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我国的文化形成和民族性格的形成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古代儒家文化对于我国企业文化和企业治理的影响,探究了如何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贵立义 《文化学刊》2011,(4):99-102
在我国古代的典籍中,经常出现"宪"与"宪法"的词语,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古代就有现代意义的宪法。现代意义的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后,已具备了制定宪法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条件,而中国古代不具备宪法产生的条件,所以我国古代典籍中出现的"宪"与"宪法"仅指一般法律,有时还指某种官职、机构等,本文逐一作了分析,它们都不具有根本法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文人集团论纲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人集团产生于先秦时期,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古代历史中始终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组织。本文旨在简明扼要地论述中国古代文人集团的基本类型、宗法特性、政治文化功能及其与文学风貌的关系,以便对中国古代文人集团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一...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阴阳和五行的产生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中国古人生活中的运用。并从中了解到阴阳五行学说的本质内涵,发现它并非故作神妙,而只是中国古人认识自然的一种方式的总结,也是中华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学说。  相似文献   

5.
哈桑  董国炎 《文化学刊》2016,(4):233-235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括文学、艺术、科技等各个方面。随着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流入阿拉伯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四大发明、茶叶、瓷器、丝绸等,对阿拉伯文化产生了极深的影响,促进了阿拉伯国家文化艺术的发展与传承。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小说家对小说的功能和价值的认识经历了多种变化,同时又有多种认识共存,如教化价值、博物价值、史鉴价值、消遣价值、娱乐审美价值等,有的是先后产生的,有的是同时共存、相互渗透的。但教化价值从小说诞生之日起一直贯穿小说价值观发展的始终,是我国古代小说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法制文明,中华法系在历史上独树一帜,曾经对东亚各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本文首先对法系的概念,中华法系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讨论,继而对中华法系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中华法系的影响和中国法制现代化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走破了59双鞋 2000年初夏,30多岁的何向阳背着行囊,沿着黄河西行,直至青海巴颜喀拉山;然后又折而东返,一直跋涉到黄河人海口——渤海湾,走破了59双鞋,行走了万里路。  相似文献   

9.
书法教育贯穿中国古代的整个教育过程,书法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唐代是中国书法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唐代书法确立了书法在我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对后世书风产生了深刻影响,而唐代书法教学也成为后世教学的楷模。  相似文献   

10.
里根的鞋     
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小时候曾到一家制鞋店定做一双鞋.鞋匠问年幼的里根:"你是想要方头鞋还是圆头鞋?"里根不知道哪种鞋适合自己,一时回答不上来.于是,鞋匠叫他回去考虑清楚后再来告诉他.过了几天,这位鞋匠在街上碰到里根,又问起鞋子的事情.里根仍然举棋不定,最后鞋匠对他说:"好吧,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两天后你来取新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叶朗先生新近选编的《文章选读》为例来讨论文风的继承和创新。由于今人不容易与古代经典、外国经典产生存在的呼应,我们可以尝试通过时代与地域切近的经典,来使自己远离鄙俗文风,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学术界不断讨论中国传统科技问题。主要论题有 :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 ?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对科学有什么样的影响 ?是阻碍还是促进 ?关于这些问题 ,在讨论“李约瑟难题”时 ,则有较多的涉及。李约瑟在深入研究中国的科学技术史中发现中国古代科技相当发达 ,特别是在十五世纪以前 ,中国科技遥遥领先 ,是西方所望尘莫及的。但是在十五世纪以后 ,世界近代科学没有产生于中国 ,却产生于西方 ,觉得不好理解 ,成为他的难题。因此称为“李约瑟难题”。这个难题成为诸多科学史界以及文化界人士关注的问…  相似文献   

13.
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世界工业化的进程,随后,西欧北美迅速实现工业化,人类走向工业文明新时代.但是,中国仍然按照老路子发展.20世纪30年代,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悉心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提出著名的“李约琴问题”,或“李约瑟难题”.他提出,公元11世纪,中国(宋代)的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世界的顶峰,但是,“为什么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工业革命却没有发端于中国?”或“中国的封建社会比欧洲国家早了近1000年,何以资本主义文明产生于西方而不是产生于中国?”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问题”.  相似文献   

14.
"响搨",一种特殊的摹搨方式,我国古代书法复制的绝技,是雕版印刷术产生之前人们用以复制字画的常用手段。"响搨"不同于传拓,更不是一般的临摹,它有一套特殊的操作流程,但在后世的记载和研究中,它们之间的界限一直很模糊。本文将梳理"响搨"之法在古文献中的记载,明确其区别于传拓的特殊技法。针对以往学界"传拓始于唐代"说,笔者有不同看法,传拓产生当在北魏至唐代这一时期,且在古代石经等金石刻物的复制上,传拓早于"响搨"。  相似文献   

15.
王洪友 《职业圈》2007,(9X):76-76,126
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即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我国尚处在发展阶段。因起步较晚,发展较快,确实为传统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大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但在认识与实践中却暴露出一些诸如课件使用过多、制作过于华丽、淡化传统教学的特色和优势、授课内容重点不突出、偏面追求艺术性和技术性而忽视了教学性等诸多问题。文章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即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我国尚处在发展阶段.因起步较晚,发展较快,确实为传统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大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但在认识与实践中却暴露出一些诸如课件使用过多、制作过于华丽、淡化传统教学的特色和优势、授课内容重点不突出、偏面追求艺术性和技术性而忽视了教学性等诸多问题.文章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本汉(Klas Bernhard Johannes Karlgren1889—1978)不仅是本世纪以来瑞典最杰出的学者,也是西方世界最优秀的汉学家。高本汉以毕生精力研治中国文化,尤其致力于汉语音韵训诂的探究,他花费数十年时间,根据古代韵书、韵图和现代汉语方言,以及日本、越南、朝鲜诸国语言中汉语借词的译音,重新构拟了以唐代长安方言为基础的中古汉语语音系统。此外,他以不倦的热情,涉猎了中国古代文化研究的大部分领域,在青铜器研究、古籍整理与译介、古代文献辨伪等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科学方法和思想观念对同时代中国学者的学术研究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张霞  朱志先 《文化学刊》2012,(3):173-176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已经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在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理论构建和批评史的研究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果。而《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论纲》首次以"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冠名,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理论内容及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蒙学教材《三字经》结合了识字教育、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和方法教育,体现了机械性与社会化的完美统一。《三字经》是依据科学的方法,它所秉承的人文思想与社会历史主流相符。尽管其文本以过去时代品牌为标志,但它的文字概念和思想的本质仍然可以为语文教材的革新和编写提供极其丰富的营养和参考。蒙学教材《三字经》创刊后,不仅对中国古代的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包含的教育理念仍然对现代教学和教材编写有深刻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鞋履史话     
在丰富多彩的中国服饰文化中,鞋履文化是可以自成体系的。对中国鞋履进行文化寻根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话题。古人将服饰分为上衣、下衣、足衣三类,“足衣”即鞋袜。古汉语中的“袜”字同“鞋”字一样,形体中也含有“革”字。“革”的本义即鞣过的兽皮。“鞋、袜”二字中均含有“革”字,表明造字之初的那个年代,它们都与皮革有关。其实,最原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