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语语篇分析教学是就文章整体内容进行词句解释、人物或事件推理分析和评价、总结中心思想等,其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但在教学中要辅之以必要的阅读技巧,不仅可以加快阅读速度,而且可以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
周少军 《学语文》2010,(3):55-55
一、通过反复阅读人物的语言,感知人物的性格 人物的语言.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直接的或间接的表白。通过反复阅读人物语言,进而体会人物的心理、精神.从而把握人物的性格。在小说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我常常要求学生反复阅读小说中的人物语言.让学生在阅读人物语言的过程中.去感知人物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3.
[阅读要求] 1、重视朗读。本单元叙述语言简洁明快、准确生动、质朴自然、耐人寻味,人物语言个性化。因此要重视反复朗读课文,通过读来感受、熟悉、理解课文,提高自己的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要带着感情去朗读课文,力求读出人物的各自表情和语气,再现作品的意境和形象。2、学会织网。织网读书法是围绕中心课题进行广泛阅读的一种阅读方法。学习本单元可以围绕某个研究性课题,或人物形象,或艺术特色,或语言特点等进行广泛阅读,收集、整理、加工,形成文字,以提高自己的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4.
【阅读策略】 微型小说又叫小小说,作者撷取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一个小片断或一两个“镜头”,以最简洁的记叙和描写来叙述事情和刻画人物。 阅读微型小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阅读经典小说可以丰富我们的阅历,提升我们的精神,净化我们的灵魂。然而如今的中学生受阅读量、阅读习惯、阅读能力、阅读环境的影响,普遍存在着与经典小说文本的隔阂。因而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以文本语言为突破口,在小说文本与阅读个体之间搭起一座解读的桥梁,使学生能够真正走进文本,贴近文本人物,感同身受地区分人物的个性差异、体会人物所处的环境、理解人物的命运,并最终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6.
人物是文本的灵魂。解读文本首先要解读好人物。人物的解读可以多角度地、多创意地展开,拓展思维空间,提高解读质量,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一、多元解读式解读——剖析人物  相似文献   

7.
人物和事件是名著阅读的两个重要着力点,从小说事件透视人物及其关系,既可以了解事件全貌,又可以从侧面观察诸多人物在事件中的独特表现。以《红楼梦》中的“宝玉挨打”事件为例,通过对这一事件的阅读和分析,可以窥见作者将看似头绪纷乱的人和事巧妙地编织在一起的叙事能力与结构艺术。  相似文献   

8.
阅读沙威     
阅读是一种习惯。深夜灯下,信手翻开枕边的书卷,伴随着幽幽清香,思绪轻轻飞扬起来;阅读是一种气度。“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点点阅读也许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眼光;阅读是一种品味。生活万象与世间百态,人性纷繁与情怀万千,点滴融汇于字里行间,渗透出或甜或苦的滋味。就像酒是越喝越暖一样,阅读可以让生命越来越厚重。在浩瀚的书海中,也许我们可以这样阅读……人物——高尚的卑微的,伟大的渺小的,漂亮的丑陋的,复杂的简单的,没有什么比我们人类自身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9.
“论赞”是史书的一种体裁,用以阐发作者或注家对人物、事件的评论,如《左传》中的“君子日”,《史记》每篇末的“太史公日”等。研究《史记》人物传记的特点,可以依据高中生认知和学习的特点,选择从研读“论赞”部分切入,用中心问题做阅读的线索,引发学生对所读人物的兴趣,从而指导学生在深度阅读中体会《史记》的价值,培养学生文言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教会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些阅读方法主要有:读记法。读记就是阅读时记笔记或作记号。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应要求学生作读书摘要,写读后感或短评,摘抄好的词语及名言佳句,在重点词语上画线或符号,在空白处写评注等。人物评析法。教师应引导学生评析书中的人物,让学生辨析什么是真后康,什么是假、恶、丑。这样,学生在阅读时,木仅了解了故事情节,还能对书中的人物言行作出评价,分清…  相似文献   

