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每当清晨,我们看到耀眼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时,你是否想过:太阳为什么会发热发光?古往今来,人们都在无休止地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古希腊神话说,有一个叫普罗米修斯的巨人,把这天上的火偷了下来。当然,古代神话不可能道出"天火"的秘密。  相似文献   

2.
<正>神话里的"神奇"神话,概念定义中两个字"神"和"话"都揭示了"神话"的特点。"神"首先可以理解为神奇。人的童年时期是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的,每天都会涌现出许许多多的问号。法国电影《蝴蝶》里的那个满脸雀斑的小女孩,每天都会向他的邻居——一个寡居老头问许许多多稀奇古怪,让人手足无措的问题:你的蝴蝶是什么品牌的?为什么太阳会下山?为什么有穷人和富人?怎样才算富有?同样,人类的童年时期也是处在丰富的新奇感中,万  相似文献   

3.
责任究竟是什么?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这就是责任。”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手把诗书游太虚,品茗赏花落棋子——这样的境界谁人不想,然而,谁人能及?不能及,是因为我们身上有太多的背负,太多的期望以及太多的责任。上古传说,天上有九个太阳,它们轮流当职,普照大地,福谙万物,履行自己的责任;后有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他们觉得有责任,于是他们去了。为什么有那么多身系天下的人名垂史册,为什么有那么多感人的故事经久流传?  相似文献   

4.
神话描写大神女娲在宇宙发生大变动,天崩地裂的时候,为了拯救人类于水火,毅然运用神力与大自然作斗争,终于将灾祸平息,使沉溺在痛苦深渊中的人类得到更生。这个神话确实象萧兵老师在“楚辞与神话”选修课里所说的那样,使人想起火山爆发和它所诱发起来的地震与海啸。然而这则神话也反映着初民的宇宙观,《楚辞与神话》讲得就太少了。初民看到天空象自己居室的圆屋顶一样,那么它一定有柱子撑着(这就是“天柱”、“鳌足”神活的依据),房子会倒、那么天不是一样会塌吗?房子会漏雨,天屋顶当然也会漏。而雨既然是从天上落  相似文献   

5.
太阳 你是不是世界上的火种 要不然 你怎么会这么热呢? 太阳 你是不是世界上的明灯 要不然 你怎么会这么亮呢? , 尹 产 雨 天上的小凋皮 是不是文惹天空爷爷生气了 要不然 习天空爷爷怎么会骂你 你怎么会掉眼泪呢太阳(外一首)@王斌宾$湖南双峰县荷叶镇中学~~  相似文献   

6.
荐书吧     
科学家解答世界之谜阅读指数★★★★★推荐指数★★★★★你喜欢恐龙,喜欢火山,也喜欢听笑话吧?一些让哲学家都会绞尽脑汁的问题,比如植物是怎么生长的,你会感到陌生吗?德国蒂宾根的孩子们就不会被这些问题吓倒,因为他们在世界上第一所儿童大学学习。德国500年名校蒂宾根大学进行了一项空前的尝试,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儿童大学,在这里有顶尖的科学家们来给你讲讲为什么恐龙会灭绝,为什么火山会喷发,还有逗人的笑话穿插其间,你一定会非常感兴趣吧?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会发笑。"笑什么?笑人类的愚蠢,笑人类的无知,笑人类的可怜,笑人类的狂妄。为什么笑?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在上帝的掌握中,一切都有定数,思考是这样,不思考也这样。一切离不开数,离不开命,离不开逻各斯。为什么要思考,做无用功?  相似文献   

8.
"太阳为什么不是方的?鱼儿为什么不和人一样行走?我们怎么就摆脱不了影子呢?……"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他们无需学习如何提出问题、如何探究内部结构、如何表达他们的发现.探究是他们天生的本能.法布尔说:"不管我们的照明灯能把光线投射到多远,照明圈外依然死死围挡着黑暗.  相似文献   

9.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们有时会感到不解:为什么他们对孩子的关心却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为什么他们认为孩子还太小,而孩子们却认为自己已经长大?这些父母可能会产生这样的困惑:难道孩子们真的不需要我们“保护”吗?在我们眼里他们还没长大呢。父母对孩子具有一定的过度保护的趋同,常常是出于认为孩子没有能力做事情,害怕孩子受到伤害,认为孩子不够成熟等原因。可是,在很多情况下,  相似文献   

10.
有位朋友读了《天上有个太阳》后问,为什么要取这样一个题目。我说,在我的心里,这些农村教师,个个都是天上的太阳。不是因为我自己是教师才这样说,而是在我看来,他们确实就像天上的太阳,把自己身上的光和热无私地献给了他们所挚爱的事业,献给了农村的孩子。他们社会地位低下,生活清贫,然而却用自己瘦弱的肩挑起了一副重担,支撑起了我们民族的大厦,他们含辛茹苦呕心沥血,先天下之忧而忧,  相似文献   

