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作为社会主义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企业报人,除了应该具有适应报道工作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外,同时还应具有熟悉和了解企业经营活动的“企业素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企业报数千家,企业报从业人员达数万人。从文化结构的情况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占80%以上,主要是学文科的,其中新闻专业毕业的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其次,是在企业宣传、新闻部门工作多年,有一定业务水平的同志。另据不完全统计,企业报中党员占3.8%,团员占14%。从以上的统计可以看出,就全国企业报队伍的素质看,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还是比较好的,也是能够适应报道工作的。但是,从企业报对企业经营活动宣传报道的情况看,企业报人的“企业素质”,即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熟悉和了解还是相当欠缺的。  相似文献   

2.
经常看报纸的人都知道所谓的“二版现象”。一般说来,二版是处于不轻不重的位置,确实是一块“不好耕作的田地”。对一些大报来说尚且如此,相对印刷设备、采编水平、资力财力等方面都与专业报不可同日而语的企业报而言,留给“二版”的尴尬似乎就更多一些。参考国内一些企业的企业报,二版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综合版;拘于  相似文献   

3.
《中原铁道报》作为河南省企业报和郑州铁路局的机关报,如何立足企业,发挥作用,服务职工群众?笔者认为,应该关注民生,执笔为民,以“小”见“大”,做大、做活、做深企业报民生新闻。  相似文献   

4.
陈云同志曾经对《人民日报》的同志说:“文章越长,看的人越少;越短看的人越多。应当多写点‘豆腐块’文章”。全国发行的对开大报尚且要多点“豆腐块”,更何况四开、八开乃至十六开的企业报。现在展开各地企业报,也常见一些令人乏味的  相似文献   

5.
企业报究竟应该姓“党”还是姓“企”?答案已日趋明朗,企业报就是应该姓“企”。我认为,当前应该在怎样才能真正姓“企”的问题上作深入的探讨.有人说,要让企业报姓“企”,只要把报社(或编辑部)从企业党委管辖下的一个部门分离出来,置于厂长(经理)领导之下就行了。对此我不敢苟同.我认为,这不是简单地改换门庭所能奏效的,而必须从多方面进行大胆改革,除旧布新,才能达到目的.首先,要更新观念。长期以来,我们受旧的办报观念的影响很深.一是报纸是“阶级斗争工具”的观念.这个观念如得不到更新,企业报的宣传就不能顺  相似文献   

6.
企业报究竟应该姓“党”还是姓“企”?答案已日趋明朗,企业报就是应该姓“企”。我认为,当前应该在怎样才能真正姓“企”的问题上作深入的探讨. 有人说,要让企业报姓“企”,只要把报社(或编辑部)从企业党委管辖下的一个部门分离出来,置于厂长(经理)领导之下就行了.对此我不敢苟同.我认为,这不是简单地改换门庭所能奏效的,而必须从多方面进行大胆改革,除旧布新,才能达到目的. 首先,要更新观念.长期以来,我们受旧的办报观念的影响很深.一是报纸是“阶级斗争工具”的观  相似文献   

7.
那丽 《记者摇篮》2005,(8):55-55
“三贴近”是当前新闻界一项重要任务。对于企业报而言更是一项责无旁贷的艰巨使命。企业报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也是企业重要的宣传阵地和“喉舌”。在新闻界全力推进“三贴近”的进程中,企业报更应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的放矢地纳入企业宣传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相似文献   

8.
如何增强报纸的可读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为企业改革提供优质服务,是企业报当前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也是企业报自身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企业报的新闻报道,普遍存在着以下三种现象:一是报道的不是企业职工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二是即使是读者关心的“热点”和“难点”,但就事论事,没有揭示新闻的意义,让读者感到失望;三是时效差,新闻往往发生了十天半月才见报,读者不感兴趣。这些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企业报的可读性,而且影响了企业报功能和作用的充分发挥。要消除这些现象,增强企业报的可读  相似文献   

9.
作为社会主义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企业报人,除了应该具有适应报道工作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外,同时还应具有熟悉和了解企业经营活动的“企业素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企业报数千家,企业报从业人员达数万人。从文化结构的情况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占80%以上,主要是学文科的,其中新闻专业毕业的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其次,是在企业宣传、新闻部  相似文献   

10.
在一些企业报中,目前存在着这样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公文味”浓,“新闻味”淡,看了令人头痛。我觉得有必要研究,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所谓“公文味”浓,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报纸公文化。企业做个决定,要在厂报上摘发;下个通  相似文献   

11.
中国“钢报”□王纪民“钢报”是冶金行业企业报的统称。目前我国冶金企业“钢报”已达200家。企业报命名无外乎两类,一、企业(行业)简答;二、企业(行业)产品商标。由于办企业报没有排名法“规矩”。所以同一类企业(行业)报便会出现两类报名,有的是企业(行业...  相似文献   