11.
主题阅读可以分为人物主题、思想主题和文学主题阅读。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介绍了不同主题阅读的方法和教学思路。阅读教学可以塑造学生的人格,对小学生培养健全人格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阶段阅读小说,主要从情节、人物、环境三个部分人手,或欣赏其情节的精彩,或品评人物之生动,或感受环境之涵义,并且从中抽象出小说的主题思想.初中学生小说阅读的知识正是从这几方面建构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小说阅读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即如何使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小说阅读的意义,形成阅读的动力,进而操练分析小说的基本方法。文章指出,自18世纪以来,小说成为日常或私人情感最主要的载体。小说通过虚构人物首先指出言行与情感的分离,以及叙述声音与人物内心的不对等,因此考察情感与叙事语言形式的关系应该成为小说阅读的主要目标。实现这个目标有几条基本思路,包括本文提到的关键词梳理、句式分析和叙事视角及结构分析等手段。接触长篇小说的时候,学生可以先读一到两章,教师以此为基础演示几种阅读方法,学生领会后可以在自己接下来的阅读中加以实践。教学经验证明,用这个程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阅读写人的文章时,我们必须依照写人文章的方法、特点来读,也就是要抓住以下几点:一是弄清写的人物是谁;二是读懂文章主人公有怎样的特点或精神品质;三是结合文中关于人物动作、外貌、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感受人物的个性特点、精神品质,体会作者这样写的意图。四是分析作者选择了哪些材料(或事件)来表现人物?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分析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技巧以及作者在语言表达上所采取的一些手段,在表现人物上所起的作用,抓住以上几点,我们就可以读懂写人的文章了。新课标·五年级同步阅读训练 (五)怎样读懂写人的文章…  相似文献   

15.
阅读六法     
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十分重要。阅读的主要方法有;一是预读法。这是在空闲时对课外读物进行涉猎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快速地翻阅全书或全文,熟悉其中的重要人物、时间、地点、体裁、主要事件和情节,看清序文、前言、作者的话,目录及综述性的段落,这样可以让学生只用一般人十分之一的时间,获得该书或该文将近一半的信息。二是交叉法。这是把不同的读物放在一起学习的阅读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同时读不同文体、不同风格、内容各异的材料、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享受阅读  相似文献   

16.
提起文学作品中的线索,大家并不陌生。它可以是一个人物或一个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件或一个地点,还可以是一个时间或一种感情。它贯穿全文,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主题深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篇作品一条线索,阅读者较容易把握,如果一篇作品中有两条线索,那就增加了阅读的难度。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的学习变得越来越 重要。而学习语文离不开阅读,阅读也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不 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现在越来越倡导整本书阅读,通过读整 本书,把握书中的人物特点以及书中所蕴含的内涵。对于一些 经典阅读,学生都可以通过整本书阅读来把握人物以及情节 等。本文以《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为例,从当前学生的阅读情 况以及整本书阅读的策略两方面分析和介绍了整本书阅读的 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场景或场面描写,是小说刻画人物、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主旨意蕴的重要手段.而且,场景描写是小说情节中最富有戏剧性的部分,可以将人物、事件、环境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让小说的情节更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红楼梦》中的场景描写非常突出,这些场景往往时机特殊、人物众多、气氛热烈,不仅可以突出展现人物思想性格的特点,同时也便于集中揭示出人物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作者往往通过对这些画面的描写,来寄寓或表达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意蕴,从而使场景描写更加意味深长.可以将鉴赏场景描写作为实施《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重要切入点,从作者传神的描写中领悟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意蕴.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可谓"水乳交融".阅读,可以品味文中的语言、人物、结构和表现手法等,而写作则是运用准确的语言、典型的人物、精巧的构思和恰当的表现手法来表达主旨.为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二者的关系进行创新性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20.
点睛之语: 文言文语段阅读有三个关键:1.通读原文,弄清文中写到了哪些人,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有哪些,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的关系如何,是正面衬托还是反面衬托,亦或仅仅是相关事件涉及到而已。弄清文中写了哪些事,这些事反映了人物的哪些特点(或性格特征),反映的人物特点又有哪些方面,其中主要方面是什么。2.答题时结束对原材料的初步阅读,先做最后一题,即“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