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个17岁男孩儿在电话中述说了他与母亲之间的事情。显然,那个男孩儿有深重的罪恶感,不然他是不会打电话来的。在他父亲出差不在家的情况下,他和母亲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情。一名18岁高三男生近来怎么也学不进去,原来十分优异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他已经不能与心理医生进行正常对话。经医生初步诊断,他患有精神分裂症。而据陪同他来咨询的亲友说,他完全是被母亲“害”的,因为他的母亲与父亲感情不和,母亲一直与儿子同睡一床曾有一名大学生在咨询中说,他对母亲有强烈的爱恋。一次,他在给母亲的茶水中放进安眠药,想与母亲发生性关系,因药  相似文献   

2.
<正>他是一位淘气的男孩,家住台湾省台北市万华区。姐弟四人中,他是最小的。从小到大,哥哥姐姐都时时处处让着他。可是,这种袒护和偏爱曾使他的青春一度偏离了方向。15岁那年,他读高一。那时候,他已经变得叛逆而又狂妄。他常常为了一点琐事与同学大打出手,以至于老师见了他就头疼。一天放学,他与一位同学一同回家。路上,两个人争论乔丹与姚明谁更厉害。  相似文献   

3.
德克诺是一位年轻的教师。他工作不久便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他的学生让他十分头痛。他甚至考虑换一份工作。 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一位天使对他说:“你的学生中有一人将会成为世界领袖。你准备如何启发他的智慧,增加他的自信心,培养他的才能与思想,还有他坚强的性格?  相似文献   

4.
他的气度、他的斗争精神,在面对任何困难时都仿佛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他的讽刺显示他进攻的威力,他的幽默又闪烁着反击的智慧。他的讽刺与幽默是水的灵动,他的气度与斗争精神是山的沉稳。一杆铁枪,转战大江南北。三十功名尘与土之间的岳飞,他的枪  相似文献   

5.
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学与现代学校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化社会的道德困境表明,现代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在缺乏道德共识的背景下主体如何处理与他者的关系。法国思想家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学提供了一种解决该问题的可能路径。他者伦理学认为,人与人之间是一种为他者负责的伦理关系。这一思想有助于当前学校从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角度来重新理解道德教育中的自由与为他性,即道德自由就是为他者负责,在尽责中获得自由,为他性就是主体性的表现。这一理解为个体化社会的当代学校道德教育提供了一种确定的价值立场。  相似文献   

6.
特殊的孩子     
靳林 《广西教育》2008,(27):9-9
王明今年已经17岁了,可他的一些言行举止还不及一个10岁的孩子。他不愿意主动与人聊天,可别人要与他聊天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他的思维是跳跃式的,讲话很不连贯,常常是一件事情还没说完就说起另一件事情,并且两者之间风马牛不相及。与他谈话,我时常会感到莫明其妙,但是他却毫无察觉。  相似文献   

7.
每月作文题     
有个人到店里买碗,他拿起了一只碗依次与其它碗轻轻碰击,都发出沉闷浑浊的声音,他失望地摇摇头。老板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用一只碗与另一只碗碰撞,发出清脆悦耳声响的,才会是好碗。"老板拿起另一只碗递给他,笑着说:"你再试试,保证你能挑中自己心仪的碗。"果然,他拿起这只碗与其它碗碰撞,都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他很是纳闷。  相似文献   

8.
痴鸟     
诗人是一种痴鸟,他把他柔软的心窝紧抵着蔷薇的花刺,口里不住地唱着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非到他的心血滴出来把白花染成大红他不住口。他的痛苦与快乐是深沉的一片。——题记  相似文献   

9.
他刚一出生,父母就离异了.或许正是这点,造就了他沉静忧郁的气质. 5岁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走上荧屏,成了一名小童星.可惜,这条路并不如他想象的那般美好. 10岁那年,公司与他中断了合同,他没有了上镜的机会.他并不想就此放弃,在人潮涌动的洛杉矶街头,他先后走进了50多家影视公司去面试.一个又一个的拒绝,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他挺着单薄的身子,抿着瘦削的嘴唇,表现出了与他的年龄极不相称的执著与坚定.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与他见面,我们相视一笑,那是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他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一米八多的身高,也不是他帅气阳光的面庞,而是他与我一样——都有着一双乌黑且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这对于从小生长在澳大利亚的我,是多么的可贵。  相似文献   

