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蚕》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尽管三年级还不要求学生归纳中心思想,但是如果对它的主题思想缺乏认识,学生也就不容易正确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文章通过记叙母亲养蚕的艰辛,赞颂了母亲对儿女深沉的爱,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的怀念和爱戴之情,是一首伟大母爱的颂歌。从课文内容来看,作者详细地描写了母亲养蚕的过程和种种艰辛,把母亲一颗爱子的拳拳之心,呈现在读者面前,伟大的母爱,是母亲不辞劳累的动力。从母亲的神态来看,为什么当蚕儿生命开始后,她是“微笑着”把这些小生命抖落在小匾里呢?是因为这小生命的诞生,使母亲的心中升起了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目的1、学会生字词;能用“照例”、“总要”造句。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母亲”养蚕的辛苦。(教学重点)3、学习课文按喂养春蚕的顺序有条理地叙述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3.
五年制第六册14课和六年制第七册8课《春蚕》,是茅盾先生的名作。虽然大量篇幅是描述蚕儿从孵化出来到结茧上山的全过程,但实际上却是在着力表现母亲花费的心血,陈述“我”对母亲的崇敬和怀念,是一篇描写细腻、借事抒情的好文章。可是认真推敲起来,该文有两处的数词,用得不够妥当。第一是第二自然段第一句“我家门口有几株桑树”中街“几”,查字典,它表示两种意思:在疑问句中,是作为“多少”的疑问词;在陈述句中,是表示“不定的数目”的数词。显然,课文中的“几”是表示“不定的数目”的,按照习惯,它表示“十以下”,因为给人只是“不太多”的感觉。但是,课文中间却说“我家”养了“几张蚕种”的蚕儿。这就与前面产生了矛盾:一张蚕种的蚕儿至少要百十株大桑树才能保证桑叶供应,几  相似文献   

4.
《春蚕》塑造了一个为了子女而含辛茹苦的母亲形象。教学时,可抓住课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 一、扣题理线索。 在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后,可扣题思考:母亲为什么养蚕?蚕的生命是怎样开始的?蚕上“山”前怎样喂养?蚕结茧后还要做哪些事情?从而划分文章的段落,理清文章的条理。  相似文献   

5.
《春蚕》是著名作家巴金的文章 ,多少年来一直被选入小学中年级语文教材。文中具体地讲述了一位勤劳的母亲饲养春蚕的全过程 ,字里行间充分反映了母亲养蚕挣钱的辛苦。课文的篇章结构条理清晰 ,层次分明 ,贴近学生的认知实际 ,遣词造句通俗平实 ,浅显易懂 ,读来朗朗上口 ,确实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课文。随着农村改革政策的放宽 ,许多村里发展了养蚕业 ,使我有机会亲眼看到了村民养蚕的情况。懂得了一些养蚕的知识 ,发现《春蚕》里讲的养蚕方法与现实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因此 ,在教学时有必要作些补正。一、蚕儿孵化。《春蚕》中有这样的叙…  相似文献   

6.
《春蚕》一课的理解和教学建议吉林省教育学院邓治安一、内容理解《春蚕》一课通过母亲为了给子女筹集学费而不辞劳苦地养蚕的事,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真挚的爱和“我”怀念母亲、爱戴母亲的思想感情。文章共写了九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养蚕季节怀念母亲;第二自然段讲母...  相似文献   

7.
比较可以显示事物的异同,突出事物的特点,有利于揭示事物的内部规律。阅读教学运用比较的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迅速深刻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而且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读写能力,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发展。一、不同课文可比因素的比较 1.标题的比较。《蚕姑娘》和《春蚕》都是以蚕这种小动物的名称来作标题的,仅从字面看,两篇课文的标题似无多大差别。然而《蚕姑娘》用的拟人手法,把蚕当做人来写,文章也用这种手法介绍了蚕的生长发育过程,显得亲切自然,饶有趣味。而《春蚕》用的是双关手法,题意既指蚕,又指养蚕的母亲,文章也以蚕和母亲两条线索并行而以后者为主展  相似文献   

8.
《春蚕》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课文记叙了解放前母亲为供子女上学而辛劳养蚕的经过,赞美了母亲像春蚕一样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课文题目取名为“春蚕”,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春蚕到死丝方尽”正是对母亲高贵品质的真实写照。一、揭示...  相似文献   

9.
语言文字训练与文道统一──《春蚕》教学浅谈重庆市石桥铺小学卢静一、钻研教材,探究“文道”统一中“文”的特点。《春蚕》讲迹解放前母亲在春天里养蚕为儿女交学费的事,表现了母亲勤劳无私的慈母之心。读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这与《春蚕》语言文字的表达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0.
人们习惯把教师比作“春蚕”,不言而喻,这是对教师职业的歌颂与赞美。多年以来,我们的教师无怨无悔地把自己当作“蚕”,沿着一条一成不变的发展轨迹,蜕皮、成长、缚茧,把自己牢牢地圈在了“茧”中。笔者这样说,并不是批判对“春蚕”的褒扬之意,而是认为当前教育的快速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一、析课题《春蚕》(第七册),这个课题属于写物范畴。但是,课文却是忆母亲,追述母亲“靠养蚕换点儿钱,给我们姐弟俩交学费”的事情。那么,作者为什么要以《春蚕》为课题呢?我认为:课文是以春蚕的生长、结茧过程为线索,表现母亲在养蚕过程中的辛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上,我与学生一起学习《春蚕》一文。随着一位学生抑扬顿挫的朗读,我的眼前似乎出现了巴金先生笔下那位勤劳、朴实,手持簸箕,带着一脸淡然的笑容,正把擦得干干净净的桑叶撒向蚕匾里的母亲形象。当学生读到母亲用颤抖的声音说“孩子,上学得用功啊 !这学费可来得不易呀”时,后面有几个学生竟“吃吃”地笑了起来,我看了他们一眼没有说什么,但心情却沉重起来。  “吃吃”笑的几个学生见我神情严肃却未批评他们,互相看了一下,吐吐舌头,慢慢坐端正了。我知道他们并不是从内心里意识到自己行为的肤浅,而是慑于老师的威严才勉强…  相似文献   