12.
如何办好办活一张企业报,我们从实践中体会到,只有使报纸具备“多功能”,才能受到读者的欢迎。“多功能”,就是把报纸宣传的触角,伸向企业的各个方面,这是办好企业报至关重要的一条。创办合山工人报之初,由于我们思想上认识片面,认为合山工人报是企业报,它的任务就是促进生产,全力为生产服务,它所刊登的新闻、文章、图片都应反映生产。因此当时整张报纸从一版到四版,版版见煤,篇篇讲煤。结果,报纸在全局十几个单位里,很少有人看,甚至有的单位半个多月还没拆包。究其原因,主要是把报纸的“功能”只放在“攻”生产上,未能做到“多功能”,结果事与愿违,使大多数  相似文献   

13.
凡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新闻,不管它发生在哪个企业,都应该报道。然而,事实上许多企业报却有嫌“贫”爱“富”之嫌。它们只注重报道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或单位,忽视对经济效益差的企业或单位的报道,使这些企业、单位在报纸上长期无声无息,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好机制;有开拓市场的好策略;有经营管理的好方法、好经验,对它们应该突出宣传报道。但是,对经济效益差  相似文献   

14.
我们把大报的言论比作“重型”武器,因为她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众多的读者而企业报是企业内部的传播媒介,它的读者和取材一般局限于企业范围内,这就决定了企业报言论应该是,小而准。就像弹弓打麻雀一样。首先要找“麻雀”首先要找到“麻雀”,议论的对象要有针对性,能解决实际问题。但也不能把企业内发生的事都当作“麻雀”乱打一气,我们的做法是以小见大,微处入手,抓住能知全豹的“一班”,即从大问题的某一侧面选定论题,使论题具体集中,有  相似文献   

15.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办头版也是如此,先要有好“点子”,好主意后才能抓到好题材。那么,好“点子”哪里来呢? 抓住四个特点,即抓住企业报的优势:地缘上的接近性、人际上的熟悉性、反馈上的灵敏性和读者的同一性。企业报和党报、行业报、专业报相比,虽然受到企业特定的区域性、专业性、比较单一的读者群和生产起  相似文献   

16.
曲桂华 《记者摇篮》2004,(10):54-54
随看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报走向市场已是指日可待。企业报要想在竞争中依靠自身的力量生存于强手如云的报林之中。必须从坚持“三贴近”,增强报纸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上人手。曾经因拍摄《倒下的士兵》、《诺曼底登陆》等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照片的著名摄影师罗伯特.卡帕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你的照片不够好.那是你离得不够近。”这是他成  相似文献   

17.
李爱领 《新闻世界》2011,(11):41-42
企业报相对于综合性报纸,特别是“国”字头的大报而言应属“窄众化”媒体,易于圈定读者边界,采编对象多是身边人和事,这些优势使其与读者有着更亲密的关系,容易形成身边人看身边事、身边人写身边事的新闻互动格局,但事实好像并非如此。针对企业报如何做到“三贴近”,本文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致读者《企业报评读》从今年第二期起,已对河南的《平顶山矿工报》《、四川的《铁道建设报》、江苏的《扬子报》、北京的《北京汽车报》、广东的《蛇口消息报》、北京的《一团火时报》进行了评说。从反馈情况看,编辑部开办这个栏目的构想是对的,同行们是支持的,读者是喜欢的。为此,请各企业报,特别是各位特约编委抽出百忙之暇都来评报,包括对自己的报和兄弟报的互评;各企业报如欲请专家评报的请给编辑部《企业报评读》专栏寄上若干期,并附一信提出评报的要求;寄来的评读稿件,请在信封左下角写上“企业报评读”字样;各位同行时已评过的报纸,有什么意见、建议敬请指出,共同研究,以使《企业报评读》专栏办得更好。编者  相似文献   

19.
我说企业报应该姓“企”,主要是因为现在的企业,经过改革,实行了厂长(经理)负责制,厂长(经理)处于企业的中心地位,是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全面负责人。企业报又不同于社会上的报纸,不同于地方党报,它应该紧紧围绕厂长(经理)的经营目标进行宣传报道,很好地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企业在实行党政分开以后,党委的职能发生了很  相似文献   

20.
提高企业报质量,不能忽视要闻版这个重点。报纸的一版(包括企业报)应该是整个报纸的“龙头”版面。过去新闻界有一种流行说法:“读者看书从前至后顺着看,看报则从后至前倒着看”,先看四版的副刊。这种现象不能只用副刊的趣味性、娱乐性来解释。应该看到:读者的需求不光是趣味和娱乐。以发布重要新闻、宣传重要政策、传递重要信息为职能的要闻版,同样是读者的需求。问题在于要闻版的职能和功能有没有真正发挥出来,是不是满足了读者的需要。应该肯定,只要要闻版发挥了要闻版的作用,头版就一定能抓住读者。在这方面,《东风汽车报》所做的主要工作是“四抓”,即:抓头条,抓栏目,抓言论,抓编辑记者的素质。在办好要闻版的过程中,如何把这“四抓”抓出成效来?我们实际上是在“四抓”中贯彻了七个字:新、独、近、广、短、重、活。实践证明,用七个字改进要闻版,不仅符合新闻传播的普通规律,而且突出了企业报的特色;不仅使《东风汽车报》更象一张“新闻纸”,而且使这张报更符合“东风人”的口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