,将稆片的反面翻过来,波观众看见名片的背面画着一把刀。  相似文献   

14.
正(该论文获评"全国优秀杂技理论作品征集活动"优秀杂技理论作品)观众在看魔术节目时,希望看到魔术师表演的节目独特、新颖,而不是各个魔术师都表演的节目千篇一律。这就要求每一位魔术师都能创作出自己的魔术节目,而不要成为昨天买道具今天就成为"魔术师"的魔术师。一个完整的魔术节目,可以说由四个部分组成:1.魔术节目的构思。构思又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意境构思,  相似文献   

15.
魔术师从钱夹里拿出一叠美钞,一张张在手里数着,都是些面值一元的美钞.一共是六张。魔术师对观众说:“不要觉得这些钱少,当年我的儿女还在读小学时,周末向我要钱,我就给她们每人一块钱,我有三个儿女,”魔术师边说边数出三张纸币放在桌上,抬头看着观众,“哈.我看有的年轻朋友在说这个爸爸是个吝啬鬼,不是啊,今天来说一块钱当然派不了多少用场,  相似文献   

16.
正上期我们讲的节目叫《命运筹码》,今天要讲的是《生肖——姓氏神猜》。一、表演过程:1,猜生肖。魔术师摆出四张卡片(图1-4),每张卡片上都有许多生肖的名字,魔术师请观众指出哪几张卡片上写有自己的生肖属相。魔术师知道他选出的卡片后,不用他再开口,马上就能准确无误地说出他的生肖是什么。这个魔术也可以将生肖属相换成星座。  相似文献   

17.
表演 魔术师向观众借来一个硬币,请他在上面签上一个记号,使这个硬币成为具有唯一性的表演物。接着魔术师用一个手帕盖着它,把它拿起来,包成包,交给观众隔着布拿着。魔术师又吹起了一个透明气球,他把气球放在手帕包的下方,让观众将手帕包放在气球上,少时,魔术师抖开手帕,硬币不见了,再一看,已经移到了气球中,仔细辨认,还真是签了名的那个,竟然进入气球又没把它弄破。  相似文献   

18.
二、心理意识错引 如果从心理学角度再深一层次地探讨“错觉”.我们可以这样描述人的思维特征:首先.每个人都存在着思维惯性,即强势惯性、前提惯性、语境惯性和群体惯性等。如果魔术师在设计魔术节目时.懂得有意识地加入引导观众思维惯性的元素,那就自然能让观众在自己心里产生“逻辑错觉”:其次.魔术师可利用人的大脑所存在的自我诱发机制.引导观众绕过理智思维途径.  相似文献   

19.
猜谜与解谜     
正猜年龄表演现象:魔术师让一位观众将自己的年龄乘以167,加上3700,然后告诉他得数的最后两位数,他就能迅速说出观众的年龄。不信,当场可以验证。例如:一位观众38岁,按要求计算为:38×167+3700=10046,得数的最后两位数是46,表演者立即说出他是38岁另一位观众是学生,17岁,按要求计算为:17×167+3700=6539得数的最后两位数是39,表演者又快速说出他是17岁,这是如何计算的呢?  相似文献   

20.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世界各国的艺术表演中都不乏爱情的表现,魔术也不例外,特别是在互动魔术中,许多年轻的魔术师喜欢加入爱情元素,比如帅气的男魔术师喜欢从观众席中请上年龄相当的美女作临时助演,对其变出玫瑰花、巧克力、红心、红唇等象征爱情的物品,或是邀其加入"一见钟情"、"心心相印"的表演情节。不过笔者也观察到,在一些国际魔术大会的国际嘉宾互动魔术表演中,这类的"表白、追求""成功率"却并不高,往往是魔术师使出浑身解数,美女却"不解风情"、没有应答,没有表示,或者只对其魔术效果表示一些认可,此时的魔术师就像是一位失恋者,表现出一脸茫然和失落……从"剧情"完美的角度讲,这种表现多少影响到了演出的效果。国际级的魔术大师在表演中"追求爱情"都屡屡碰壁,一般的魔术爱好者想用此情节表现出好的效果岂不是更像是痴人说梦?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笔者认为最主要原因是中华民族是一个含蓄的民族,对于爱情追求,女孩们往往都会表现得比较矜持。其一,魔术师对临时请上来的美女的个人情况并不了解,她是否已婚?是否已有男朋友?此刻她的男朋友(丈夫)是否正坐在观众席中,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美女不方便对魔术师的“追求”有所反应。其二,即使请上来的美女确属单身,对魔术师也有好感,但大庭广众之下也还是会不好意思,会加以婉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