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数的认识     
一、数的意义1 填空。(1)一个数亿位上是 5,千万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十万位上是最小的一位数,其余各位上都是 0,这个数写作(        )。(2)由 3个十亿、6个百万、1个万、7个千和 2个一组成的数是(        )。(3)一个数由 8个十、6个十分之一、3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是(      )。(4)40 04是由 4个(  )和 4个 (   )组成的,最高位上的 4是最低位上的 4的(  )倍。(5)最大的两位纯小数是(  ),它比 1少(  );最小的三位纯小数是(  ),它比万分之一大(  )。(6)47吨可看作 1吨的(  )(  );也可以看作 4吨的(…  相似文献   

2.
a/b=a÷b=a:b(a、b均不为零)。上式表述的是一个很重要的关系,即分数、除法与比间的相互关系,利用这个关系,我们能简便地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分数问题。 例1 已知五·二班男生人数相当于女生人数的4/5。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五·二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4:5。(2)男生人数相当于全班人数的4/(5 4)=4/9;(3)女生人数相当于全班人数的5/(5 4)=5/9;(4)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5-4)/5=1/5;(5)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5-4)/4=1/4。 训练一、根据下面的已知条件,完成后面的填空题。  相似文献   

3.
一、填空(1)一个数由 8个千万、4个十万、7个千、3个百和7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   ),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四舍五入到万位约为(   )万。(2)580平方分米=(  )平方米2. 6升=(  )升(  )毫升(3)最小质数占最大两位偶数的(  )。(4)5. 4∶135的比值是(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5)在 1∶8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北京到南京的距离约为 15厘米,两地实际距离约为(    )千米。( 6 )在67、0. 83、83%和 0. 8 3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7)用 500粒种子做发芽实验,其中有 10粒没有发芽,发芽率是(…  相似文献   

4.
例1.某班女生占全班人数的37,从外地转进6名女生后,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1。全班原有学生多少人?【分析】“从外地转进6名女生后”,女生由占全班人数的73变为占全班人数的12。这时女生的人数在变,全班的人数也在变,而男生的人数却是不变的。男生不变,就要把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分率转化成占男生人数的分率;男生人数不变,就要用男生人数作单位“l”;男生人数不变,就要先求出男生的人数。从“某班女生占全班人数的37”来看,全班人数占7份,女生人数占3份,男生人数占(7-3)份,故原来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7-33。从外地转进6名女生后,“女生人数…  相似文献   

5.
分数应用题中的单位“1”问题,是分数应用题的关键问题,它决定着解题方法。怎样认识分数应用题中的单位“1”呢? 有的教师认为,在有分率句子中的“是”、“比”、“占”、“相当于”等词语后面的量,即是表示单位“1”的量;也有的教师认为,题目中哪个量都可以看作单位“1”的量。试看下例: 某班有学生42人,其中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3/4,男生比女生少几人? 按前者的观点分析问题,其思路是这样的:根据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3/4,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全班人数就相当于女生人数的(1+3/4),也就是女生人数的(1+3/4)是42人,女生人数为42÷(1+3/4)=24(人);根据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  相似文献   

6.
一、填空。(16分)1.23的倒数是(),1的倒数是()。2.5∶2=5÷()=()4=()%。3.在38、0.37、37.2%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4.六(2)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11∶9,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5.在一个圆内画线段,其中最长的一条是()。6.小丽在2004年到银行存款100元,按两年期年利率2.70%计算,到2006年到期时,小丽存款利息是()元,利息税按20%交纳是()元,可以得到本金和税后利息一共()元。7.下图是某小学六年级同学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情况统计图。科技小组40%美术小组30%体育小组15%音乐小组15%如果六年级共有同学…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分数除法应用题(教材第43~44页例1,2)第1课时,新授课。 复习铺垫设计 1、用等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 (1)女生人数是男生的2/3, (2)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5。 2、列方程解下列文字题:  相似文献   

8.
有些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从份数入手分析,还能找到最佳解法。例:六年一班上学期女生占全班人数的38。本学期转入女生6人,这时女生占全班人数的49。上学期全班有学生多少人?眼一般解法演找不变量,转化单位“1”由于本学期转入女生6人,因而全班人数随之发生了变化,“38”和“49”的单位“1”不同,不能直接建立数量关系。但是,从题意中不难找出男生人数是个不变的量,因此应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由“上学期女生占全班人数的38”知,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38÷(1-38)=35;又由“本学期女生占全班人数的49”知,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49÷(1-49)=4…  相似文献   

9.
例1.某班女生占全班人数的73,从外地转进6名女生后,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2。全班原有学生多少人?【分析】“从外地转进6名女生后”,女生由占全班人数的73变为占全班人数的12。这时女生的人数在变,全班的人数也在变,而男生的人数却是不变的。男生不变,就要把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  相似文献   

