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声音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人力资源建设的核心.在知识经济时代,受人爱慕和尊重的不再是拥有百万家产的富翁,而是拥有较高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人的创造性有先天生理条件,但更主要的是出于后天的培养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承担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学校应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着眼点,以知识传授为手段,以研究新问题、培养创新人才为使命.邓小平论人才时曾提出:“干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大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没有这样一大批闯将,我们就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就无法赶上更谈不上超过国际先进水平,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骨干力量,应该成为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指出:“干革命、搞建设,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没有这样一大批闯将,我们就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就无法赶上更谈不上超过国际先进水平。”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要建设高度文明的、高度民主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为了实现这个任务,就需要有成千上万的各行各业的专家,需要上百万上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我国正在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应该从小抓起。作为拥有十二年学制的北京育才学校,一直致力于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搭建平台。同时,作为北京市高中自主课程实验学校和义务教育阶段"遨游计划"学校,我们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设了更广阔的的空间。对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认识1.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特征结合我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我们总结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特征包括:智力中上,有良好的观察力、  相似文献   

4.
创新型省份是创新型国家概念的延伸和区域化的表述.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关键是人才,能否培养和拥有一大批为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智力支撑的创新创业人才,是其建设的重中之重.创新型省份建设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具有因果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创新型省份建设中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我们有珠穆朗玛峰是世界屋脊,最高点,但是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话,我想珠穆朗玛峰就不可能成为世界的屋脊,因为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四五千米,正是在这四五千米的基础上才有了珠穆朗玛峰.我想拔尖创新人才一定是在有一大批创新人才的基础上才能够成为拔尖.作为我们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来说,是要培养一大批的创新人才,然后在此基础上,拔尖人才才能脱颖而出. 下面谈一下培养创新人才应该特别关注一些什么样的素质,或者叫做要素.如果某些人才这几方面的要素特别突出,我想就具备了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有利的条件.在我看来有这样三个要素特别重要,第一个要素是执著追求,第二个要素是知识宽厚,第三个要素是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6.
时代发展需创新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是国力竞争越来越依靠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时代,是国家和民族最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时代。农村初中的基础教育任重道远,既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更好更多的具有极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又要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一大批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7.
在学校管理中以创新去实现学校管理的现代化,主动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保证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已成为校长面临的函须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高等院校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责任,是推动知识创新、原始创新的主体。"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就必须以教育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努力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9.
注重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培养全社会的创新精神,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施政的重要目标。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最关键的是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已成为学校实施新课改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在学校管理中以创新去实现学校管理的现代化,主动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保证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已成为校长面临的函须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实施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实践证明,我国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普通教育培养一批知识层次高、理论功底厚的高新知识人才,更需要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  相似文献   

12.
赖立 《继续教育》2002,16(5):42-44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高科技产业化无疑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谁掌握了科学技术,谁就掌握了经济发展的命脉。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本和源就在于人才,确切地说就是要拥有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人才是创业之本,发展之源。企业要创造辉煌,拥有一大批的高素质的科技人才是基础。一个生机勃勃的企业必然是人才集聚的企业。吸引、获得和留住人才,不仅仅靠物质、待遇,更重要的是形成人尽其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评价和培养机制,给科技人才提供事业的前景和施展才华的舞台…  相似文献   

13.
培养创新人才,既需要造就一批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更需要培养大批在生产第一线,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作为办学定位,依托上海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创新办学模式,凝炼办学特色,形成了产学研究紧密结合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现代产业培养了一大批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担负着为国家建设提供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任。当前,我国正在组织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即在宏观局面,力争到2010年前后,基本形成高效运行的国家知识创新系统及其运行机制,建设一批国际知名的知识创新基地,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  相似文献   

15.
十六大报告提出,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谁拥有未来的人才优势,谁就会赢得新的发展。临沧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新的挑战?突出构建高层次人才群体重点,加快构建临沧人才资源优势,全面建设小康。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要培养学生创新力 为了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加快“四化”建设的步伐和贯彻邓小平同志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我国亟需培养一大批有创造性的开拓型人才。学校教育工作中更应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提到:“学校的目标应当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中等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培养他们具有创新精神是完全符合他们特点的。  相似文献   

17.
有人指出,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而建设创新型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便是拥有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拥有创新能力并且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高技能科技型人才.因此,如何培养出一批符合国家需求、满足时代要求的当代大学生,便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回想当代社会发展史,不难发现,德国和日本等国在发展中后来居上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十分重视国家和高等教育中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18.
以人才为本,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得人才者,得天下。21世纪国际竞争的焦点是人才的竞争。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若干所大学之一,复旦大学肩负着知识创新、培养高层次人才、参与世界高等教育竞争的重任。复旦大学能否在新世纪保持和发展自己的优势,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以国内外知名学者、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为主的教师队伍;在于能否真正实施教育部提出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九五”期间,复旦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取得了明显成绩,初步建成了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教师2089人,其中教授492人,副教授766人…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只能受制于人。因此,教育必须培养更具创造力和锲而不舍、探究务实的人才,也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团队精神、愿意与他人合作、不断充实自我的人,更需要那些必须懂得独立自主而不随波逐流,能察省自身不足而加以克服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成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20.
人类在进入21世纪后,经济全球化和住处技术的革命使社会体系、经济体系和教育体系不断地发生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在发生变化。十六大报告中就指出:“坚持教育创新,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现代化建设需要创新人才,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创新人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需要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来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