13.
五年制语文第六册14课《春蚕》,作者用朴实的语言,缜密的结构,记叙了养蚕的过程及母亲养蚕的辛苦,明为写“蚕”,实则颂人。文章虽然没有对母亲这一人物作具体描述,只是从她那平常的劳动中对其外貌、言行作简单的勾勒,但是母亲这一形象又是那么丰满,那么值得人们尊敬。在教学中让学生把握母亲这一人物的内涵,感受慈母之爱心,增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教学时应突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春蚕     
一天,妈妈买回两条乳白色的小东西——春蚕。看着春蚕,我不禁想起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蚕,这个小生灵,为什么值得人们如此称颂呢?两条蚕在大口大口地吃桑叶,发出诗一般的声音。我的心快要按捺不住了,想早点儿看看它们怎么吐丝。每次观察蚕,我发现它都在吃桑叶,难道这就是它的工作吗?这样的工作未免太枯燥了吧!我不由疑惑起来:“这么好吃懒做的东西,值得人们称颂吗?”几个月后,蚕终于吐丝了。奶奶用麦秸秆扎成一座“山”,蚕上“山”了,慢慢地吐丝,最后把自己包在丝里,变成了茧。我仔细地观察着蚕茧。时间过得太慢了…  相似文献   

15.
    
上课铃响了,叶小智把手伸进抽屉拿书本。蓦地,他的手碰到了一个冰凉的圆东西,取出一看,是个扁平的小铁盒,再揭开一看,呀,两条蚕 !蚕儿白白胖胖的,正津津有味地吃着桑叶。   “哪来的蚕 ?”叶小智惊叫起来。   同学们纷纷围拢来,左猜右猜,怎么也猜不出蚕的来历。“得了吧,叶小智,在你抽屉里就是你的”。“反正你的蚕没了,这是上天给你的补偿。”   同学们的话激活了叶小智脑海里的记忆——   昨天上午,李老师正上着语文课,带大家学习巴金的《春蚕》,叶小智心血来潮,暗暗掏出蚕来拨弄,直到一只大手掌伸到眼皮底下,…  相似文献   

16.
春蚕     
春天是养蚕的季节。每到这时候,我常常想起母亲来。解放前,我们家很穷,母亲就靠养蚕换点儿钱,给我们姐弟俩交学费。我们家门口有几株桑树。春天一到,桑树刚发出新芽,母亲就照例拿出几张蚕种来。每张蚕种不过一尺见方,上面布满了比芝麻还小的褐色的蚕卵。等桑叶长到榆钱大小的时候,蚕种上便有许多极小极小的蚕在蠕动。蚕的生命就是这样开始的。  相似文献   

17.
《春蚕到死丝方尽》是一篇介绍性说明文,它通过蚕由破卵而出到结茧自缚这段时间的生活习惯,歌颂春蚕“有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的品格,号召我们学习春蚕的精神,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一这篇文章所谈范围较广,按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我国蚕业生产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到“春蚕占的比重  相似文献   

18.
自吴组缃的《谈<春蚕>——兼谈茅盾的创作方法及其艺术特点》发表以来,出现了不少否定老通宝形象典型性的评论文章.通过引证有关地方文献和近代蚕桑习俗,分析了近代杭嘉湖蚕乡特有的文化背景,可以明确:近代杭嘉湖蚕乡商业气氛浓郁,老通宝完全有可能按照资本主义的生产经营方式来组织春蚕生产,而小说的生活原型——作者茅盾的“丫姑爷”就是如此来进行1932年的春蚕生产的.因此,老通宝是生活在商业意识较强的近代杭嘉湖蚕乡这一典型环境中的富于资本主义冒险精神的蚕农典型.  相似文献   

19.
母亲的脚和父亲的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我照例要向大家讲一次话,题目是“母亲的脚和父亲的腰”。日本一所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到一家大公司去应聘。社长问他:“你替父母擦过身吗?”“从来没有。”“明天这个时候,请再来一次,不过有一个条件,来之前,你一定要为父母擦一次身,能做到吗?”这个青年从小丧父,家境贫寒,靠母亲当佣人挣钱生活。青年回到家,看着在外劳累了一天的母亲,决定要为她洗脚。母亲很奇怪,说:“脚,我还洗得动。”在儿子的坚持下,母亲坐下了。儿子端来水盆,把母亲的脚放进盆里,当他用手握母亲的脚的时候,发现母亲的脚像木棒一…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充分挖掘文章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挖掘句与句的联系,品词悟句,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如《春蚕》一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每天深夜,母亲(总要)起来添桑叶。我一觉醒来,(常常)看见母亲拿着烛台去喂蚕。闪闪的烛光照着她那(带着皱纹的)慈祥的脸。”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加括号词的含义,然后把括号里的词语去掉,比较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这样抓住关键词语与句子的联系,引导学生由表面理解到深入理解词语与句子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悟出“词变句意变”的词句关系,可以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