10.
[题目]学校运动会上,某班参加比赛的女生占全班人数的1/6,参加比赛的男生占全班人数的1/4,参加比赛的男生比女生多4人。这个  相似文献   

11.
一、填空(1)由 2个亿、3个百万、7个千组成的数,写作(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万。(2)1 2时=(  )分;35平方分米=(  )平方米;3200毫升=(  )升=(  )立方厘米。(3)将23、0 66、0 67、0 6 7、0 67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是(               )。(4)如果 3a=4b,那么a∶b=(  )∶(  )。(5)某班有学生 50人,缺勤 2人,出勤率是(  )。(6)45=(  )% =(  )∶40=16∶(  )。(7)a=2×3×7,b=2×2×3×5,a、b的最大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8)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与分母成(   )的比例关…  相似文献   

12.
一、填空(1)将 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 5份,每份长(   )米,每份的长度占这根铁丝的(  )。(2)市场上一种商品打“七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  )%出售。现售价比原价降低(  )%。(3)A、B两数的差是 60,A、B两数的比是 9∶4,B是(  )。(4)2004年的上半年共有(  )天。(5)甲乙两数的最大公约数是 4,最小公倍数是80,甲数是 16,乙数是(  )。(6)分母是 8的所有真分数的和是(  )。(7)能被 2整除,有约数 3,又是 5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  )。(8 ) 3个连续偶数的和是 48,这 3个数分别是(  ) (  )和(  )。(9)45表示把单位“1”平均…  相似文献   

13.
[题目一]小明所在班级的人数不足40人,但比30人多。那么这个班男、女生人数的比不可能是()。A.2:3 B.3:4 C.4:5 D.3:7(第十九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初赛试卷·小学高年级组第4题)我是用估算、排除的方法解的。由题意可知,小明所在班级的人数在31~39之间。如果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2+3=5(份),则每份人数为7人,总人数为7×5=35(人);如果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3+4=7(份),则每份人数为5人,总人数为5X7=35(人):如果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4+5=9(份),则每份人数为4人,总人数为4×9=36(人)。  相似文献   

14.
例1.小明今年8岁,爸爸今年35岁,10年后爸爸比小明大几岁?亮亮说:10年后小明的年龄是8+10=18(岁),爸爸的年龄是  相似文献   

15.
小学五年制数学教材第四册,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础上,安排了几倍求和、几倍求差应用题,它是这册中应用题教学的难点。下面谈谈这一课的教学设想:一、基本训练(时间:5分钟左右)可从复习比多(少)求和应用题入手,利用知识的正迁移作用,引入新课。如:1.二年级一班有女生24人,男生比女生多4人,全班有多少人?2.二年级一班有男生28人,女生比男生少4人,全班有多少人?解答后,要求学生口述解题思路:要求全班有多少人,必须知道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女生的人数已知,男生的人数未知,所以必须先求出男生的人数。  相似文献   

16.
1.变换练习。主要有语言变换和图形变换两种。2.联想练习。如“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联想到“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几分之几?”等。通过这一联想,学生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个之几”的应用题有较深刻的认识。3.重点练习。教材中,大部分知识前后联系非常紧密,有很多新的知识可用旧知识来学习。练习设计时,教师抓住知识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作为重点让学生练习,可以突破难点,突出重点。4.对比练习。许多习题叙述、结构形式相似,学生由于概念不清而发生混淆。…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11册第三单元第61页“按比例分配”练习课。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板书:按比例分配练习)二、专项练习与基本练习根据下列提示说一段话。1.本班男生:女生=4:5。(学生说出:“男生占女生的几分之几”、“男生占全班的几分之几”等。) 2.一批电视机,卖出的与总数的比3:7。  相似文献   

18.
解答某些较复杂的应用题时,可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巧妙地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根据题意求出某个未知量,进而由数量关系求出其他未知量,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例1.革新小学六(1)班的男生人数比全班总人数的30%多9人,女生人数比全班总人数的3/5少4人。求六(1)班有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  相似文献   

19.
年龄问题作为一种开阔思路的题型,是小学数学竞赛的常客,也是大家很感兴趣的题型之一。下面介绍几种有关年龄问题的经典题型和解法。例题1:小明今年7岁,叔叔的年龄是小明的4倍,多少年后叔叔的年龄是小明的2倍?解:今年叔叔的年龄是7×4=28(岁)叔叔比小明大28-7=21(岁)当叔叔的年龄是小明的2倍时,叔叔仍然比小明大21岁,所以那时候叔叔的年龄是21×2=42(岁)此时小明刚好是21÷(2-1)=21(岁)所以要再过21-7=14(年)叔叔的年龄是小明的2倍。例题2:红红今年6岁,爷爷今年62岁,问过多少年后爷爷的年龄是红红的5倍。解:爷爷和红红的年龄差是62-6=56(岁)…  相似文献   

20.
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比较抽象,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如何攻破这个难点呢?本人认为,在练习时,采取分层练习,各个击破的方法,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此略举几例.一、条件形式的变换的专项练习1、甲数是乙数的1(1/4)倍,乙数是甲数的( )%.2.男生人数的3/4与女生人数的2/5相等.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 ).3、8本练习本的价钱和6支铅笔的价钱相同,每本练习本的价钱是每支铅笔的()/().4、快车速度比慢车快20%,慢车速度比快车慢( )%.通过这组练习,使学生根据解题需要随机变换条件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