11.
"我该怎么办?为什么我怎么做都管不好班级?!""学生为什么就不听我的?"这是刚刚做班主任的老师常常向我抱怨的.他们往往放弃个人时间,精心地策划班级活动,千方百计寻找班级管理的方法,但班级纪律、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而换来的是学生一脸的无奈,这让他们感到很委屈,有人甚至因此而失去了工作的信心.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2.
“我该怎么办?为什么我怎么做都管不好班级?!”“学生为什么就不听我的?”这是刚刚做班主任的老师常常向我抱怨的。他们往往放弃个人时间,精心地策划班级活动,千方百计寻找班级管理的方法,但班级纪律、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而换来的是学生一脸的无奈,这让他们感到很委屈,有人甚至因此而失去了工作的信心。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3.
教师,作为一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更是因为他们对每一位学生如太阳般的关爱和谆谆教导。我们常常这样责备学生: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家长挣钱供你上学容易吗?别人的作业都能写完,你的作业为什么写不完?你怎么又迟到了?别人能考好,你怎么就考不好?现在不好好学习,明天怎么生存?我以前以为这就是爱。这里面包含了老师们的含辛茹苦和谆谆教诲。但透过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和感受到学生内心的痛  相似文献   

14.
在远古先民的眼中世界是由神、万物、人构成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神是绝对的主导力量,他们创造世界、化育万物,产生了一系列的神话传说。从生态的视野考察这些神话,探讨神话传说所体现的生态意识,从中吸取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智慧。  相似文献   

15.
一据佛教经典记载,当佛闭目沉思或是讲经说法的时候,美丽的花雨会从天空纷纷落下。敦煌壁画中到处有无数的花朵。既有尚未开放的花蕾,也有初绽的和怒放的鲜花,更有带着动感的,仿佛在空中飞舞一般地飘上飘下旋转着。插图1、2、3就是这些花朵的各种形态,都是想象的、虚构的,是古代人心目中的美丽的花。这些花代表所谓天花、天莲花、天上宝莲花等神花异卉的,与现实中莲花的形状没有丝毫相象之处。大概古代的怫教徒们认为天上世界里浮生着这样的花吧。  相似文献   

16.
深秋艳阳     
<正>在夏天恼人的骄阳,一到了深秋,就有了艳的感觉。在深秋的艳阳之下,不会再有人讨厌那个大火球,阳光给人以适度的温暖,绝不会令人流出又臭又腻的汗,而给人以秋天特有的气味和舒畅。不就是那个太阳吗?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不可能有第二个太阳,但同一个太阳,为什么就有那么巨大的分别,像是两个太阳一样?太阳没有变,来来去去都是那一个,变的,是人的感受,人感到舒畅,阳光就变得令人舒畅;  相似文献   

17.
要教好小学自然常识课,首要的问题是培养儿童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兴趣是“内在的动力”,它能抑制疲倦,克服各种困难。教学中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熟悉的自然现象,从中提出新问题,以启发儿童学习自然课的兴趣。例如上第一课“我们周围的自然界”,教师提出:我们抬头仰望天空,能看到些什么呢?天上有火红的太阳,明亮的月亮,闪烁的群星,还有变幻无穷的风云;再看看大地又有些什么呢?地上有高大的山岳,奔腾的江河,浩荡地海洋;广阔的原野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和我们人类;沉睡的大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等矿物,这就构成了自然界。然后提出;在自然界里太阳为什么火红?月亮为什么明亮?星星为什么会闪烁?风云为什么变幻,为什么会刮风下雨?自然界与我们有什么密切关系?这时学生就会浸入沉思而想怎样解答这些问题。教师在此时就可顺势指出:学习自然课就能懂得上面所提问题的道理。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托起希望     
有人说教师是园丁,可我认为:园丁不能拯救整个人类的灵魂;有人说教师是蜡烛,可我觉得:蜡烛不能点燃所有人的心灵;有人说教师是启明星,可我感到:启明星不足已照亮整个天空。我要说:教师是太阳。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一切新的开始都源于太阳,尽管她古老,但她却永恒!没有太阳,何来万物蓬勃生长,硕果累累;没有教师炽热的爱心,何以点燃生命之火,引发智能之光。高尔基曾经说过:“单单爱孩子,母鸡也会这样做,但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确是一件伟大的公共事业。”教师之所以高尚,成为人们心中的太阳,就在于不仅爱孩子,照料孩子,还要教育孩子怎样认识世界,…  相似文献   

19.
第一课时一、揭题,质疑引导:同学们,天上有几个太阳?对呀,天上有一个太阳,那四个太阳是怎么回事呢?(板书:18四个太阳)(学生齐读两遍)面对“四个太阳”你想说些什么呢?请把你的问题记在读书卡上的“我的问题”栏里。然后,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进入有“四个太阳”的神奇世界,共同解决我们的问题。读书卡课题:四个太阳摇摇摇摇时间:问题提出者我的问题我的想法我的收获过渡:同学们填好了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四个太阳是怎么一回事。二、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郾听课文录音。2郾听完录音,你知道课文的内容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  相似文献   

20.
看了某校3个月内接受的上级行政部门评估检查的清单,感到这是典型的"折腾人"。一个小小的单位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检查评估验收呢?我们在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直接影响学校的部门或条线太多,这些部门似乎都想做些事情,但不知怎么来做,于是就想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