11.
田野 《课外阅读》2012,(15):14-15
16岁那年,他在台北市成渊高中读高二。在那个紫罗兰花开的季节里,他有了自己的初恋。他与她是在网上认识的。她的头像是一束紫罗兰。当那束盛开的紫罗兰跳入他的视线的时候,他就被那种高雅淡定的气质折服了。他加了她。她与他成为网络好友。他说:"我爱紫罗兰!"她说:"我也是!"他与她年纪相仿,并且在同一座城市、同一所学校。一有课余时间,他便与她聊天。他们聊学校的学习生活,聊流行歌曲,  相似文献   

12.
虚掩的门     
朋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他说,他原本是一个害羞的人,一个怯于行动的入。年轻时,他爱上一位姑娘。他与她是高中时的同学,他对她心仪  相似文献   

13.
邓淑慧 《广西教育》2014,(28):64-64
正2013年9月,我接任四年级(3)班班主任。刚接班的第一周我就发现,有一名学生经常无故缺课,经常躲到楼道里独自玩耍,他的名字叫颜廷。提起颜廷,认识他的老师都说他是一座"冰山"。他读一年级那年爷爷和父亲相继病逝,这给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创伤,一度自闭,所以他妈妈让他休学一年。复学后,他喜欢整天呆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和旁边的同学交流,一副与别人井水不犯河水的模样。他上课时从来不张口读书,下课后从来不写家庭作业,参加集体活动时,总是漠然地站在一边。他极不愿意与人  相似文献   

14.
把耳朵叫醒     
潘炫 《现代语文》2005,(12):8-8
他是一个年轻的画家,但他很孤独,因为他是一个贫困潦倒无人赏识的画家。几次求职,堪萨斯城只让他平添了几许失望与颓废。后来,他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替教堂作画。虽然报酬极低,他又无力租用画室,但他仍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似的,全力以赴不敢懈怠。当时,他借用一间废弃的车库作为临时办公室,可事情并没有他期望的那样,命运没有出现一丝转机。微薄的报酬入不敷出,他如一只困兽,在昏暗发霉的车库里等待命运的安排。有一段时间,他甚至听到死神的脚步声。他熄了灯,陷入了空虚与无望的黑暗中。周围静得可怕,又似乎吵闹不休。他失眠了,夜夜失眠…  相似文献   

15.
苏霍姆林斯基从一名普通的农村教师成长为一名著名的教育家,源于他对教育的热爱,源于他对教育充满热情。对教育的热情使他埋头苦干,永不言退;对教育的热情使他面对困难,永不言怕;对教育的热情使他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认真探索与实践;对教育的热情使他通过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一  相似文献   

16.
陈艳伟 《江西教育》2022,(38):38-40
<正>与颜彬认识已有十年时间,记者对这位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团委书记算是熟悉——他有一副好嗓子,声音浑厚,充满磁性。一篇篇美文从他的嘴里读出来,可谓是一种极美的享受。记者面对面采访颜彬,却是第一次。在与他,还有他的同事、学生的对话之中,记者发现,其实对他并不熟悉——没想到他对教育事业如此热爱,  相似文献   

17.
吴小钢 《甘肃教育》2014,(11):95-96
正人生品质与幸福取决于"相遇"怎样的人?与一位科学家朋友聊天,谈到"相遇"与成功的问题时,朋友扳着手指,向我列举成功道路上助过他一臂之力的贵人:高中的班主任列于榜首,他说如果当年没有这位贵人,就没有他的今天。那年高考落榜,正是这位班主任,步行了几十里山路,说服父亲让他返校补习。第二年,他终于考上一所重点大学,从此,他走出了闭塞的大山,成就了他成为一名科  相似文献   

18.
班长小方     
小方是个男生,长得英俊潇洒,就是有点太“损”,竟然与我们五楼大半同学的关系处得一团糟,一打听没有一个不说他的“坏”处。他曾任过一届班长,于是他便到处游说他的“党羽势力”:今天与这个班干一场篮球,明天与那个系踢一场足球。哎,你还别说,场内场外就看他在那穿梭奔驰。嘿,你瞧瞧,还真打响了咱管理A班的牌子。运动会开始  相似文献   

19.
把耳朵叫醒     
他是一个年轻的画家,但他很孤独,因为他是一个贫困潦倒无人赏识的画家。几次求职,堪萨斯城只让他平添了几许失望与颓废。后来,他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替教堂作画。虽然报酬极低,他又无力租用画室,但他仍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似的,全力以赴不敢懈怠。当时,他借用了一间废弃的车库作为  相似文献   

20.
小泰和他,或许自始至终就是毫不相干的。那时的小泰,天真得像个孩子,小泰只知道他与自己是同校同系不同班的同学。小泰只记得他高高瘦瘦的,有着一双细长的眼睛。小泰只喜欢在与他擦肩而过时对他浅浅一笑。小泰很想保持这段淡如白水的友谊,却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