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63页例1(不进位). 二、教学准备课件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1.教学目标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它主要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它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后,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就迎刃而解了,还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这样就把几百几十加几十转化成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有利于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能力.2.珠算加、减法珠算具有直观性,但是由于算盘上一个珠表示5,又有一定的抽象性.考虑到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接受能力有限,教材在编排上采取小步子,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本单元先教学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信减法.不进位加法(1)和不退位减法(1),都是可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四册第六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是在学生掌握了百以内加、减法,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一)以及二、三位数的珠算加、减法,口算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下面谈谈备课的一些设想: 一、切实把握新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意图 1.继承现行教材优点,科学安排教学顺序。新教材在编写时能注意继承现行教材中一些较好的做法,如万以内笔算加、减法分开编排,先出现不进位加(不退位减),后出现进位加(退位减),对后  相似文献   

4.
1.如何教学“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十几减几”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二册第一单元第15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十几减几(不退位),初步感知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这样就巩固了20以内的进位加,为今后学生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打下了良好基础。教学时应主要做好以下几点:(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计算教学往往只重视算理和算法及技能训练,而忽视与具体情境的结合,使计算教学变成枯燥的训练。教师应努力改变这一状况,利用画面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  相似文献   

5.
犤教学内容犦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0~31页的内容。犤教材简析犦这部分教材教学的是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是在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教学的。例题在计算过程中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满10进1”的方法;二是在进位加法的笔算过程中领悟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试一试”让学生在例题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探索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给了学生探索交流的空间。“想想做做”先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笔算方法,再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犤教学目标犦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教材第74页)。二、教材解读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是在学生会做表内乘法,掌握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本节课主要学习的是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并引出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为后面的不连续进位、连续进位和一个因数中间与末尾有0的乘法做好铺垫。同时,乘法的掌握程度还会影响后继的除法的学习。  相似文献   

7.
一、学生在多位数乘法竖式计算当中出现的进位错误类型一般来说,通过适当训练,运用竖式来计算乘法,绝大多数小学生都能掌握。但是,在教学中我们还是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的计算难以过关。以下是我们通过调研分别属于不同城市的三所小学当中的9名即将进入四年级下学期的学生的平时作业即测试卷等作品,梳理出来的他们在多位数乘法竖式计算中出现的进位错误,主要有以下错误类型:(1)进位错算或使用时机(运算顺序)错误。如,在625×58的竖式当中,有学生是这样计算第一部分乘积的:5×8得40,向前进位4、写下0;然后是,向前面进位1,再将6与之前进上来的4相加、接着在乘积中写0;然后是6×8得到64(口诀不过关),在乘积里写下65。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二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材简析 在学习本课内容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两位数与一位数相加(不进位)的内容,有了这个基础,学生探索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时,就可以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将探索不进位加法的思路和方法迁移到新知识中来.  相似文献   

9.
“十几减几”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二册第一单元第15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十几减几(不退位),初步感知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这样就巩固了20以内的进位加,为今后学生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打下了良好基础。教学时应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了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较好地掌握口算步骤,打好口算基础,形成口算技能,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会摆学具说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道理;2会说口算步骤;3能正确口算;4培养学生的操作、语言表达和计算能力。本节课的重点是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难点是会说口算步骤。一、以旧引新加强联系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基础是20以内进位加…  相似文献   

11.
华抚  马中华 《辽宁教育》2004,(7):105-10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六册第6-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相似文献   

12.
一、内容阐述 本节主要内容有: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是以整十数加整十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做基础的。本节教材着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问题,它是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求积经过,初步掌握笔算方法和竖式书写格式,理解算理,学会"用旧知解新题"的策略。这一种技能训练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华抚  马中华 《辽宁教育》2004,(8):105-10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六册第6-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相似文献   

15.
二 20以內的加减法教材說明本章把20以內的加减法放在一章里教学,主要是为了把下进位的和进位的一位数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联系起来教学。为了分散难点,本章又分成下面四部分:1.一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2.一位数减一位数;3.一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4.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由于任何多位数加减法在計算的过程中都要分解成一位数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相似文献   

16.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数的读写和十以内加、减法计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讲一位数加一位数得数超过10的进位加法以及相应的退位减法。教学要求是: 1.使学生正确、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应用题的结构,会解答求总数和求剩余数的加、减法应用题。 这一部分内容是多位数四则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 教材中还出现少量的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的练习题,这是为了进一步  相似文献   

17.
夏老师: 100以內的口算加减法,苏教版是分三节来编排的。第一节是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第二节是两位数加一位数(包括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第三节是两位数减一位数(包括不退位减和退位减)。  相似文献   

18.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要求学生能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能熟练地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上述教学内容,教材里是按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的。分别简析如下。一、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 教材通过例1、例2(第9页)的插图和加法算式说明两位数加一位数,先要把个位  相似文献   

19.
案例:一、第一次试教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例1(不进位)、例2(一次进位)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相似文献   

20.
一、课例回放 课例一:<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二年级(下册) 这是一节随堂课,执教者是一位年轻的教师.课上,教者借助教材主题图创设了一个同学们到图书室借书的情境,引导学生根据图书室老师统计的各班借书情况提出一些数学问题,进而选择其中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的问题让学生解决,学生积极性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